hx135cb750 wrote:這邊有講夜間射擊1996...(恕刪) 我兒子是CM11射擊士,觀瞄鏡有,白晝,星光夜視及熱成像,測驗有夜間射擊,只是我沒看過在多少距離能有多少清晰度----------瞻孔,準星用打火機薰黑,我們在射擊隊也會這樣作,目的在減少太陽下反光,有時還會在準星上夾個夾子,但這在比賽時不能用當時我在本島較先進的靶場在士校,與日本打友誼賽,射手左旁邊有個小螢幕,可以看到每發彈著點,這在一般部隊看不到
在金門服役時,雖然還沒解嚴,戰地政務還存在,但氣氛已和緩。中共的蛙人還是常過來,但部隊私下都說以無害原則處理,互不干擾,保障自身安全。有回有個海防連隊回報,疑似中共蛙人接近他們連隊房舍,但搜索不著,要打照明彈。看到迫擊炮發射照明彈,在夜空中,異常明亮,有個小降落傘讓照明彈,持續緩降而續亮,這個畫面,我以前看過,學生時代看越戰電影,就有打照明彈上去的畫面
以前我待的單位是砲兵獨立連隊,老闆是上尉連長,每天最平常也不過的生活就是~起床 > 早點名 > 晨跑 > 晨間打掃 > 早餐 >上午集合 > 宣佈待命班或輪值戰備砲成員 > 除報備作業及戰備人員,其餘上午照表操課 > 午餐 > 午休睡到一點五十分 > 集合 > 除報備作業及戰備人員,其餘下午照表操課 > 下午四點換裝跑步,跑完就打球或隨便要幹嘛 (這時報備作業的人會自動出現) > 晚餐 > 洗澡 > 排除擦槍跟莒光夜,晚上基本是放牛吃草等晚點名 > 晚點名 > 睡覺 > 又是少一顆饅頭的開始獨立連的好處,沒有太多的規矩約束,老闆如果是好人則是天堂,如果老闆是壞人,但POA至少要是好人,否則會是撕破喉嚨叫都沒人來救的地獄。缺點1,衛勤很吃重,因為砲兵連滿編不足百人,還要扣除返台休假、長期支援,剩下的人就要扛下所有哨所與觀測所勤務,連我是義務役下士還是要出去輪夜間士兵哨,所以平安夜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奢侈。缺點2,沒有資源,什麼都要自己想辦法或自己搞,我記得有回油庫露天加偽裝網堆放被記缺失,在完全沒有土水背景人力下,我帶隊加幾個小菜鳥,配合地形砌一道牆加片亂焊鐵門,再補上偽裝網,就騙到很廢的島休榮譽假
To sun2323dw我最早是用65,,進射擊隊是M16,地點在中壢雙連坡,79年專精射擊比賽在成功嶺,比賽槍是M16後換65k2,我們可算是最早打到65k2的單位,拿到的是全新槍去金防部也是打k2,,,,比我更早的用什麼槍我就不清楚了↑右邊舉牌有7個軍團射擊隊,約150多人比賽,各隊25人,我總成績全陸軍第6比賽地在成功嶺,是6軍團15個習會總分最高分,拿到1面習會金牌,前峰射擊隊臂章在右手金防部臂章在左手,得2面獎牌,銀及銅金防部,練習,靶場在太湖士校旁,槍是k2槍是M16,從這看板可看出15個比賽習會,每個軍團25人,最底下還有5人團體組,我比2次都有打團體組,這屆6軍團全陸軍第二名,隔年我去金防部,那年是金防部第一團體組就是每隊挑5人再比5個習會,這佔總成績分數比重較多,其中一項是從225尺跑到175,臥倒裝彈匣打5塊30*30公分的鋼板後註..我們在300米,在射手後方,目視或望遠鏡可看到子彈氣流軌跡
john0002 wrote:我當2年兵,下基地時(恕刪) 你講的我之前也想過,的確下基地或打演訓比較感覺像在當兵,但細想,其實除了這些基地演訓之外的日常,也是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當然...因為是日常,總有打混不確實)畢竟這是維持基本部隊編制與駐地維運與軍事技能的最基礎,重點在於,雖然大部份都有打混的經驗,但其實也些看似很沒用的日常,正是軍事力量維持的最根本(能更好當然好,但也別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