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 2艘輕型巡防艦原型艦後,預計再造10艘後續艦。

Charlie2020 wrote:
現在國防預算超過2%,往3%邁進,以往海軍連油錢都付不出來的窘況,慢慢改善後,震海艦必須限制在4500噸內的要求也會在兩年後放寬,最後應該會在5000-6000噸之間妥協,5年之後大概可以盼到震海艦重新復出!

國軍有那麼多時間可以等?我們對手是中國耶
Charlie2020 wrote:
當初我就預言,微型飛...(恕刪)


呵呵,微型突擊艇就是多了一個東西,不然大家都舉手叫好了。

全世界都在做這種等級的快艇,只不過別人叫USV,台灣上面多載了一些人,看起來就沒那麼高大上。

以後這東西還會回來的,封閉式的船體,自行回復平衡的耐波設計,匿蹤低船體RCS,數量如果再多一點頭皮都會發麻。有的時候規格換一下事情就不是表面看的那個樣子。

什麼事情都推給選舉,那中科院和海軍層層關卡戰術與專案設計的都是廢物,這是誅心論。四年選一次總統,大家以後都別幹了。

海發中心,中科,海軍,自己都橋不攏搞不定,外面的人誰會真懂那些東西,誰還會幫你制定戰略戰術去發展一套體系出來。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規格的問題,效率的問題,性價比的問題,替代性的問題。微型艇如果再5年後再來提,高度不一樣,那結果也不一樣。美國造女武神號只要求它飛行五次任務就可以比巡弋飛彈划算,面對敵艦你認為一艘USV擊沉幾艘回本?
純陽掌
女武神沒幾台是實驗平台,最初一台都送博物館典藏去了,不過另一點來看你舉例的很好,自殺性質的東西,國軍比不上美軍,這還得派幾個人上去駕駛,這不人道
不會是錦江級放大版吧!? 現代巡防艦重點在於雷達 聲納與電戰能力。
我建議直接將美軍除役的自由級與獨立級各買6艘回來,以美軍的規定1/10造價,240億能買到12艘,回來後在將動力系統改成一般的柴燃聯合動力系統就好,武器自由級改成反潛型,搭配一坑4彈海劍2飛彈32枚,8管垂發的火箭助推魚雷,拆下濟陽級的艦艏聲納與艦艉拖曳聲納,加裝反潛魚雷發射器,該艦本就有海公羊飛彈,無需再加裝方陣快砲。
獨立級改成防空型,反艦飛彈裝填在B砲位,本就配有250公里主動相位雷達,爭取成為4面陣,直昇機庫上兩舷加上8聯裝MK41垂發2組,1坑4彈標準型30公里海劍2飛彈32枚、增程型80公里海劍2飛彈32枚,艦艉使用拖曳聲納,兩舷加裝反潛魚雷發射器,作為反潛作戰武器,皆配備1架2手SH60反潛直昇機,美軍不賣跟日本買,2手的使用年限不要太久即可。
如此1艘根本不用被1百億,甚至連使用美軍海麻雀飛彈都不會超過預算,而且這些艦都很新很少跑,狀況極佳,動力系統不要如此複雜的、改成如前述1台geL2500+4G,2台MTU柴油發動機即可,水噴射系統也不要,改成雙軸推進即可,簡單但要便宜耐用,甚至直接讓柴油、燃氣輪機直接發電,將電力儲存在大型鋰電池內,電池就擺放在艦殼內層,等同將電池作為抗彈、抗炸主體,每組電池的損壞並不影響整體功用,發電後儲存於電池內,有中央控制器按現時主要目標而分配電力,甚至在電池全充滿後,關閉柴燃輪機,改以電池驅動,如此絕佳的低噪音環境適合獵捕水下潛艦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自由級跟獨立級不是改就可以解決 獨立級艦身有裂紋被限速 在海上撕裂導致浸水甚至沉了都不要意外 自由級的推進系統改成柴燃 我沒有意見 桅杆可以裝像樣一點對空雷達? 艦身內還有多少空間裝飛彈與系統?
eclair_lave
這工程有夠浩大,光是把濟陽艦艏聲納移植到自由級上就一個大工程,換上去那個配重跟船模試驗都要重跑過,加上想動力跟內腹都要改,這根本是艘全新改型了,改的時間跟費用算上去還不如直接重建艘新船比較划算...
安溪靖惠侯 wrote:
我建議直接將美軍除役...(恕刪)


真夠天才.去想想美軍為什麼要除役再來說吧
前兩艘工作馬既有成熟系統裝上就足夠 先趕快建造來頂替主力艦趕蒼蠅的損耗
僅供灰色地帶巡弋 低成本運作.快速.耐浪.耐操
後續艦要加什麼再來說
gprs19
海不如錦江不要退,小船跟共軍萬噸大驅⋯⋯符合不對稱作戰
sincostan
錦江耐波性不足 考量到對峙 一兩千噸的比較符合目前需求
2000噸停直升機有點困難吧?怎麼能夠滿足反潛的需求呢?不管防空型反潛型都可能有需要搭載偵搜無人機群,做區域內敵方武裝力量的判斷,靠雷達分辨不出民用或軍用。烏克蘭在打飛彈或火砲前,也是靠無人機偵搜。台灣西部是風場,風大。迷你型無人機恐怕不太實用。
配備8枚增程型雄三反艦飛彈 2款輕型巡防艦今公告招標

海軍籌建輕型巡防艦原型艦計畫今天正式啟動,計畫建造「防空型」丶「反潛型」輕型巡防艦各1艘,噸數為2500噸,得標廠商要在2026年10月底前完成交艦。在原型艦建造完成並通過作戰測試後,同級後續艦也將進入量產階段,量產數量需求為10艘。

「防空型」火力配置,垂直發射海劍二飛彈最多達到32枚的最大裝艦數量,8枚增程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反潛型」海劍二飛彈採取發射架架控系統,數量為16枚,8枚增程型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從反艦火力的配置來看,加上接下來新一批「反艦型」的「高效能艦艇」(沱江艦) 量產也是採用增程型雄風三型,增程型雄風三型體型重量應該跟標準版相去不遠。
看來,康定級升級模式也不一定會套用在輕型巡防艦上,海軍有另有想法

海軍花12億外購輕型巡防艦作戰管理系統 洛馬、雷神等公司將競標

內文重點:
海軍「震海計劃」建造兩艘防空與防潛2500噸級輕型巡防艦案,隨著原型艦船體載台建造案公告在3月21日舉行首次公開招標,據指出,海軍委中科院採購輕型巡防艦作戰管理系統(CMS)、天線與拖曳式聲納,也分別在3月底進行投開標作業,因防空輕型巡防艦配置中科院研製華陽垂發系統與海劍二防空飛彈,海軍要求外購的作戰管理系統除是各國海軍現役作戰艦的系統外,更重要的是能整合中科院迅聯作戰系統,已知美商洛馬、雷神、法國Naval Group海軍集團與以色列等公司都已向中科院索取相關採購規格性能資料。

因主戰武器裝備都是中科院研製系統,其他裝備如三D旋轉式相位陣列雷達(BAE雷達,待美方同意輸出許可)、天線、拖曳式聲納都是選擇國際市場成熟裝備,也都是各國海軍軍艦使用裝備,因此在選擇的該艦的作戰管理系統(CMS),就必須能對接構聯中科院迅聯作戰系統運作,因此中科院光華計劃室己分別就作戰管理系統(CMS)、天線與拖曳式聲納邀商並公告在3月底進行投開標作業,以最有利標評選方式,來決定海軍輕型巡防艦外購的武器系統裝備。

不過,外傳海軍還是希望能採用美系的作戰管理系統,因為海軍軍艦多為美式系統與裝備,過去開發的武進系列戰鬥管理系統也都是在美商的協助,以開放式架構來發展,即使中科院研發系統也多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獲得美系作戰管理系統是最佳選擇。
天衣神水 wrote:

因主戰武器裝備都是中科院研製系統,其他裝備如三D旋轉式相位陣列雷達(BAE雷達,待美方同意輸出許可)、天線、拖曳式聲納都是選擇國際市場成熟裝備,也都是各國海軍軍艦使用裝備,因此在選擇的該艦的作戰管理系統(CMS),就必須能對接構聯中科院迅聯作戰系統運作,因此中科院光華計劃室己分別就作戰管理系統(CMS)、天線與拖曳式聲納邀商並公告在3月底進行投開標作業,以最有利標評選方式,來決定海軍輕型巡防艦外購的武器系統裝備。

不過,外傳海軍還是希望能採用美系的作戰管理系統,因為海軍軍艦多為美式系統與裝備,過去開發的武進系列戰鬥管理系統也都是在美商的協助,以開放式架構來發展,即使中科院研發系統也多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獲得美系作戰管理系統是最佳選擇。


法國有現貨
以2000噸的追風級作戰系統來看
這整套系統可以搬過採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