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很多人認為打的過日本

economic wrote:
日本的民族性有他的優...(恕刪)


按四個國家GDP占世界的比例,
1870年,中國占17.3%,
而日本、英國、美國僅分別為2.3%、9.1%、0.9%。

到了1900年,中國GDP的比例為11.0%,
落後於美國的15.8%,但依然領先於日本的2.6%和英國的9.0%。

從占世界製造業產量的相對份額來看,
1860年中國與英國相當,分別占19.7%、19.9%,遠高於美國(7.2%)和日本(2.6%),
1880年,英國製造業將中國落在後面,但中美的差距卻並不明顯。

直到1900年,中國(6.2%)才落後於美國(23.6%)、英國(18.5%),但依然高於日本(2.4%)。

從GDP資料看,清末中國絕對是世界上的強國之一,雖然不能跟美國相比,
但即使到了1900年,中國的經濟實力也依然高居日本之上,是世界至少是亞洲強國之一。
Daniel Blue wrote:
滿清的自強運動是虛有其表的
貪官污吏加上各省自行其事
連各省各縣各軍
武器配備國及規格都不統一
加上報喜不報憂的各省貪官
吃空餉吃兵血
你絕得以上的數字可信度有多少

日本卻是全國意志相同目標一致
全民勒緊褲帶
全國資源統一總動員

戰爭結果
沒打就知道了
更何況後世研究
發現清朝不是已經沒戰力
而是根本畏戰
如果戰爭再持續半年
日本可能就被拖垮了

當然
這是事後孔明


海軍先不論,滿清陸軍的先進裝備與火力對日本是壓倒性優勢...

科普 wrote:
按四個國家GDP占世...(恕刪)


GDP只能看產值
但產值內容就值得推論了
清末中國基本上不具備真正的重工業
連輕工業產值佔GDP比例都偏低
主要還是第一級產業跟第二級產業

總合經濟力雖強
但不表示軍事力強
更何況
當政者貪污腐敗
造艦經費都能挪去建圓明園
甚至連基本維護軍備能力都捉襟見肘
被日本擊敗
並不意外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Daniel Blue wrote:
GDP只能看產值但產...(恕刪)


你所說的清軍毫無戰意,倒是真的

清國貪腐,數字不可靠,但是精明的日軍繳獲的武器數字應該是可靠的
-----------------------------------------------
清軍一等陸軍的武器裝備即便與歐美強國比,也不相上下。甲午戰爭時,資源匱乏、財力貧弱的日本僅給每名士兵配備8發子彈,而清軍士兵的炮彈、子彈在倉庫裡卻堆積如山。

歷經洋務運動,宣導“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清朝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連珠炮、滑膛槍等先進武器,日軍繳獲這些戰利品時每每自愧不如。有記載稱,日軍進攻中國難以為繼時,竟是用戰獲的清軍武器彈藥才軍威重振的。僅在清軍輕易棄守的大連灣一地,日軍就繳獲清軍遺棄的大、小火炮120門,炮彈246萬發!

探尋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的內因,一度甚囂塵上的“武器代差論”似難以立足。

清軍的腐敗不僅表現在戰場上連連潰敗,而且還表現在每一次潰退,均"盡棄軍實走,器械盡失"。這不僅削弱自己裝備的總體實力,而且反過來大大加強了日軍的裝備。

據有關資料記載,平壤戰役,清軍丟棄大炮48尊,步槍10000餘枝;鴨綠江防之戰,丟失大炮78尊,槍4400枚;大連灣、旅順口失陷,日軍繳獲大炮270多尊,槍600枝。以上數處清軍遺棄的炮彈達數百萬發,子彈達4000萬發以上。

另據日方統計,日軍在牙山、平壤、九連城、鳳凰城、金州、大連灣、旅順口等地,一共繳獲大炮607門,槍7394枝,炮彈267.17余萬發,子彈7745.8萬發。其後,在牛莊、營口、威海衛、澎湖等地清軍遺棄的火炮亦達數百門,槍枝、彈藥更是不計其數。

而在甲午戰爭全過程中,日軍僅僅消耗子彈124.18萬發,炮彈34090發。兩相比較,怎不令人觸目驚心!

李鴻章曾哀歎,淮軍部隊遺棄大炮,"令我寒心,再發再棄,當如之何!"依克唐阿自己承認,自開戰以後失去槍枝7807枝,損壞880餘枝。至於火炮,到1895年初,只剩下快炮4尊。

這些武器被日軍繳獲後,勢必導致敵我裝備的此消彼長。日軍將繳獲的武器(特別是大炮)投入戰鬥,大大加強了火力。如旅順口之戰,日軍以所得衛汝貴部快炮"登山俯擊"清軍炮臺。威海衛之戰,日軍攻佔沿岸炮臺之後,即掉轉炮口轟擊港內的北洋艦隊,更是盡人皆知的事實。

最典型的事例莫過於田莊台之戰,是役,"我海蓋間曆戰所失行營大小炮無慮百尊,盡為倭人攻具,列遼河南岸,數倍我炮"。在日軍猛烈炮火的轟擊下,清軍勢不能支,乃"大潰西奔"。

清廷費時十六年、耗資千萬經營的旅順港,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軍港”。
港口周圍部署有20多座炮臺, 150多門火炮。

北洋大臣李鴻章戰前揚言:“有充足的彈藥、軍糧,有優良的火炮和北洋海軍的聲援,旅順口可以堅守三年!”

可笑的是,擁有優勢裝備、佔據地利之便的上萬清軍只抵抗了一日即作鳥獸散,滑天下之大稽。
這主題跟本是太沒意思了, 中日戰爭可以小至釣魚台大至全面登陸做戰. 釣魚台是面子問題誰打贏都不敢駐軍, 陸戰... 中國沒本事登日本, 日本沒人力再打中國. 結論: 打不起來
科普 wrote:
海軍先不論,滿清陸軍...(恕刪)

各營各軍互扯後腿
武器彈藥規格都不能共用
加上吃空餉喝兵血情形嚇人
據後世研究
實際兵力約為官方數字的40%左右
武器先進又能發揮什麼作用
官兵畏戰
上位者畏洋人如虎
一經接戰
多的是一哄而散
帶隊官只想保住自己部隊
怕影響自己前程與權利

甲午戰敗是必然的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Daniel Blue wrote:
GDP只能看產值但產...(恕刪)


其實不管怎麼說,和日本比仍然是強太多了

一個重量級(雖然說是衰退中的) VS 一個羽量級 , 瘦死的駱駝還是比小狗大

只能說滿清內部已經散架子散掉了,再怎麼有錢+武器強,還是輸

清朝亡國前,民間還能把當時國際的高科技橡膠炒高好幾倍...你說中國人窮?

老百姓不是沒錢,只是不認同這個國家而已...

(滿人,和英夷法蠻日倭一樣,都是外國人...)

soarer2k wrote:
這主題跟本是太沒意思...(恕刪)


現在的狀況是
假設美軍不介入
老共雖沒本事登陸日本
但能把日本轟到稀巴爛

日本軍力雖不弱
但手不夠長
打不到老共

當然
美國一定介入
所以日本別怕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套句以前mobile01上某網友說的,

老子就算拼死了也只是個兵勇,那幹嘛要拼?混日子比較重要
割地賠款是政府外交官的事,戰爭完老子還是領餉

至於老百姓就積極點,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
主動幫助外國軍隊搞後勤補給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科普 wrote:
其實不管怎麼說,和日本比仍然是強太多了

一個重量級(雖然說是衰退中的) VS 一個羽量級 , 瘦死的駱駝還是比小狗大

只能說滿清內部已經散架子散掉了,再怎麼有錢+武器強,還是輸

清朝亡國前,民間還能把當時國際的高科技橡膠炒高好幾倍...你說中國人窮?

老百姓不是沒錢,只是不認同這個國家而已...

(滿人,和英夷法蠻日倭一樣,都是外國人...)


應該說
中國人的順位觀念就是
個人

家族
鄉族

最後才是國

中國人歷經太多改朝換代
總認為誰來管都好
家裡過的好
家族興旺
就好了

除非被逼到日子過不下去了
才會起來反抗

這就是歷代末年與清末的最佳寫照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