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tin111 wrote:
生死關頭不用,什麼時候用?
從武器發展歷史的客觀規律來看,每一款新式武器是否有發展前途,在於其提供的費效比,而不在於它的單價是否低廉。核武器雖然研發費用極其高昂,但它具有終極摧毀力,所以一度成為各大國爭相發展的寵兒。而精確制導武器在常規戰爭中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費效比優勢,所以它成為了最近30年、特別是冷戰後軍備發展的前沿。遠端火箭彈費效比不高,單價也並不低廉,所以“鋼雨彈海”式的遠程打擊註定只能是一個空想。
以下是Sam大之前寫過的分析, 直接轉貼:
====================================================
美帝的火箭彈,戰術導彈射程短,精度也沒那麼誇張,但是卻是實在的數據。 美帝可以選擇單用精度較差的GPS,甚至是無導引的自由彈,這無損美帝戰術導彈及火箭彈打掃很一大片目標的目地。但是你的卻是既然有更精準的制導,為何還要另外再配上一個精度比制導更差的GPS同時使用在這種高速高低空變化劇烈的彈體上? 還特別強到CEP 30m這種話? 你要再詳細看看美帝的這兩種彈的目的,使用方式及打擊對對象就明白了,打伊拉克就已經不知道演出了多少次了。
GPS干擾沒那麼簡單? 但也沒那麼困難,過去已經有許多實例發生過,不然無人機就不會飛到別人家裏去了,美帝不是時時都在測試自己的GPS, Why?
使用較不精準便宜的制導INS,就可以不去另外加上氣動控制,彈體飛形變動,大氣變化導致的誤差嗎? 我前面的說明你又選擇無視了! 3600秒/0.01%飄移已經是下限的Ins,你用更差的,那你就好好計算一下你的飄移量會是多少? 使用更差的INS再加上其他誤差,你的CEP會搞到天外去了,更別提甚麼CEP 30m的。 3600秒/0.01% 軍用級INS就是這麼高價,至於你要用其他的亂七八糟的雜牌,還要強調精度的? 你最好禱告那個火箭彈不會半路掉下來砸到你的頭。
大氣平流層也好,50公里也沒差,重點是速度過快,高度變化如此大,你的GPS誤差會讓你會準到哪裡去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