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軸流式與離心式的爭論改良這個發動機的目的 是什麼 預備給IDF使用 還是下一代自製戰機使用繼續搞輕量級雙發自製戰機?改良預期目標 最大軍推多少 最大後燃推力多少 壽命多少小時預期投入多少經費 誰出資 漢翔?漢偉?美國國務院的態度如何?還有改良後的未來性以及市場預估?這個不重要嗎?
貌似霍尼韋爾已經不會主動修改這個引擎。別忘了他在大陸投資了多少。更別說他現在主力在於APU.至於其他的公司拿這個怎麼改...或許是可以研究的方向。不懂...話說回來;台灣不是要“自製”新的發動機?也就是說除了現在的專利之外,台灣可以有許多的發展可能,甚至於無視專利問題(只要真的需要。人家連藥都可以直接山寨了說)。那麼,這些新的發展方向是要靠美國繼續協助還是自行研發?
bulldog2005 wrote:貌似霍尼韋爾已經不...(恕刪) 在市場還沒看到的情況下(除了自用的AT5外應該也沒市場)漢翔把在發動機案子在拿出來,我猜是拿這計畫來花研發費用(5~10億鎂)至於最後弄出來的發動機,空軍會不會買單又是另一回事了台灣想研發下一代戰機的話,比F404推力小的發動機就不用考慮了單發F110F110-GE-13232,000 磅 (142 kN)雙發F414(*2)F414-EPE26,400磅(120 kN)是最好的選項用IDF架構.修改為雙垂尾強化並加大主翼,提高掛彈能力(F2水準)並升低速與高攻角性能在拉長機身,滿足航程與作戰半徑的要求修改DSI進氣道並增強匿蹤性
kruppag123 wrote:離心式壓縮機被世界航空發動機界拋棄了60年?現在範圍限縮到要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戰鬥機?世界航空界不是只有戰鬥機吧? 離心式發動應該是被戰鬥機市場淘汰60年,而不是整個航空發動機界啦,我想另一位大大說的應該是這樣不過開版大大討論的是我們新一代戰機的發動機,如果還是要用現在1042的壓縮段設計,動力應該是提升有限,可能滿足不了空軍的需求如果要重新設計整個壓縮器段,那這顆發動機等於是全新設計了,不然就是找有潛力的合作不過離心式還是很優的,也沒有被市場淘汰,畢竟商用機也沒要超音速,只是性能極限就在那,滿足不了頂尖戰機的需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