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kon wrote:32坑設計20枚.海弓3(40~200km)20坑16枚.海箭2(ESSM)(20~30km)4坑方陣*1海劍羚*1(一組16枚+16枚備用)...(恕刪) 就以防空能量來考慮已很足夠目前 萬噸以下軍艦配備的反艦飛彈數一般來說是8顆高配的情況下也只有12~16顆只要武器性能有正常表現一對二 的情況下 還可以全身而退夠用了.........4000噸級 就別想當葉問用
補充一下! 從現在的資訊看來,巡防艦的防空飛彈應該只有裝海天劍IIC,這種射程應該只要一組針對戰機具有100-120公里有效距離的AESA雷達即可,這種距離的AESA天線模組與要求在300-350公里發現戰機的大型AESA雷達模組數量是1:5或是1:6,價格是便宜多了!巡防艦應該會在搭配一組普通的長距離對空搜索雷達,大概會用把SPS-49拆下來裝上,或者讓中科院自己設計一台! 巡防艦只要能自衛就夠了,主要功能還是反潛! 長距離的區域防空就落在專業防空驅逐艦(搭配海弓三)上了。
老闆是神XX wrote:我沒錢我沒有錢.....(恕刪) 上次12月吧我才在台北世貿展覽館與中科院負責AESA的某博是談過,巡防艦為何不用旋轉是的AESA雷達,只要一面天線,便宜多了! 他說海軍的要求,在台海面對的敵人過於密集,敵情與歐洲那些海軍不一樣,所以海軍要求的抗飽和攻擊的能力需要四面AESA來迅速反應! 四面AESA可以做到1.一秒更新超過20-50次所有敵情2.同時導引至少8-16枚飛彈接敵3.可以同時追蹤超過百名敵人
看他们逻辑还蛮奇怪的“外观大致确定,内部细节还在设计中”问题军舰难道不是典型的功能至上的武器平台么?你有什么功能还没敲定,设计外观干屁啊难道有人攒电脑,选定机箱以后就万事大吉了?iantsai74 wrote:我前面說了啊,“外...(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