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以極低價迅速取得攻擊粵閩浙的精準武器——天弓二B短程地對地飛彈性能提升中科院啟動代號「天鶚計畫」

tempe2205 wrote:
填了岛之后,逛一次被赶一次
那么到底是谁扩大了地盘?
按你的逻辑,美国怎么不敢拔岛?...(恕刪)

嗯! 唾面自乾又見新典範!

魯迅若再生, 一定高呼: 阿Q宗師降世!
一群嘴炮小丑
无真才实学
只会夸夸其谈
台湾不需要嘴炮来守护
呵呵

牛奶伯 wrote:
中科院要開什麼案子...(恕刪)


務實的來說沒這麼簡單
先說地對地吧,這個要比較有精準度,有上百的距離,難度是很高的,台灣的技術差很遠的,絕對不是幾年內能有成果的
除非代價不大的從美國取得技術,並且出給給我們,不然那是想太多

中科院來說好了,真要發展不是短期可以改變的,那得長期投入非常多錢,幾年後幾個項目有成果的機率才大,不然別想太多
以現在想維持6000人規模,光平均年薪150萬的人事費,一年就差不多百億,更別說年薪150萬根本吸引不了啥人才來,這還光養人,研發項目得買設備、材料、製作(甚至得蓋實驗線製造廠)、.......等等,光運行5個項目,那一年就得幾百億了
研發需要時間累積,每年先丟至少幾百億進去,幾年後陸續有成果才可能,以前中科院有成果時也是這樣的

現實是軍費一年3000多億,給中科院能有200億嗎?就那一堆替代役,時間一到立刻走人,想有多大成果那是想太多

換了總統也改不了錢不夠,財政要改善,起碼得5年起跳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giga giga wrote:
您誤會了! 個人猜..

TK-2B應該不是彈道飛彈而是飛得高高的巡弋飛彈.(恕刪)


若是走防空飛彈的高拋彈道

天弓這種火箭推進導彈的熱訊號太過明顯.速度上也沒優勢
中途被攔截的機率將大增..



lordkon wrote:
航母後退換核彈道飛...(恕刪)


這種潛艦住前進是要被獵殺嗎

economic wrote:
先說地對地吧,這個要比較有精準度,有上百的距離,難度是很高的,台灣的技術差很遠的,絕對不是幾年內能有成果的...(恕刪)

原來五毛自幹五同路人還有一種新同志叫 '裝變色龍', 以善於偽裝而深入離間。 這才是高人, 殺敵, 破敵於無形。

你說: 【先說地對地吧,這個要比較有精準度,有上百的距離,難度是很高的,台灣的技術差很遠的,絕對不是幾年內能有成果的】, 那麼告訴我: '雄三精準打入百公里左右以外小漁船的駕駛室' 是怎麼回事? 矇到的嗎? 睜眼說瞎話全然面不改色。

台灣早就有這種能力, 且多年前已大量裝備於部隊, 還因雄三誤擊的不幸事件而獲得實證! 這樣也想顛倒黑白舌燦蓮花。
oculata wrote:
若是走防空飛彈的高拋彈道

天弓這種火箭推進導彈的熱訊號太過明顯.速度上也沒優勢
中途被攔截的機率將大增...(恕刪)

您說的正是我心中的疑問! 這方面咱倆一致。這個只能耐心等待那天 (譬如: 今年暑期精準武器驗證之後) 有進一步消息透露其導引方式才好推測了。

個人以為: 即使易攔截, TK-2B這精進案仍是非常算且應儘速執行! 因為這根本是廢物利用, 以低成本 + 高精準度迫使敵方防守武器 (飛彈, 近迫), 必須出動攔截; 若計算好時間讓雄二E等同時進入敵人防護圈, 自可以較低成本達到飽和攻擊的效果, 克敵致勝。 說白了就是: 當作遠程的精準火箭彈打。 你攔不住, 我打壞你; 你攔我, 我下勾拳 (雄二E是貼地飛行) KO你; 上下同時並擊, 敵人無法兼顧。 如果以這觀點思考, 則 '讓敵易攔' 說不定正是其著眼點呢。

現代戰場不玩單挑的! 都講究聯合作戰CEC。敵人要塞一定防守嚴密, 精準飽和攻擊才能奏捷。

giga giga wrote:
原來五毛自幹五同路人...(恕刪)


軍盲就是軍盲

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導引系統一樣嘛?

沒見過老美用魚叉反艦導彈去打陸地上目標,也沒見過老美用戰斧巡航導彈去打軍艦的。

雄三是專職反軍艦的,不是用來打陸地目標的。就算你換上戰斧導引系統,雄三那樣的氣動佈局就過不了關。
giga就是標準不懂裝懂。

彈頭要變大、推進劑要增加,尋標器要改新,這些都要改變彈體內的佈局,不用重新設計嗎?這樣會改變飛彈重量分佈,不用測試重心改變對飛行姿態及性能的影響嗎?原型出來後不用走完整套測試流程就直接用嗎?看來看去也就是外殼模具不變,其它都要變,能比重新設計個新品省多少?

giga還是標準的邏輯不清,經濟兄講地地導彈的精準度問題,giga拿雄三誤射來反駁,證明雄三瞄那打那,精準度好,我就納悶了,原來giga掌握內幕消息啊!那次根本不是誤射,是蓄意謀殺,是那個士官看那個船長不爽,蓄意瞄準加上雄三精準,才能一擊斃命,giga雄3知道內幕還不趕快爆料,通知檢察官,不要讓謀殺犯逃了,在這胡言亂語什麼呢!!!
自由工作者 wrote:
彈頭要變大、推進劑要增加...(恕刪)

你閱讀障礙很嚴重, 看不懂1樓報導內的文字? 還是根本沒看就隨口亂噴?

【彈體外形原有不變,但飛彈內部包括彈頭火藥、導航控制系統、固態推進火藥以及末端的推進器等完全更換,隨著飛彈許多零組件的微量化與輕量化,多出來的重量與空間來強化其彈頭火藥破壞能量,以及飛彈的精準度】, 看到沒有? 彈體外形不變, 只是把部份火箭燃料裝填量改為裝填高爆炸藥而已。 那來的'彈頭要變大、推進劑要增加''?

沒有改變外形, 重量也差不多, 為何要重新研發?

當然, 改裝後的原形品一定會重新驗證評測, 時程有可能耽誤一些些。 不過應可預期出問題的機率不會太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