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s_sato wrote:
因為 翼負荷...(恕刪)
此樓正解
但是 菜鳥學官不是叫他多擔待就能解決的 說得太容易了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另外這飛機沒後燃器 以後超音速的科目會不會還是要找IDF阿
莫非 新的高教機可以超音速巡航??..(恕刪)
minhua0317 wrote:
覺得那個高背跟後座抬高的提案真不錯
既然都已經挖出陳年資料
那為什麼沒有使用這個提案呢?
教練機不需要多強大的氣動
重新吹個風洞應該也不是多大工程
高背提案同時增加了視野跟油量
(高背在未來還可以用來改裝儀器?)
應該是個好選擇
可是應該沒機會改了?
至於莊大說的那些修改會影響的時程跟費用
費用一定是有的
但F-16都可以魔改成那樣(鼻子有大可小、進氣孔有大可小、高背、適型油箱等)
高教機這種工程感覺並不會很龐大
萊七逃 wrote:
有報導是這樣說
勇鷹」國造高級教練機自民國 106 年 2 月 7 日由空軍及中科院完成協議書簽署,106 年 4 月 25 日中科院與漢翔公司完成委製合約簽署,107 年 6 月 1 日舉行組裝開架典禮,於 24 日首架原型機出廠,預計 2020 年 6 月進行首飛。


真是 林北火大.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有幾個問題 其實各位愛瞎子摸象 我實在不了解
第一是換機翼那有那樣簡單
第二是推重比其實跟降落速度無關
另外這飛機沒後燃器 以後超音速的科目會不會還是要找IDF阿
莫非 新的高教機可以超音速巡航??
macross_sato wrote:
因為 翼負荷 <= 亂七八糟 X 升力係數 X 降落距離
所以降落速度要小, 在IDF 跟 還不知道勇建不勇建的老鷹 比較時, 因為機翼表面積沒怎麼改變
但是飛機變輕了很多, 所以降落距離(降落速度)會減少,但是少多少? 恐怕少很少。
然後升力係數關於機翼升力裝置與翼剖面有關 :
所以應該與IDF相似, 沒有改變到多少,或影響多少。
我會認為就教官與學官都擔待點, 久了就習慣了。
只是怎麼不弄個俄羅斯的反射鏡, 或是將翔展的油箱都一起加上去, 這樣不是都沒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