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M-9XAIM-9X是響尾蛇系列最新型,於2003年11月達到初始操作能力(Initial Operating Capbility),正式服役。AIM-9X以AIM-9M的固態推進火箭與彈頭,配合在AIM-9R開發的紅外線焦平面陣列技術,開發新設計的紅外線影像尋標頭與導引系統,彈體,縮小的彈翼與控制面、燃氣舵(Jet-vane steering system)等,在射擊前導引介面整合到頭盔瞄準器與聯合戰術頭盔系統(Joint Helmet-Mounted Cueing System),增加飛官在空戰瞄準時的可鎖定空域,使美軍具備可離軸發射攻擊能力。較小的彈翼使9X的飛行阻力較前面的型號要小,但全動式尾翼讓飛彈的機動能力未因彈翼尺寸縮小而打折,同時在飛彈內整合了冷卻氣瓶,不再需要由派龍架攜帶氮氣瓶(美國海軍規格)或氬氣瓶(美國空軍規格)。中華民國140枚實彈與56枚訓練彈!!2. J20 掛上兩個蛋的 RCS 應該很精彩!!3. 阿帕契攻擊直升機內的感應頭盔有眼球追蹤系統, F35/F16V 的聯合戰術頭盔應該也有, 換句話說, 的確, 你的眼神轉到哪裡, 阿帕契的機砲就會轉到哪裡!! 至於 F35 性能諸元為何, 應該是機密!!
TW Energy wrote:如果是滑軌發射,發動...(恕刪) 不好意思喔!!我對這台飛機的疑問真的很多!!這兩個掛在側彈倉的飛彈, 由尺寸看起來, 應該是中短程紅外線空對空飛彈, 應該屬於紅外線光學導引!!可是由飛彈與基手位置看起來, 紅外線感應器鎖定範圍只有前方 170 範圍的一半, 也就是說只有不被機首遮蔽的前方與左或右側至垂直方向!!一般來講, 這可以透過感應頭盔或戰機上的傳感器與電腦鎖定再傳給飛彈去攻擊!!以 F22 來說, 紅外線飛彈會以略低於機身的方位讓飛彈追蹤器先捕捉紅外線特徵, 這樣機身戰術電腦跟飛彈電腦之間的鎖定特徵才會一致!! 而且飛機可以提高攻角, 讓飛彈感應器鎖定前方大部分區域!!這樣緊貼機身而且部分感應範圍被機身遮蔽的紅外線感應器如何鎖定被戰機機身遮蔽的目標物??如果是事後鎖定, 這需要比較長的距離與時間, 對近接作戰的短兵相接是無法提供攻擊力的!!更何況這類飛彈應該只有兩顆或四顆, 數量很少, 這樣似乎對空戰不利!怎麼覺得這架飛機有太多疑問!!??想太多了!!
RK2K0602 wrote:不好意思喔!!我對這...(恕刪) 紅外線鎖定的問題應該不大,就像你說到的,現代飛彈不像以前在發射前要開啟冷卻與FPA鎖定,用頭盔瞄準具連線這是可以理解的。(雖然中國j20空軍飛行員都不帶頭盔瞄準具訓練,頭盔都擺在展覽室裡面僅供展示,但是我們姑且相信他們有這樣裝備)F-22也是類似的設計,可是人家F-22是斜向發射,這隻大母牛卻是直接滑軌直向發射。如果真的是滑軌發射,那吃到廢氣的發動機可能會因為動力喪失,兩側不平衡而造成飛機滾轉。因為所有的發動機軟體都不會預測你吃到廢氣。這就很好笑了。
TW Energy wrote:如果真的是滑軌發射,那吃到廢氣的發動機可能會因為動力喪失,兩側不平衡而造成飛機滾轉。因為所有的發動機軟體都不會預測你吃到廢氣。...(恕刪) 發動機吃到廢氣?……你是在說笑話吧!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J-20發動機進氣口在駕駛艙兩側,就在側彈艙的前端,廢氣如何往前噴進前方的進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