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四匿蹤巡弋亞音速飛彈IDS配上類Virginia Payload Module 一管七枚飛彈一艘佩個四管到六管就28~42枚了想到就覺得很猛完全就是匿蹤飽和攻擊載台萊七逃 wrote:就算是美國打出去中國(恕刪)
fque wrote:嗯嗯我是不知道中國看(恕刪) 台灣海峽直線距離約為120km,最寬的地方約250公里,平均寬度在180公里。參照以下高度地平線表,即使最接近的120公里,在1,000公尺以下飛的雄二E在對岸的雷達幕上依然看不到。巡弋飛彈在發射時會依據敵方雷達的位置、高度和目標的位置、高度設定飛行路徑、高度,利用調整和敵方雷達的距離、高度以避開偵測,提高命中率,並非直直的往目標飛去。
stever2018 wrote:在雄三誤射事件,發射(恕刪) 公式沒有問題,如果公式有問題的話,那就是地球出了問題,很可怕的。附上圖解,你可以自己推算。對岸雷達有掃到台灣的在那裏?放多高?都不是機密,我們的也是,電波來源偵測不是什麼高深的學問,如果對岸雷達位置放得夠高,當然看得到高雄港內,只是雷達精密度要夠,功率也要夠強,不然雜波一堆+訊號太弱,未必能分辨得出什麼東西,加上雄三也不大,只有兩分多鐘的飛行時間,說看得到嘛~是有可能,但是,沒看到的機會也很大。媒體上的資訊推測居多,國防部和對岸都不會證實的。
剛好在 google 雄二E 的資料 , 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內容 ( 中科院新聞稿 ) :來源 : http://www.ncsist.org.tw/csistdup/news/NewsPublishDetail.aspx?PostNo=15836=====新聞發布針對電子媒體上報報導「射程1200公里,我增製百枚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新聞稿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新聞稿107.11.2針對昨(1)日電子媒體上報報導「射程1200公里,我增製百枚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等內容,本院說明如后:一、本院受國防部委託之科研專案,均為奉核定之國防機密資訊,任何有意透過管道刺探、蒐集公開報導,將涉違反國家機密保護相關法規;另本院研發武器系統所需關鍵技術,皆為自力研發,報導受制於人,絕非事實。二、報載內容若涉及洩漏機密事項,造成損害,本院必依法辦理;籲請媒體基於國家安全與新聞自律妥慎處理,以免涉法。=====針對第二點的說法 , 真的很有學問 , 我是覺得真的有 1200公里 , 各位的看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