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阿兵哥可以用肩射 "刺針飛彈" 攔截大陸導彈 ??

jettakimo wrote:
真不知誰是軍盲.....
台灣幹嘛不用嘴砲就好 , 還可以出征宇宙...
自以為懂,非要被打耳光。

從1984年以來刺針配發到許多美軍船艦上以作為點防禦之用,
特別是中東海域的船隻
實際上,Little Creek Virginia號直到1993年退役時船上都還有一支專門的刺針射擊小隊
編製在兩棲登陸大隊。
指揮官要求這種兩到四人的射擊小隊每一條船的甲板戰鬥小組都要有編制。
cougar2015 wrote:
自以為懂,非要被打耳(恕刪)


你確實不懂.這種編制不是要打導彈的.是打直昇機的
仔細求證了一下
臺灣業界說可以

我錯了,我是個滿嘴胡鄒的爛貨

就如臺灣業界分析
刺針是真的可以攔截導彈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好圖狼 wrote:
你確實不懂.這種編制不是要打導彈的.是打直昇機的

大海裡打直升機。
FIM-92D也是來自同一專案只是不同構型。
主要升級是更好的感應器和軟體升級,
以對付小型或匿蹤飛機(如巡弋飛彈、無人機)。
cougar2015 wrote:
自以為懂,非要被打耳(恕刪)


一條船上 前後左右 都配肩式飛彈.. 又說是在 中東海域..

那應該是對付 自殺攻擊的快艇 摩托艇之類的吧..
oxxx wrote:
一條船上 前後左右 都配肩式飛彈.. 又說是在 中東海域..

那應該是對付 自殺攻擊的快艇 摩托艇之類的吧..

FIM-92D也是來自同一專案只是不同構型。
主要升級是更好的感應器和軟體升級,
以對付小型或匿蹤飛機(如巡弋飛彈、無人機)。
cougar2015 wrote:
自以為懂,非要被打耳(恕刪)
你說的年代沒有無人機至於打巡弋飛彈當時技術也不可能,當時俄國有嗎?如果直升機攻擊,船艦的艦砲與防空系統功能足夠,自殺小艇之類的攻擊才是主要目標,
stever2018 wrote:
你說的年代沒有無人機至於打巡弋飛彈當時技術也不可能,
當時俄國有嗎?
如果直升機攻擊,船艦的艦砲與防空系統功能足夠,
自殺小艇之類的攻擊才是主要目標,

這版是謿笑那綠委講"刺針飛彈" 打飛彈 ,
事實就是"刺針飛彈" 可以打飛彈 。

刺針飛彈採用紅外線導引熱追蹤
這跟戰機用的響尾蛇飛彈是一樣,
響尾蛇飛彈可以打戰機,飛彈,
那刺針飛彈是不是可以打戰機,飛彈,

軍武介紹

彈體長1.52m、直徑70mm和10mm尾翼,彈本體重10.1kg,含發射架重15.2kg(33.5磅)。
由小型兩節固體火箭噴射口提供推進,噴焰在發射者後方安全距離外,
最高速度2.2馬赫(750m/s)彈頭是3kg穿透彈頭加延遲引信火藥。

發射時,BCU(電池冷凍模組)必須插入手把,可以注入一股氬氣體到化學電池,
使瞄準器和飛彈有電,電池缺點是必須持續注入氣體,

一但瞄準太久超過時間就不能發射了,發射器瞄準天線則適用充電電池。

刺針有三種延生型;基本型,被動光學型(POST),軟體電腦型(RMP)。
軟體電腦型(RMP)針對近年來戰機常裝設的反制系統,提供反反制的可能性,
因為可以載入隨時升級的軟體和參數表,剋制各種推陳出新的反制手法。

還可以在插槽上的ROM記憶體中載入預設設定程式,
如果軟體發生差錯還能用ROM中的程式維持基本飛彈功能,
有四個CPU處理器每一處理器有4K RAM記憶體 ;
程式運作時載入到RAM,因此並沒有許多備用記憶體空間,
尤其是跑目標搜索和分析時,
軟體電腦型RMP有雙導向:紅外線和紫外線追蹤
再加上軟體控制。使它更有機會躲過敵機的反制手段擊中敵機
尤其是和只有紅外線的紅眼(Redeye)飛彈之類相比,效能差異極大。


FIM-43紅眼防空飛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第一代步兵用肩射式防空飛彈,
1959年由通用動力公司研發。
cougar2015 wrote:
發射時,BCU(電池冷凍模組)必須插入手把,可以注入一股氬氣體到化學電池,
使瞄準器和飛彈有電,電池缺點是必須持續注入氣體,
一但瞄準太久超過時間就不能發射了,發射器瞄準天線則適用充電電池。

氬是不反應的元素
根本不可能作為反應供電

所以你根本沒有化學常識
無法判斷資訊誰真誰假
電視節目網路別人說啥看了就信


刺針的操作手冊上
清楚記載氬是冷卻劑
Panchrotal wrote:
氬是不反應的元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