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que wrote:
性能輸F16還要自製心酸的嗎
等到量產都是10-20年後的事情了還贏不了F16
那不用麻煩了直接加碼f16還是等f35就好了
中國投入戰機研發,花了天文數字的預算跟長時間,
結果做出來的戰機性能跟歐美還是天差地遠,該不該收了? 做心酸的嘛!
跟俄羅斯買su57或新出的單引擎匿蹤戰機不就好了!
日本和韓國都是買的到f35的國家,
為什麼日本還要去研發f-3? f-2的教訓還不夠嗎?
為什麼韓國還要去開發kf-21? 武器外掛不匿蹤耶!
引擎還是跟美國買的非自製,性能估計也是輸現有韓國擁有的f-15k,
韓國是做心酸的嘛!
f16很差嗎?
台灣新買的f16v用的引擎 奇異F110-GE-129,
其推力跟其使用壽命算起來,能靠單一自己做出此等級的引擎的,
目前恐怕這地球上只有美國,連歐洲和俄羅斯都辦不到!
一天到晚說別國怎樣強,台灣都不如人。
結果證明你所謂的別國(歐美,中國,日本,韓國.....),
實際上也是花了龐大的資源和經年累月的在做研究,
每一國家一路上也是跌跌撞撞,根本沒有一個國家是一路順風達到頂端的!
而你卻要求台灣平時沒在做研究,
然後現在做一次就要成功而且要達到歐美頂尖水準?
PainterJ wrote:
外型務必要匿蹤,運動性能差沒關係。
1.引擎推力不足
就改成隱形性能 IDF -XL
模仿F16-XL
2.雙座機 後座飛官遙控無人機
運用4000公里誤差25公分 台灣光纖陀螺儀 雷射光通訊
雷射遙控無人機去攻擊地面


https://youtu.be/5VVbOlr50Yk
https://youtu.be/5VVbOlr50Yk



避免被駭,美軍將測試從太空用雷射傳送資料給無人機
作者 Alan Chen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25 日 18:02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光電科技 , 無人機Telegram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由於人工智慧和無人機的快速發展,以及近期多起企業遭駭客勒索案件,美軍對通訊安全的研究也開始加速,國防部太空發展局(Space Development Agency,SDA)將在明年初,使用低軌衛星及雷射通訊技術,進行 MQ-9 「收割者」(Reaper)無人機通訊連線測試。「明年初,我們將發射 9 顆新衛星到低空軌道,有 2 顆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設計生產的衛星,將具備與他們旗下 MQ-9 系列無人機進行雷射通訊的功能。」SDA 局長 Derek Tournear 表示,由於現行無線電頻率(Radio Frequency,RF)連線方式歷史久遠,阻斷方式也較為容易,只要在訊號接受點周遭,佈置範圍更大,功率更高的訊號就可辦到。
▲ SDA 將測試使用低軌衛星發射雷射訊號給 MQ-9「收割者」無人機。(Source:Lt. Col. Leslie Pratt,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此外,由於商用 5G 技術普及,無線電頻寬幾乎被商業電信公司搶購一空,使軍方越來越難找到自用頻寬,而大量私人企業掌握頻寬,也代表著戰時美軍更難掌握敵國運用企業頻寬,進行大規模訊號阻斷的戰術。 近 20 年由於長期反恐戰爭,恐怖主義團體或游擊隊,比較缺乏進行無線電訊號阻斷所需要的資金與技術,因此美軍也缺乏開發新世代通訊技術的動力。但未來美軍戰略上若需要面對的是擁有龐大資金與技術能力的敵國,那現有的無線電通訊技術將使美軍通訊受到極大威脅。
▲ 雷射通訊技術具有難以干擾、速率高、低延遲的特性,成為美軍開發的重點目標。(Source:AFCEA)
使用光學原理傳送訊號的優點是,光訊號的頻寬(Band)範圍非常狹小,因此若要干擾或阻斷,必須有能力將干擾訊號剛好投射到敵方雷射訊號範圍內才行,技術非常困難,且幾乎不可能從地表進行,因此對通訊安全有較大的保障,同時雷射訊號的速度和延遲性都遠勝 RF,才能讓美軍在未來戰場操作大量無人機與 AI 設備。倘若明年雷射通訊測試順利,SDA 下一步就是將雷射通訊技術普及軍艦、軍機和軍用車輛等各種載具,確保美軍未來戰場的通訊速率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