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戰機匿蹤 空軍建案9月送審

TW Energy wrote:
真的是做夢,TFE-1042...(恕刪)

贊同你的看法
那個織女星 根本天方夜譚 癡人說夢
還有個人還說F125XX單具兩萬磅 當GE PW RR都是賣菜的 兼差來做渦扇引擎
台灣向後退
一個研發案啦,只是有人利用記者加油添醋
天衣神水 wrote:
跟據以往的經驗,美國(恕刪)


民主化不到30年,自己都在搖擺,想要人家信任什麼。再擺大一點就和菲律賓一樣了。

那天聽于北辰講,老美幫你訓練軍人,不只是訓練你有的武器,你沒有的武器,他們如果認定:你有需要......

閃電和愛國者好上,台灣馬上軍購升級,你說說,這裡面有沒有東西?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yoshiyoyo wrote:
贊同你的看法那個織女(恕刪)


其實我相信織女星引擎台灣是有能力造出來的,可供測試取數據的原型機,第二期計劃開始後六年左右亦應該有盾目,不過並不是部份人想像般順利,最後定型的成品應會比預計要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早期型號應該還會有在設計時未能預見,測試時未能反映出來的問題,以可靠性極高聞名的CFM56就是事故後才發現有引擎積水的問題引致死火。台灣下一代自製戰機要等這款引擎,之前有人提過希望台灣下一代戰機是單引擎輕型機都是不切實際,前者不知要等多久、後者台灣相關經驗太小,用單一台技術積累不足的機構開發的、不成熟的引擎造飛機安全系數太低。

不過台灣另一難處是你不自製、人家亦未必賣,就算近年台灣的國際環境改善、人家都只會賣較次或者功能不全的版本給你,部份原因推給合製的國家不想得罪中國就是,不過台灣的情況仍比俄烏戰爭前的烏克蘭好。
peterpan200206 wrote:
其實我相信織女星引擎(恕刪)

看一下為什麼ws10和al31兩者幾乎同時間開始研發的,最後竟然規格是同樣的尺寸,連高壓核心都一樣九段。

ws10是在1986年開始研發,al31是1985年才投產。口國在1990年才和蘇聯簽署su27。

照理說兩個國家不相干,可能研發出來的發動機直徑800mm,900mm,結果全是一樣的。

江和甫和劉大響把al31拆掉,逆向工程抄襲過去了。

所以後來ws-10才衍生出來一堆問題,推力上上下下,ws10的型號像逢年過節的喜慶一樣多,簡直不可思議。到了前幾年還和俄羅斯繼續採購發動機。

研發在地面測試的時候大氣壓力條件都比較穩定,上了飛機,姿態轉變的時候有些問題比如喘震、熄火、推力不穩,會因應環境跑出來。

ws10在第五高壓渦輪段有個洩放壓力環,這種設計都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失去進氣道的氣流引發的方案。

發動機不是說做出來就好了,奸10會狂掉墜機,恐怕和自製ws10脫離不了關係,否則哪來那麼多鳥?墜機都是鳥擊。

要是沒有問題,口國何必一直採購鵝國al31?一個小科科都還能拉到一年兩百顆微渦輪呢。

除了進氣道紊流與氣流不對稱,大氣條件不一樣,高度、壓力、濕度、操作條件,產生的軟體對應都不同。然後還有一堆可靠度問題。

工程人員有一些野路子,做不出來,去抄襲,去開蓋。

底子不夠深的還是看不懂人家的設計到底為何。更別說看不到的數學裡面藏的一堆看不到的流體問題。

支持科科做渦輪發動機也沒什麼問題,但是要從基礎做起,10年20年,把自己當作備案練人才。

研發人員去拆別人的東西都沒關係,但是要搞懂人家在幹嘛,徹底了解,然後把自己的條件套進去改。

成熟的研發團隊會把自己不足的部分當備案,口國的備案是什麼?抄襲!好大喜功,所以最後送了一票人上山進墳。

當初科科訂了十六年,那就是人家的專業。這案子如果跑了,提前了,不能自製,即便再覺得可惜,也要尊重人家的專業。

真心支持科科,就是把錢繼續砸下去,未來能不能有成,十年後再來看。

總不能說,你提前十年把東西弄出來趕鴨子上架吧?那不如送他白綾上吊算了。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peterpan200206 wrote:
其實我相信織女星引擎(恕刪)

出一張嘴 誰不會

你說說 台灣是能做到渦輪前溫度多少
總壓縮比多少

轉頭去看看 日本心神的引擎
差不多的尺寸重量 數據強多了
但是 日本一句話 不玩了 沒有發展前景

台灣能比那個數據強 就偷笑了

整天在那計畫 F125XXXX TFE-10XX

阿不就跟對岸在那渦扇X 相同味道
對岸 至少還有做出東西

台灣 呵呵 計畫就贏人
stever2018
要看目標怎麼訂,在台灣方面引擎科技可以用在無人機,飛彈,戰機....日本?如果戰機方面沒指望似乎就沒其他用途

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 空軍規劃蔡英文卸任前完成並展示原型機

國防部日前已就空軍提出2023年啟動「下一代主力戰機研製案」進行審核,據指出,空軍規劃全案建造的原型機分別為,代號A1的飛測原型機,以及代號T1的地面靜態測試機共2架,需要預算約為150億元以下,因原型機構型與內部細部設計都已由中科院天使專案小組完成,為縮短研發時程,戰機雙發動機已確定外購方式取得,日前己向美申請採購奇異公司的F414-GE-400發動機,期程規劃在蔡英文總統卸任前的2024年5月前完成原型機並對外展示,2025年才會進行首飛。
niaba wrote:
期程規劃在蔡英文總統卸任前的2024年5月前完成原型機並對外展示,2025年才會進行首飛。

根本上這是做不到的一個時間表,所以就用一個模型騙人,這都是為了選舉的操作, 不要臉的政府! 150億就準備在選舉過後重來,把150億當選舉經費!
牛奶伯
上報朱明腦補的材料, 你也可以拿來大罵現政府. 特定族群真的是很好操弄呢. [沒有不敬的意思]
台灣向後退
C大,上報朱明不認識喔[笑到噴淚]
Charlie2020 wrote:
根本上這是做不到的一個時間表,所以就用一個模型騙人,這都是為了選舉的操作, 不要臉的政府! 150億就準備在選舉過後重來,把150億當選舉經費!


冷靜! 冷靜! 冷靜!
確實,只要有點軍事常識的都知道這是做不到的。
但是如果仔細看該新聞你就會發生,
新聞稿中都是"據指出",壓根沒有真的當事者發言敘述。(自己檢查一下該新聞稿)
再加上又是那位先生發的文......這新聞稿內容是"真實情況"嗎?

有沒有發現到,
上次那篇跟這次這篇都是這位先生發的文,兩篇都說到會換成F414,
但是奇怪的是......你看不到有其他新聞記者發出相同(採用F414)的新聞,
台灣其他軍事記者都不知道,就只有這位先生知道?
新聞還有專利嗎? 就只有這位先生能發該新聞?

該新聞看看就好,不用太認真。
非常不看好 感覺又是要污錢
又要搞 國造潛艦 又要搞戰機自製

算一算 沒個 幾千億 怎麼夠
台灣真的需要這些東西 ??

跟美國買 還比較快
Charlie2020 wrote:
根本上這是做不到的一個時間表,所以就用一個模型騙人,這都是為了選舉的操作, 不要臉的政府! 150億就準備在選舉過後重來,把150億當選舉經費!


就跟KF-21出來見人已經一年了,到現在還沒飛離過地面的道理一樣,在蔡英文下任前弄出半仿真原型機出來只是為了先把頭洗下去,避免繼任者改變或者取消計畫,確保計畫的延續性,幾項國造飛彈特別預算也是出於這樣的目的,「潛艦國造」趕在2023年先下水再debug也是一樣的道理,不管繼任者是藍或綠,難保為了權位把有限的預算先拿去綁椿穩定政權而忽略軍備籌獲,如果真的是要2024年弄出原型機也只是預防措施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