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星計畫美方喊卡我再匡百億 急推下一代戰機衝刺小英「畢業政績」

gprs19 wrote:
現在老美跟第三世界的(恕刪)

五毛的話。。。反著聽就對了。
TW Energy wrote:
你也算是軍迷了,這種(恕刪)


所以說你就是標準的:
之前都不做,要做時沒有一次做出世界級的水準,就不要做!
什麼零件都要自己來,辦不到的話就不要做!

這種要求,有哪國做得到這種事?
美國也是長年研發才有如今成就!

如你所說,很多零件不會做所以外購.....那又如何?
哪一國不是如此?

KF-21是哪國製的戰機?
韓國? 可是引擎是美國的耶! 還不知道有多少技術用美國的!
一開始還是暫時先使用以色列雷達,內置彈倉聽說要到block 3才能用,
所以是空殼戰機?

JAS39是哪國製的戰機?
瑞典? 可是引擎是美國的耶! 全機一堆用歐洲和美國的技術!

台積電的晶片呢?
晶片生產中,裡面用到的專利和設備,材料,大半以上都是用到歐美日的,
這樣還能說台積電的晶片是自製的嗎?
所以台積電不該做了,放棄生產晶片吧! 用到一堆都是別人的專利和技術!
別人不給你專利,設備,材料,台積電就什麼都做不出來了!
這樣有資格叫台製嗎?
台積電是一開始就很強的嗎?
還不是靠長年研發才有今天! 跟美國道理一樣。

不單是軍事技術,台灣其他產業技術也是,
今天不會沒關係,可是10.20年後呢?
20年前F125,20年後的現在還是F125 ? (織女星是這幾年才開始的)
20年前台灣只會做低價代工,20年後台灣還是只會做低價代工就好嗎?

技術不會憑空從天而降,做下去就有希望能做到,不做就永遠不會。
需要的零組件,買的到就買,買不到就辦法做,
買跟自做,這兩種方式都好過什麼都不做。
自己要強,別人才會尊重你!
戰機做不出來可以先"參考"土耳其無人機 tb2!
烏克蘭沒有多少戰鬥機出擊,卻靠許多種無人機大放異彩!
還有戰場指揮管理軟體的應用很重要,它是背後主要影武者!
但是也要搭配精準打擊武器的有效攻擊,擊潰敵軍士氣!
以前的火砲需要校準射擊,現在精準砲彈第一發就命中了!嚇死了!

中共看到這種局勢也回頭改進武器,避免淪為俄羅斯一樣丟人現眼!
rukawa1
無人機的開發一直有在執行,而且也從偵查型的開發轉換成攻擊型的。
台灣向後退 wrote:
這也是老頭的困惑點,(恕刪)

其實台灣仍未有可取代幻象2000的高空空優機。

以台灣的尷尬處境,美國肯不肯賣F414確有頗大疑慮,以現況推測,說不定台灣版的隱形戰機,可能會像早期的殲-20,早期型號只能以老舊推力又不夠的蘇製AL-31F湊合着一樣,台灣的隱形戰機會先用F125湊合着(有點擔心連F125XX都買不到)。

另一方案之前我都提過,技術資金都未到位,甚至自製合製、和那些人合作都未知的情況下,先造一架類似ATD-X的先期技術驗證機,先驗證及改良自己的技術,兼且展示自己的技術實力後再作打算,理論上將來亦會較易找到合作對象。(不過別以為會像日本這樣容易吸引到合作方)。
rukawa1
幻象會被F-16V替換。但之前下一代戰機預計是用來替換負責中低空的IDF,可是如果引擎外購為F414x2,新戰機鐵定變成KF-21那種較大尺寸,好像就不適合中低空了。
台灣向後退
IDF負責中低空是M2000來後的事,IDF一開始設計就是對標M2000負責高空空優,哪知道後來M2000來了,F-16也來了,所以才去接F-5E的事
沒有高性能引擎
沒有吸雷達波的磁性塗料
很難造出來隱形戰機
美國喊卡是非常合理的, 中科現在多少人做這一部分?

每幾年科科重新一輪從基礎設計問題開始問起,

我是老美也覺得厭煩.

以選擇開發方式從4級拓展到九級在實務上就知道能力限制範圍與意圖.

當你的材料與冶金能力不行, 無法提升溫度只好走增加壓力級數.

問題4級的你在當初已經是推重比中段班(反正不是前段, 別找我麻煩, 我不會鳥你),

再增加級數結果就是被迫增長然後只能拉大口徑推重比更慘.

所以30年前第一步是提升溫度然後才考慮增加壓力.

我們一直號稱 :"漢翔擁有TFE-1042-70所有的智慧財產權與藍圖",,

如果真的是這樣, 熱段部分跟三菱開規格採購就好了,

不用被好甜心綁死, 整體性能馬上嚇壞老美.

這才是我們關鍵的問題.

搞熱段是工業局大型科專的事, 是科技部前瞻的事, 是整個產業的事,

不是科科自己能搞得事.

你要能先開規格把TFE1042熱段換成日本的,

你要搞研發下一代引擎才能有機會.

所以搞掉國際渦輪的真是他媽禍國殃民!

當我們沒辦法先處理完這一步, 織女星永遠不可能成功.

這部分才是真正問題核心.
盡信報導不如無報導,連X級葉片,都能說成X個葉片,代表記者根本不懂只是轉述,他又去查證另一條消息來源,對方否認報導中前一來源說法,可以判斷第一個消息來源人士不懂發動機,所以不懂得用專業名詞來描述,顯然也是道聽塗說!

再說報導中所謂四與九個葉片,一個葉盤上的葉片數都是兩位數,能做到個位數的直接領諾貝爾,因此理應是指高壓段的葉片級數,如此就來看目前兩萬磅上下發動機的水準:EJ200/5級,M88/6級,F404&414/均七級,RD33/9級,另外再提一個已越級的F100/10級

如果織女星當初是設定四級,這代表是嚇死人的越級打怪,改成九級是RD33的水準,就是末段班,其實以第一次做中推力發動機來說也可接受,但高壓縮級數也不是一切,就像M88雖只用了6級,但不如F404/414,壓縮級數多寡跟總壓縮比表,並不是絕對的正相關!

如果熱段葉片能夠下訂規格外購,能跟ITEC或背後的HONEYWELL要到技術,還需要求購F414? 日本從XF-5一路漫漫到如今的XF-9都還在試,做夢在床上做就好,何必在網上?

自從國機國造開始,早就是整個產官學三界的事,不是中科院單打獨鬥,有人覺得只編一百多億不夠?先前已經有八十八億,再加一百多億其實已達當初研發TFE-1042的預算規模,可見經費並不是一次匡列,有誰說一百多億就是全部?

一般人不在或不懂國防航空產業,悲觀不看好很正常,曾在裡面的人,除非你一直有內線可UPDATE訊息,否則建議多保持符合你年齡,應有的理性客觀來看待分析,都是年紀不小的成年人,說話保持自己的水準
kaikai0721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讚][讚][讚]
macross_sato wrote:
我們一直號稱 :"漢翔擁有TFE-1042-70所有的智慧財產權與藍圖",,

如果真的是這樣, 熱段部分跟三菱開規格採購就好了,

不用被好甜心綁死, 整體性能馬上嚇壞老美.

這才是我們關鍵的問題.


SATO 桑 您看美女太多 都胡言亂語了 跟日本人買那樣貴 要抓來打屁屁

偷偷告訴你 美國有很多二線廠 你知道就是OEM最恨的 造PMA的小廠

那些小廠技術都不錯 PMA件比OEM做得還好 其實熱段有困難可以找他們

就只要有錢就可以拉 這年頭發動機製造業 沒有武德的廠商其實很多

PW連GE搖錢樹CFM56的DISK這種一等一的壽管件都做PMA來搶生意

死甜心的那個最後一級離心式壓縮器要不要一起換了 那可是冷段

1950年代發展出來的噴射發動機都不用離心式壓縮器 這可是奇葩
rukawa1 wrote:
所以說你就是標準的:(恕刪)


所以你的職業是什麼?靠爸爸吃飯所以都不知道要算錢?

中華民國主計處,2020年,"全國研發經費,總計7188億",其中5982億屬於民間企業,政府部門及其他1206億元。

這樣的研發費用佔全國GDP的3.6%,排名應該是佔全球前三名。

說實在的,這個成長我看到,感到非常開心,台灣迅速在投資研發方面成長,過去這部分,民間呼籲很久。雖然政府還是沒啥大成長。

國家這1206億研發費用,必須投入到各個機關各種領域,生技,農業,電子,電機,醫學,材料,化學,能源,啪啦啪啦族繁不及備載。

你知道中科院一年的"經常性研發費用"是多少嗎?不是營業額,是經常性研發資金。你肯定都不知道。

F-35總研發經費超過一兆台幣,當然這是以美國的科技水準,換了台灣,一兆台幣做出來肯定是次級。

美國一年投入國防研發的經費是多少?三兆台幣。

我已經拿給你看了,整個國家投入研發費用就是這樣,你是很有錢嗎?缺的全部找你來要?

沒關係,你要叫哪個領域的單位死回家去,不要研發了,可以提出來討論。以後就當台灣做沒那家領域的人。

把整個國家研發一千億資金全部拿出來花,全部砸給下一代戰機。剛剛好十年以後研發經費投入一兆,可以驗收成果,下一代飛彈、雷達什麼的也不要研發了。

是這樣嗎?

你好像搞不清楚,台灣獨自研發下一代戰機問題多大?

不要說F-35高大威猛我們不要做這麼好的下一代,這東西10幾20年以後就是普普。

當年俄羅斯想拉攏印度,現在日本想拉英國德國,美國和英國也合作搞上,你都不知道。

然後台灣軍迷說自己搞?

為什麼我說台灣最好研發感測器和雷達?

第一,需求太大,非常大。陸海空都要,載具,定點式防禦,飛彈,全部都要。

為什麼騰雲拿到了海衛士的發動機,也做出來飛機了,還要外購?

第二,台灣2020年7000億研發資金有一半和電子系統,半導體相關。你只要晶片設計的出來,就不會有做不出來的。

第三,如果你真的有對F-35了解,就知道下一代戰機和防空系統連線上A射B導,被F-35偵察到,等著被各式飛彈開槍。

同樣的道理台灣的匿蹤機,忠誠僚機,地面的偵蒐系統。只要活下去,防空系統就可以爭奪制空權。

下一代戰機要什麼東西,你真的了解?核心關鍵技術在哪裡,你真的知道嗎?

下一代武器的核心技術,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網路與通訊安全,物聯網,無人載具。

感測器雷達等,都歸屬在機器人視覺與無人載具,下一代的武器不再是以前那種概念。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TW Energy wrote:
所以你的職業是什麼?(恕刪)


IDF當初找美國談設計和技轉等,IDF不算"獨自"研發吧!
難道這次我們就沒有找美國技轉?

空軍提出「下一代主力戰機」報告 仍將"與美方合作"打造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6296984

誰都知道一堆零組件跟設備,技術還是會要靠國外,
還是會與美方或其他方合作,這樣算台灣"獨自"研發嗎?

F-35? 台灣從沒說過下一代戰機性能到F35的程度啊!
甚至當初還沒F414而打算用織女星時,
預估也不過是一台裝有AESA雷達,低RCS,其他性能跟F-16差不多的的戰鬥機而已。
織女星也不過是把F125提升到F125XX水準而已,跟F35的引擎是天差地遠,
做到這水準不用花到F35那種龐大研發費用吧。

感測器和雷達之類的當然重要,可從沒否認過。
但......難道發動機就不重要嗎?
發動機可是戰機重要核心之一,沒有人會否認。
當然發動機有多難這個大家都知道,
也因為F125XX水準仍遜於F414,
所以就算此次採用F414,基本上也沒什話說,
只是怕跟當初IDF一樣,生產完後就停止繼續研發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