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神水 wrote:
1、低成本,可大量建置,數量超過1000架
2、速度超過亞音速 (就是至少是接近音速)
3、高度自主性 (減少操作人員,一人可同時操作數架無人機、擁有AI自主操控能力?)
4、具備掛彈擁有攻擊能力 (可自主判斷攻擊目標?)
5、可回收 (美國對於無人機的定義是必需是可回收)
6、雷達系統和F-35、F-22共享,讓軍機不用開雷達就能瞄準目標,也就是A射B導(恕刪)
1,2,3我之前全部提過了。6的問題太多要定義清楚。這文章所提規格,不應該是同時存在一種無人機上面的。
1不知道所謂的低價是多低,最便宜的遊蕩彈藥等級,我國可以用商業生產模式,不能使用傳統武器方式生產。去除軍規感測器與炸藥彈頭成本,應該可以控制在3萬台幣以下。
2.渦輪噴射可以做到,可是這種無人機系統不會便宜。之前我提過的電驅渦輪或許可以,但是航程不會太長。
3.這也是提過了,人工智慧搜尋,自動標定熱感應目標。這都是現有技術。一般的遊蕩彈藥技術分為自動與手動。
人工智慧辨識目標外型可以直接攻擊,被數位化的主要是敵方的裝備甲車坦克等等,但是這種模式有缺點容易被偽裝與屏蔽躲過去。
上面的2/3是衝突的,具備對地面部隊的自主攻擊系統,不會是接近超音速這種等級。當然如果是單純的對空攻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4和5未來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就不在這邊說了。可以做到6的東西,為何還一定要裝載飛彈。
6代表要有精準定位系統,這是一架空優體系無人機,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concept,或者說unattend sensor air defence system。
當感測器出去之後,不管是光電感測,主被動雷達,還是其他種種,都可以成為防禦體系的一部分。空優也好,陸戰也可,但是這種無人機不會便宜到那哪裡去。
基本上看你如何定義這架無人機,如果今天要強調的是空優感測器,可以發現敵機,那麼為何要有超音速?
分散式的無人機感測網路,反而應該是低速無人機長時間滯留。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天衣神水 wrote:
美軍用的DJI絕對不會是原汁原味的DJI,而是被全安性recheck、root掉的DJI,留下基本的飛控,再把自己需要的東西植入,使用自己應用app的DJI,換句話講就是被駭掉的DJI,這種能力如果中科院沒有的話,那就是失格,一個國家級的機構應該有這種能力,侵權?那又怎樣?
從原理上來看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就像你把蘋果手機所有的app都拿掉然後只用ios然後裝安卓的app,雖然很多app是兩平台共用的但須要一個後台的編譯器才能轉換,這需要兩個平台都提供一定練接管道不然別說運行連安裝都不可能。
除非大疆提供原代碼不然就是美帝把整個系統的軟體全部都破譯之後自己改寫,雖然不算很難的事但很費工。但網上有一則傳聞就是大疆的原始核心是老美之前一個研究機構做的(也就是最早的大疆也是始於開源系統,屬於linex做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如果是這樣費的工可以少一些,但也著實的麻煩。
另外您說的那六點其實不算很難的事,要研發軍用級無人機初始條件就是航空工業體系,因為前文說了軍用級無人機(或是說中大型無人機)他必須具備正統飛行器的飛行能力接著才能搞智能的飛控系統,漢翔這方面沒有問題,在配上整天要錢的烏龍院是可以做的(可以做跟多久做出來或是能不能做出來是兩回事)。
比較麻煩的是接近音速,因為這對氣動外型與材質、發動機等都會造成成本的大增,那要做到一千架屁股就很癢了。但高亞音速還是可以嘗試的而且可以兼顧廉價,使用古時候v-1的脈衝發動機可以把兩噸重的磚頭推到六百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外型優化一下推700公斤等級的類tb-2可以飛的接近亞音速,而且成本極低又不耗材料。只是滯空時間會少不少。
waffe
結果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文章其實引述的非常清楚,連無人機的規格都寫出來是300公斤級。
成本在30萬美金左右。大致需求數千架,網格作戰。而且該戰術想定是針對中國艦隊。
次音速,算了一下約略是雄風的重量,美國好像沒有這麼小又多功能的無人機,該研究人員引用女武神,但是又小了十分之一,定義為六百磅無人機。
網格內通訊使用5G系統,因為電磁波消耗快速,反而不會受到干擾。
飛行速度800公里,巡航六個小時。面對艦隊是1500艘船,近距離觀察分辨目標。
嘛,我本來也想寫台灣防衛的空戰與近海防衛篇,補足陸戰部分,但是似乎這邊的網友很牴觸,我就停下了。
既然這兩位蘭德寫出來了,我也就提一些。我認為這兩位的想定是正確的,必須要辨識船隻,才能用正確的武器。
台灣面對船隻群,最大的問題是商船軍艦漁船要分列打擊。
反艦飛彈目標是軍艦,不能拿來打大量商船,上次Quicksink給了我國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各位有去看Quick sink文章,就知道它是針對貨輪。
要近距離辨識與分析才能避開雷達死角,衛星也可以,但是數量不足。
改天再看看是否討論海戰防衛,但是這兩位分析師其實已經很好的開啟了一個新的戰略思維。
A Low-Tech, Unkillable ‘Mesh’ Of Targeting Drones Could Help Destroy A Chinese Fleet Invading Taiwan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個人積分:884分
文章編號:84926852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