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國軍軍演或打靶都不搭配瞄準鏡


toa621 wrote:
上電視做樣子都會拿出...(恕刪)


改善方法就是部隊添購一台3D列印機,一台6軸CNC

沒料自己做阿
那奇怪了,我們去年下基地T-91&Minimi裝TS-84夜視鏡,Mk-19&M-2QCB裝AN/TVS-5包括歸零,夜射都是這樣打呢?

BIG B.B wrote:
真的打戰的時候請你們...(恕刪)

說的太好啦
BIG B.B wrote:
真的打戰的時候請你們用瞻孔打400公尺外的敵人


這個倒不是問題!只是命中率的問題。400公尺外,敵方也是亂打居多。

300公尺的直立人型靶就只剩一個小點。剛好塞進覘孔。那時我們一般陸軍的命中率有多少?平均三到四發。這還是在靶場慢慢打,慢慢瞄有沙包依託的狀況。真的拉到野外依託不良。可能一大堆連一發都打不中。

有一次旅長發神經,下令叫大家把沙包拿掉,還不能彈夾抵地。那次的300公尺成績很慘。半數以上都只有一發。一大堆打脫靶。

400公尺第一發可能還可以,因為敵方可能沒發現我軍。可以慢慢瞄,敵方也可能是直立的。之後都臥倒找掩護了。

如果敵方是有臥倒掩護,加上臥射,基本上要命中敵方是難上加難。已經到射擊專精班的程度。或是狙擊手程度,

一般陸軍幾乎不可能訓練這個項目。這時候400公尺開槍射擊大多數是打爽的。看能不能黑到而已。

個人覺得問題根本不在有沒有瞄準鏡,而是國軍高層的訓練概念。

現在的一般陸軍軍隊一年內打幾次靶?有一次打六發就偷笑了。

我們當年同學當兩年兵,出新訓中心後到退伍。半數以上沒打過靶沒摸過步槍。現在當一年兵更不用說了。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
還用過星光夜視鏡打靶打夜射300 (全隊滿百)

都是65K2的標配

1995-1997

鐵血政戰連


政戰連當然要來點不一樣的!
總結來說反正臺灣沒有戰爭可以打,我也不在乎有沒有瞄具,反正只是浪費人民納稅錢而已,就算真打過來你也是用不到瞄具,因為人家是丟飛彈過來
我以前當兵時,我們連裡沒看過這種東西!

就是兵要練到175打6中5(卧射)...不然就放假留下來練...

士官要多一樣,就是要打300公尺的靶,打6要中3還是4的樣子(跪射,記得有點難)

但為了放假早走,就是一直打(反正要消耗子彈庫存)

練到測驗通過....

後來,當兵的最後10個月,沒再打過靶了,步槍除了上哨用的那把公槍

自己分到的槍也都上薄黃油封存起來了(軍械士說這樣裝檢比較好過)

我自己也樂的省事,不用槍隻保養!

反就就是應付檢查,就算有這個裝備,保管人也不會發下來讓大家用,

壞了他就慘了!不發大家都沒事!

zzxxcc174 wrote:
我是1845T.在基...(恕刪)


我比你早30梯以上,我們那個大隊...這東西只能帶出去...

要用除非你夠老,比軍械士還老,不然回來絶對被軍械士電到

貼在牆上,!@#$%...他常說:這是用來給查哨的上級長官檢查的,不是要讓你拿來用的^^

還好我又老他11梯,有開過幾次來玩一下!

可能每隊的風氣不太一樣!
BSA wrote:
如果閣下不知道攔截需要計算哪些東西, 也不會計算武器彈藥攜行量與運動速度, 運動距離的關係. 那歡迎您看看別人的特種部隊成員是怎麼看待這事.
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military/xinhuanet/20130607/23364621974.html
解放軍特種兵當飛行員
“光是《空氣動力學》就有100多個公式、300多個重要數據需要掌握,這對從未接觸過航理的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李旺東說,“第一次考試,航理成績只是個中等靠后。” 倔強的他給自己立下3條規矩:不讓問題過夜,不讓學習一知半解,不讓自己掉隊。為此,除正常上課外,李旺東把所有時間都用來鑽研航理知識,半年下來,他以全優的成績通過了飛行前綜合考核,體重也掉了5斤。

所謂特戰部隊不外乎兩件事

所以呢?你自己的微積分公式呢?老共的特種兵飛行員的體型是圓是扁干你自己的微積分公式有干係嗎?台灣特戰部隊的訓練這樣就操死人?沒有體能如何遂行敵後作戰?連槍都背不動了,怎麼進行基本的長程奔襲與叢林作戰?

台灣特戰部隊的成就去金門溪邊的海龍忠烈祠、大寮的天兵忠靈祠跟國軍忠烈祠不就知道了!

什麼是專業能力,救災時不會扛著器材跟著民間的救難單位,不就知道什麼叫作山地技能,什麼叫作攀高山越海洋了,否則還真以為能靠你踢正步來保衛這塊土地?受訓的都白痴,出張嘴的都最聰明

原來老共2005年就全面配發光學瞄具了?

那2010年時與泰國聯合演習的這位老共海陸一定是位該死的砲灰


BSA wrote:
室內戰鬥射擊配小口徑瞄準鏡 ? 射擊距離, 亮度, 視野, 反應速度 ... 都值得商榷.

原來還有瞄具分大小口徑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a750828 wrote:
所以呢?你自己的微積分公式呢?老共的特種兵飛行員的體型是圓是扁干你自己的微積分公式有干係嗎?台灣特戰部隊的訓練這樣就操死人?沒有體能如何遂行敵後作戰?連槍都背不動了,怎麼進行基本的長程奔襲與叢林作戰?

台灣特戰部隊的成就去金門溪邊的海龍忠烈祠、大寮的天兵忠靈祠跟國軍忠烈祠不就知道了!

什麼是專業能力,救災時不會扛著器材跟著民間的救難單位,不就知道什麼叫作山地技能,什麼叫作攀高山越海洋了,否則還真以為能靠你踢正步來保衛這塊土地?受訓的都白痴,出張嘴的都最聰明

原來老共2005年就全面配發光學瞄具了?

那2010年時與泰國聯合演習的這位老共海陸一定是位該死的砲灰

原來還有瞄具分大小口徑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瞄具的確值得好好研究





反過來看, 當別國特戰部隊都把其專業素養提高到國軍特戰部隊無法理解/無法想像的時候 (e.g. 老共的特種兵有飛行員, 有醫護人員, 老美的特戰隊員有軍醫, 軍機駕駛, 外語翻譯, 電腦通訊專家 v.s. 國軍特戰部隊只能頭上插著草, 滿山遍野跑). 戰爭的勝敗其實早已註定 (e.g. 只能下基地打演訓, 扛著專業器材去救災). 這正是孫子兵法所謂的 [勝兵先勝].....這也就是 <台灣特戰部隊的成就去金門溪邊的海龍忠烈祠、大寮的天兵忠靈祠跟國軍忠烈祠不就知道了!> 的根本原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