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逸聞是真的,
那或許能解釋為何烏克蘭賣瓦良格異常的爽快,
完全不理會某超強的威脅利誘,
對破壞船體的工程也敷衍了事.
起首到尼古拉耶夫船廠來的是一家挪威的造船公司,它向尼古拉耶夫船廠下了建造6艘大型商船的訂單,這些商船很大,乃至於只能在尼古拉耶夫船廠的零號船台建造。同時訂單很急,要求頓時就要開建,並且訂單下的定金也很豐富。為此,就要空出船台來造商船。船台如何空出來?造了30%的「烏裡揚諾夫斯克」號還放在船台上,總不能直接把它推到海裡去吧?
就在船廠不知道該如何辦的時辰,另外一家美國廢舊鋼鐵收受領受公司找上門來,由副總裁親身帶隊,說要收購廢舊鋼鐵,並且開價一噸450美元,這個價大大高於那時國際廢鋼鐵的收購代價。還有比此日上掉落餡餅更好的事嗎?一邊等著要零號船台,一邊急著要廢鋼鐵,並且開高價,一邊佣金豐富,一邊收購代價很高,乃至連定金都給了。尼古拉耶夫船廠上上下下,已沒有別的任何選擇了,畢竟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因而,他們做出了唯一可能做出的選擇,把這艘落成30%的蘇聯水兵第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完全解體。
就在解體工作基本結束,但還沒有完全完成的時辰,西方的兩家公司都變卦了,挪威船廠何處通知尼古拉耶夫船廠,因為市場環境影響,本來的訂單打消,背約金照賠。美國收購舊鋼鐵的公司派來了一個新的代表,說不體味國際市場廢鋼鐵的行情,開的代價太高,繼續賣也可以,代價150美元一噸,不是450美元。
尼古拉耶夫船廠沒有別的選擇,航母已解體,150美元一噸也得賣。就如此,兩個皮包公司,兩個子虛烏有的合同,在支出了幾可以忽視的背約金的環境下,就把蘇聯水兵的一代佳構「烏裡揚諾夫斯克」號完全「做掉」了。乃至可以說,這就相當於把蘇聯水兵幾十年景長的積儲,蘇聯航空母艦產業在尼古拉耶夫船廠幾十年的巨大投入,乃至全部航空母艦產業都給連根拔起了。
cche1079 wrote:
中共航天專家在2012年的時候公開訪談宣稱,希望在2015年的時候中國的發動機能追上1980年代時期的西方發動機技術水準......但直到現在中國砸大錢開發的"不太行"(PLA對自家國產發動機的代稱)依舊難當重任, 看看中共向俄國下的發動機訂單數量一路排到2016年 俄國都還做不完.
另外發動機/國防科技這玩意兒就是燒錢,誰敢砸錢就能玩(特別是島國的訂單小,又限制於中國打壓而無法外銷, 哪家廠商願意投資?), 看看台灣的國防預算連人家零頭不到 (人家韓國國防預算可是台灣的三倍有餘,還引入俄國軍事技術,但韓國至今也沒有打算自製發動機, 解放軍連國會預算審核都不用,PLA要多少錢給多少錢 預算無上限就不提了) 最後每次台灣立法院大砍國防預算改挪用於老農年金時,一堆網上吵著要自製軍武的鍵盤大師都到哪裡去了?(恕刪)
寫得很有趣,
五分奉上。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