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擁有STVL戰機,老共就再也無法滅了中華民國的空軍!

我個人認為F35B還是會部署在軍用機場,主要的功能是機場跑道被破壞時,維持修護跑道時間的制空權。因此不會是主力戰機,數量也不會太多。
當然最主要的功能是增加中國攻台的風險,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Modingnuo wrote:
戰機起飛只要2分鐘而...(恕刪)

dong1968 wrote:
我個人認為F35B...(恕刪)


搭配少量STOVL戰機倒是個不錯的思路,在嚴控資金浪費的基礎上維持了一定的戰術靈活性,致使對手在應對時需要考慮更多的變數,牽制作用可以發揮出來。

可是採購多大的量也是很難處理的問題,太多了佔用資金,太少了效用不高。而且這樣的採購方案也很難得到合適的價格,容易被擡高後續的零部件單價。外購軍備,尤其是關鍵性軍備,被狠宰一刀的可能性太大了。

而自產的話也只能選擇F-35A和F-35B這種模式,通用部件較多可減輕後勤負擔。但是如果沒有美軍的技術支持(估計20年之内都不會得到關鍵技術支持),研發的資金投入也是天價了,而且還很難搞定。

說到最後又是錢的問題了,經濟無法保證的話,做什麽都要精打細算。太多地方等著用錢,即使防衛壓力再大,只要沒有開戰的具體時間點,就沒人願意從其他地方擠出錢來增加軍備預算,全世界都一樣。只有在總體經濟有較高的增長時,才能順勢的獲得更多的軍備資金。
我認為台灣還是會先自製一定數量的隱形戰機,主要的功能是符合817公報,讓F35B獲得不至於引起太多爭議。
不過未來無人機會取代大部分的空軍功能,是否該維持目前300多架一線戰機的規模,需要更謹慎的評估。
Modingnuo wrote:
搭配少量STOVL戰...(恕刪)
dong1968 wrote:
我認為台灣還是會先...(恕刪)


無人機短時間內,無法取代有人戰機的
最近被打下的伊朗無人機,面對戰機根本毫無抵抗能力
也就是沒有制空權,無人機只是一架靶機

美國賣給台灣的武器早就超過817公報內容了
817
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
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

說啥F-35太貴養不起的,有真正比較過嗎?
一中隊F-35(20架 )戰力遠比一個聯隊F-16V(60架)強太多

一架F-35強過三架F-16:壓制敵防空系統的王牌
https://www.dtmdatabase.com/News.aspx?id=209

加上F-35B戰機可以透過網路,中繼引導標準飛彈或是陸基的飛彈

台灣有F-35B的話補給方式一定會改變的
畢竟駐有F-35B基地一定是優先攻擊目標
當兩岸危機升高後,F-35B就可以疏散到各隱蔽地區去

垂直起飛的只要是水泥地就可以,全世界機場也都是以水泥地為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3aTNgYpBms
美海軍陸戰隊的F-35B閃電II
陸戰隊戰鬥機攻擊中隊(VMFA)在日本岩國飛行場進行垂直降落
怎麼看都是普通跑道,難道台灣要特殊水泥嗎?

大量依賴傳統基地的戰機,油庫跟彈藥庫是很好攻擊目標
抗炸機堡也是會被摧毀的
113kg(250磅)小直徑炸彈,炸彈滑翔88公里後擊中目標


爆炸威力足以摧毀導彈陣地、橋樑、以及其它一向只有907kg級炸彈才能應付的目標

台灣是傳統防衛作戰,要能撐過前幾波導彈攻勢,基本上就守的住
F-35B(0m~50m)內就可以起飛,就算跑道被炸爛,也是能夠起飛的

傳統戰機起飛只要3+2分鐘,F-35B一出機堡就可以飛了
中國戰機開2倍超音速(3分鐘)已經飛了100km,到台灣機場上空開始投彈了
國軍傳統戰機還在跑道上

F-35B整體戰力又強.又不容易摧毀,對敵方威脅又大
反之須要一定跑道長度的(F-16V)傳統戰機,是不大可能撐的過導彈攻勢的

對中華民國空軍的作戰需求來看,如果可以取得STVL戰機,就會優先考慮,市場上的STVL只有F-35B,可是美國不賣! 結果就是看看可不可以自己造,可是要自己造的最大問題是不是結構設計與舉昇扇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取得一顆軍用推力到24000磅以上的高旁通比引擎,然後才是設計特殊的齒輪箱即旁通退力控制機構等等問題! 參考F-35B的設計可以讓漢翔至少少花5-8年的時間去研發自己的STVL戰機。

對於不認同STVL而認為只需要一般戰機的網友應該是對STVL的認知不夠而以F-35B對比F-35A的性能差距所得到的CP質比較,事實上對空軍而言,取得戰機不是只有CP值而已,這也是過去30年軍方(國防部)一值要花非常大的力氣去解釋說明給所有國防立委軍方為什麼需要某些武器所面臨的同樣問題,擁有STVL戰機可以完全規避中共在開戰後想完全消滅台灣空軍的一切作為! 台灣可以將80%STVL戰機完全藏匿起來保存戰力,不再接戰,因此老共無法找到這些戰機也就無法消滅這一批戰機,直到共軍的登陸做戰開始,就算老共把所有一般機場全炸到無法使用,STVL戰機還是可以起飛攻擊,這批STVL戰機可以與保存起來的沱江艦和保存起來的陸基雄三飛彈,一起發動攻擊殲滅60%-80%的登陸艦隊,就可以守住台灣,如果你無法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我們寫再多都沒有用!

各位所提的高溫對一般地面的柏油或是其他鋪面的破壞問題實際上是很容以解決的問題,最簡單的做法是在柏油路面上在鋪上一般鋼板,高溫熱量可以迅速傳遞到整個地面,更進一步的做法是在鋼板背面再焊上散熱鋼管用水幫浦汞水散熱,這種等級的改裝對一般鐵工廠與空軍的保養廠來說是很容易製作的東西! 只要取得鋼板與鋼管就可以自己製作!

lordkon wrote:
無人機短時間內,無法取代有人戰機的

在空戰方面,無人機連有人戰機的邊都還摸不到,可預見的發展中都無法取代有人戰機。

lordkon wrote:
說啥F-35太貴養不起的,有真正比較過嗎?
一中隊F-35(20架 )戰力遠比一個聯隊F-16V(60架)強太多

拿F-35和F-16V來比較是不對的,巨大的代差是不可能靠數量補起來的。CP值是F-35A和F-35B之間的對比,同代戰機比較才有意義。

lordkon wrote:
台灣有F-35B的話補給方式一定會改變的
畢竟駐有F-35B基地一定是優先攻擊目標
當兩岸危機升高後,F-35B就可以疏散到各隱蔽地區去

這個真的不是這麽簡單,不是一句“會改變”就能拿出完善的方案的。所謂“各隱蔽地區”如果沒有配套的武器、油料、配件,戰爭開始后再轉運是來不及的。如果戰前準備好了,那仍然會是被重點打擊對象。

備用場地可容納的戰機太多,那被重點打擊的可能性就升高。要完全分散開,那每個備用場地需要配備的人員和設備都要大大增加,承平時期的資金浪費嚴重。太分散同時也無法有效保密,最終能存活下來的比率也很成問題,不是那麽容易藏匿起來的。

如果國軍最終發展出了一套完善的移動分散補給方案(這是最困難的),那還不如把隨處可見的300米高速路段用起來,多放飛幾架F-35A。

lordkon wrote:
垂直起飛的只要是水泥地就可以,全世界機場也都是以水泥地為主

這一點沒有詳細數據,只能認爲是普通水泥地就可以。但是高速路也是以柏油路面爲主,肯定無法抗住尾焰的。

lordkon wrote:
大量依賴傳統基地的戰機,油庫跟彈藥庫是很好攻擊目標

備用起降點油庫跟彈藥庫也是很好的攻擊目標。甚至由於保密的困難,精確坐標的洩露可能性還更高。

lordkon wrote:
台灣是傳統防衛作戰,要能撐過前幾波導彈攻勢,基本上就守的住

前提是戰機要保證再次出動率,如果地面補給跟不上,戰機出動率無法保證,空中持續作戰的戰機數量不足,那就達不到戰朮目的。

lordkon wrote:
中國戰機開2倍超音速(3分鐘)已經飛了100km,到台灣機場上空開始投彈了

老共沒有什麽戰機可以帶著對地炸彈飛2倍音速的,重載情況下最多0.8倍音速。即使是純空戰配備,沒有危險時也不會隨便開加力浪費燃油。3分鈡也就飛不到50km,連這點提前預警時間都沒有那也不用打了,再多STOVL戰機都沒用。

lordkon wrote:
F-35B整體戰力又強.又不容易摧毀,對敵方威脅又大
反之須要一定跑道長度的(F-16V)傳統戰機,是不大可能撐的過導彈攻勢的

還是以F-35A和F-35B來比較吧,常規起降的先進戰機,不是傳統老款戰機。




很多人覺得STOVL戰機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其實忽視了兩個重要問題。
一是對戰機而言,戰時的補給/整備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難的,機場的重要性也包括這些功用。打仗就是打後勤。無法保證再次出動效率的戰機,和被摧毀了也沒什麽區別。
二是老共的戰爭想定肯定不是什麽開戰后就摧毀所有國軍戰機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而是通過地/空不斷的聯合打擊,把國軍的戰機出動率壓縮到一定程度,使國軍整體無法對地面部隊造成持續的威脅。

Charlie2020 wrote:
這批STVL戰機可以與保存起來的沱江艦和保存起來的陸基雄三飛彈,一起發動攻擊殲滅60%-80%的登陸艦隊,就可以守住台灣

這個戰場設定根本不切實際,隨便都能找出很多漏洞。
現代登陸作戰又不是把所有部隊一次全運過來,尤其是在知道國軍仍有隱藏戰力的情況下。戰爭是有持續時間的。
戰術討論說起來會很冗長複雜,這裡只簡化了說。

如果國軍戰機大量隱匿起來,那在登陸灘空域安全的情況下,只需要以萬/千人的波次實行多點試探性登陸。空中力量一面倒的情況下,守備部隊是不可能守住的。前期部隊登陸后建立前進灘頭和機動防空/裝甲攻防力量,同時掩護後續登陸部隊。
如果F-35B是在等到批次登陸部隊有一定規模后再出擊,要面對的不僅是一直在空中巡弋的大量戰機,還有各種地對空、艦對空飛彈的威脅。難度反而更大。

如果國軍戰機是在登陸前期就派出少量戰機(配合地面飛彈)進行攻擊,就會打成拼交換比的添油戰術,對登陸部隊也無法造成重要毀傷(前期並沒有大量部隊登陸)。也產生不了效果。

而在登陸後期,進攻部隊很可能已經突穿了50公里以上,並建立了穩固的基地,甚至前進機場可能都被搶下來了。這時候再出動戰機已經沒什麽意義了。

這裡只是極度簡化的討論,具體戰術執行肯定會複雜的多。但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出你的戰場設定是很有問題的。




最後又要回到補給的問題上來,如果分散的F-35B的補給/保密問題能得到完美解決,那其實用F-35A也可以達到隱匿出擊以保存戰力的效果。300米的高速路到處都是,只考慮起降的話4線道就可以,足夠幾百架戰機使用了。老共不被逼急了也不會去摧毀道路這種民用設施(包括發電廠也一樣)。沒有必要非要藏到遠離道路的地方去。
如果只是一直想決戰台灣,這場仗是必敗無疑。
重層嚇阻就是中國有侵犯意圖,就要準備對應方式。還等對方飛彈鋪天蓋地而來,然後再想辦法在轟炸後求生存?這樣的作戰計畫不就是坐以待斃嗎?
Modingnuo wrote:
這個戰場設定根本不切...(恕刪)
lordkon wrote:
美海軍陸戰隊的F-35B閃電II
陸戰隊戰鬥機攻擊中隊(VMFA)在日本岩國飛行場進行垂直降落
怎麼看都是普通跑道,難道台灣要特殊水泥嗎?...(恕刪)


蓋跑道用的水泥跟一般家用蓋房子的水泥是不同的
蓋跑道工法及厚度也是不同於外面道路

印像中 F-35B 垂降時的高溫問題
所以要求又更高於機場跑道

= = = =
所以F-35B 的垂降
最多還是機場跑道任意位置
其它地方(學校操場、或巿區空地)看來也是無法任意降落的

rsteapwos wrote:
蓋跑道用的水泥跟一...(恕刪)


說真的也不用擔心太多
真的美國願意賣F-35B.到交機少說等5~10年

所謂這些野外型降落地點,與機動補給車隊與維護人員
就會生的出來
改裝與建立這些需求,不會比生產一架F-35B還久的


建軍本是長久之計劃,你會因為買到戰機卻不去做規劃嗎?

美國寧願封存上千架F-16/F-15戰機,也要買F-35不是沒有原因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