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xldm wrote:
实话跟你讲类似essm...(恕刪)


美國(EMMS)海麻雀點防禦防空飛彈系統

改良型海麻雀飛彈



RIM-7H/M:直徑20.3cm 長3.64m 全重231kg 戰鬥部重40.5kg
單節火箭推進 最大飛行速率2.645馬赫 最大射程19km 最小射程1.37km
半主動雷達導引


新一代ESSM改進型海麻雀防空飛彈


RIM-162 ESSM
直徑25.4cm 長3.8m 翼展64cm 全重280kg 戰鬥部重39kg
雙節火箭推進 最大飛行速率4馬赫 高機動有效射程18km 最大射程30~50km
中途慣性/指令修正+終端半主動雷達導引

ESSM最大射程增加至30~50km,最大高機動射程18km,飛行速度2.5~3馬赫.最高可達4馬赫
能做出加速度35~50G的劇烈運動,並號稱能應付以4G閃避動作前進的超音速反艦飛彈
而加大的射程亦使其擁有更多波次的攔截機會。

ESSM的最大射程已經超越傳統「點防禦防空飛彈」的範疇,加上其體積小、備彈密度高
使得中/小型艦艇的防空火力能輕易升級;

不過ESSM的造價也不便宜 ,雖然帳面及現射程可達到50km左右,
因為ESSM使用優化的彈道以及射控機制,在特定條件之下才能發揮50km級的極限射程(而且此時彈道末端早已沒有動力)

實際上ESSM發動機的實際燃燒行程只有前18km左右
以ESSM的射程,要當作保護艦隊中其他船艦的「區域防空飛彈」,仍稍嫌不足。
而ESSM體積與重量較低,加上有向量推力系統來協助轉向
因此發射後能更快地轉向目標飛行,更適合攔截迫近的超音速掠海反艦飛彈。

以上來自MDC資料
................................................
主因它是價格便宜的飛彈,成本低性能不差
艦艇防空是EMMS+方陣快砲,後有公羊飛彈後就取代方陣
dfxldm wrote:
实话跟你讲类似essm...(恕刪)
轉貼一下維基的資料:目前普遍認為主動尋標雷達的技術是由美國提供早先競標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計畫失敗的摩托羅拉公司方案,並協助轉移相關技術和零組件。也因為沒有任何官方資料說明這一段研發歷史,因此早期有不少資料或文章由開發時間點推測天劍二型是半主動雷達導引。

在研發過程當中,美國的AIM-7麻雀飛彈也成為經國號戰機掛載的飛彈需求之一,所以天劍二型的氣動力外型設計上也以麻雀飛彈為基準,這也是早期國外媒體或者是出版品多半認為天劍二型飛彈是半主動雷達導引。雖然到了研發後期,麻雀飛彈已經不再是必備的系統,整個外型規劃並未因此變動。

而essm在氣動力構型方面,一開始休斯版改良型海麻雀的彈翼結構類似標準飛彈,包括位於彈體 中段的十字形安定面以及位於彈尾的十字形控制面。也就如同現在這個外型。雖然後來休斯得標了,但緊接著休斯也被雷松購併了,就直接沿用。

所以,一個參考麻雀,一個參考標準飛彈,其實也沒有複雜到哪裡
Charlie2020 wrote:
你少见多怪,没看过S...(恕刪)
标二标三是远程弹,其是几段式不断增程的类似航天火箭的打发,和中近程弹要求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是两个层次。
lordkon wrote:
美国(EMMS)海麻...(恕刪)
。。。essm在设计时除了弹头部分外几乎所有部分都根据射程性能和垂发等因素进行了重新设计,它便宜是产量的问题而不是性能问题。
BUCK wrote:
转贴一下维基的资料:...(恕刪)
不能这么说,essm并不是标准系列的尺寸而且其弹翼向较标准系列依然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和修型。大陆这边dk-10也是这种布局,这不是什么抄不抄的问题而是气动吹过后的同解。
你说的对 wrote:
你一直纠结在气动外型...(恕刪)
红旗16可不是抄标准,它对应是苏联的防空弹。与essm对应的已知的已经淘汰出局的便是pl12的路基版,气动与essm近似,这也不是抄不抄的事而是风洞得出的。

dfxldm wrote:
标二标三是远程弹,其是几段式不断增程的类似航天火箭的打发,和中近程弹要求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是两个层次。...(恕刪)


你這叫見風轉舵! 掩飾自己的錯誤,又把重點說成遠程彈,ASTER15/30也有中程但也算是遠程彈,也是這麼作的,徹底打臉! 多節飛彈的好處就是,最後一節的性能可以因為拋棄餘重,而反應靈敏,前面的推力段也可以減少裝藥量,缺點是兩節的結合,多了機構部分的成本,還有二次點火增加少許的失敗率! 你從來未能就飛彈本身設計與技術面優缺點分析利弊,只有外行人的見地,在這裡擾亂視聽!
Charlie2020 wrote:
你这叫见风转舵! 掩...(恕刪)
我前面说了除了紫苑,你自己没看文?紫苑15敢带推进端靠的是它在中近程弹里很优秀的机动过载。而远程弹你自己看看紫苑的本体,和标准系列以及中俄无风/hq16布局比较接近。你总不能说欧洲也是抄吧。本身远程弹现在主流就两种弹翼风格,一种是标准/hq16,一种是s300/红酒/爱国者一二。
Charlie2020 wrote:
你这叫见风转舵! 掩...(恕刪)
近程弹本身我就说了你自己不看。近程你跟我说除了紫苑15敢依仗自己高g机动能力外有几个带推进端的?推进端对于中远程弹来说是不错选择,但中近程这种只有一次到两次左右拦截机会的防空导弹而言,稳定性和反应速度更佳的整体弹是比较好的选择。而海剑二我本来不也讲了35-40左右射程基本够拉菲特用了,也算是台湾努力恢复拉菲特战斗力的表现。你呢,张口就是海剑二比essm二代还牛。我反对你就反对在这,我的观点是和essm性能接近但还不及,要和同样主动头加在50km极限射程上加助推使其真正具备一定的区域防空的essm二代比还差的多。

你說的對 wrote:
基本上我對貴岸的數...(恕刪)


數據可以打八折 實戰性能可能要打上對折..

AIM-9X都已經在戰場上驗證了 (很遺憾 還真有打不中的例子)
中國的PL系列連一枚都沒在戰場上發射過
連俄羅斯的AA-10都還不如 真不知道中國怎敢拿這種東西上戰場跟美國叫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