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具「機動、奇襲」效果 : 微型飛彈突擊艇 ,列明年度預算.

三腳阿喵 wrote:
當初光六剛出來時,...(恕刪)

當然設置飛彈艇會比陸地機動發射車貴,但人員不會增加。不過現在設飛彈艇是值得且需要的!
再重覆一次淺見,請平靜的想一想:
1) 紓解陸地各種飛彈,雷達,多基雷達,通信中繼車等等的戰時預備陣地需求壓力。已經要爆棚了,而飛彈與需要機動的裝備只會越來越多,必須解決!
2) 守備與攻擊的多樣化,多方位化;包抄的便捷性, 戰時油彈補給的多路徑化; 就位後的整備時間較短。
3)在大型艦尚無財力與技術大量生產的最近幾年內,先花低成本 做為沱江及各戰艦的小型,靈活載彈卡車,迅速提升火力。
這些都是我想得到的利益。幹到海軍司令與參謀總長的海軍高官會迅速通過此案,必有其考量!
在中科發出的規格中, 小艇45噸, 耐行性在五級風內正常作業, 船體結構耐七級風.
吃水深2m.

你可以查中央氣象局資料, 作業時間有哪些. 五級風才能正常作業比海釣船還慘! 海巡也快笑死這個老哥!
而吃水2m, 你可以查有哪些漁港可以, 不要原本估計有多少漁港, 最後寥寥無幾.

西岸很多漁港連遊艇都進不去, 不知道高層有沒有想過跨部會的事物該找誰負責!


而吊車作業有條件限制. 小艇上沒有吊車, 該如何自行上架?!

你該不會誤以為磐石 武夷 可以在海上做雄風飛彈上架吊掛作業!
macross_sato wrote:
在中科發出的規格中...(恕刪)

這類船估計是想用離岸風電陣列中活動...那麼粗的柱子剛好擋住船身...
但就如舖路爪一樣...對岸也可能在福建外海搞離岸風電...如果離岸50公里的話...
我們先搞了就不算破壞現狀.要拆大家一起拆...到時台灣就虧大了...
中國是自己蓋,左手給錢右手拿錢,我們是外資...

三腳阿喵 wrote:
當初光六剛出來時,...(恕刪)

用三輪車比喻飛彈突擊艇,真是傑作,把定位形容得活靈活現!
飛彈艇建制成本當然高於岸置機動發射車組! 不過顯然其 (沱江亦然) 建置與操作成本遠低於同等火力值的一,二,三級戰艦! 又具有 "大幅增加敵人火力投射需覆蓋區" 等上述功能,且迫於 "預備陣地不夠用" , "敵海軍火力急速劇增,我艦籌建不及" 的現實,迅速此部隊自然是佳構,且是急迫性的。
國防建軍固然要勤儉建軍,一塊錢要當三五塊錢運用; 但情況顯示該多花時,還是得多花。如果純以性/價比作唯一考量準繩,則
1) 海軍艦隊,軍港應該全廢掉-----只要用機動發射車組就可取代主要功能。
2) 空軍飛機,軍機場應全廢掉-----理由同上。

這樣ok嗎?
giga giga wrote:
如果純以性/價比作唯一考量準繩,則
1) 海軍艦隊,軍港應該全廢掉-----只要用機動發射車組就可取代主要功能。
2) 空軍飛機,軍機場應全廢掉-----理由同上。
這樣ok嗎?...(恕刪)

我說:微型飛彈艇功能重複,且效益差.

被你誇大為:海軍,空軍應該全廢掉.

你這是在偷換概念,而且看似說了一大堆,實則內容空洞.
三腳阿喵 wrote:
我說:微型飛彈艇功...(恕刪)

就邏輯而言,有何不對? 確實是把觀念原型放大尺寸,但邏輯論證完全相同啊!

這只是 "原觀念放大" 並代入在"成立同樣邏輯關係" 的另一個較大模型中,並沒有扭曲或轉換觀念的問題。

同道人 (同是愛護台灣),理性討論而已,冷靜! 冷靜!
macross_sato wrote:
在中科發出的規格中...(恕刪)

"不要以為磐石,武夷艦能作海上飛彈吊掛"

我不是海軍出身,不瞭解軍艦海上作業實務。不過如果真如你所說 "這兩艦在風浪許可時,不能實施海上飛彈吊掛",我建議你儘快向監察院檢舉 "海軍與參謀本部,國防部的相關高司,主官嚴重瀆職"。這是好國民 (如果你是的話) 的職責! 不然向國防委員會的立法委員檢舉,他們一定很樂意有聚焦各媒體的機會,必然嚴查猛打。

高價的油彈補給艦不能海上吊掛補給飛彈? 那浪費那些錢幹嗎? 只造一般補給艦不是省錢多了?

如果我確實孤陋寡聞,還請高人有以教我。
macross_sato wrote:
在中科發出的規格中...(恕刪)

你是否知道 "台灣兩三百個魚港有少數幾個是僅供舢舨,膠筏使用"? 拿 "少數" 來影射 "絕大多數都類似",這種偷天換日手法正是三腳阿貓大指斥的 "置換關念" 之一種。
再告訴你: 海巡現在已定位為台灣的第二海軍。現在海軍造什麼船,海巡就同步 (數量也互近) 造什麼船。而管理管制各魚港是海巡的本業之一。你是說你比管該港的海巡還瞭解 "這個魚港能否進出50噸左右 (與飛彈艇同胞兄弟) 的海巡艇" 嗎?
所以你先去了解 所謂油彈補給高線作業. 在小艇, 與光六是否可以再討論.
或去了解各級艦 雄風打完後去哪整補再討論.

動不動就說去告監察院, 這不是軍事區該討論方法. 可以請您去新聞區.

樓上網友提及可能要進風車陣可能是原因.
但是海鷗曾一次卡了三艘在澎湖. 當時可是花了不少力氣救援.

海軍過往成軍, 從海鷗, 到光六. 有他使用後心得, 最後才有光六.
現在為何推翻過往的使用設計經驗? 那一定有不同以往原因發生.

所以我只能說過去光六若沒擱淺就好了.

"沒來過台灣的我" 有以下經驗, 住在台灣的你 :

有著全副裝夜行軍過?
帶部隊通過大校閱場, 最後被罰蹲站不起來.
被總統校閱過?

這是軍武討論區, 不要動不動就 思想檢查.

要知道過去 光六建造 曾被分三個 船廠. 現在是怕舊事又上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