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君子 wrote:
想到一個問題: vibration...(恕刪)
這就是扯到錢的問題
國防部因戰爭要省錢
就停止出錢
出現資金缺口
GE被取消F-35備用引擎(F136引擎計劃)
GE沒經費研究能量就大減
只能砍掉大部分的研究人材
研發速度降到1/10以上
需要認證的技術也就無法執行
時間拖久產品也沒市場
要回收研究資金更困難
所以英國RR公司也退出計畫
GE在現實考量下
就轉向商用發動機的附加應用
............................................
是不是跟台灣IDF的F-125引擎一樣
因戰機減產
發動機產量降低
廠商沒有利潤
缺少長期資金挹注研究
大推力計畫停止
過了25年
現在要教練機
需要130多具發動機
又找回合作廠商
看有沒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在跟蔡政府要點錢
發展織女星計畫
做出來的東西
就算有F404~F404後期水準
性能落後30年
不就沒有市場
..........................................
現在
美國要研發六代機
需要更新一代軍用引擎(更省油.更耐用.更大推力)
又找了P&W與GE來
再給經費研究新的第六代發動機
引擎的改良可能只需要幾年就好(F404/F414/F414-EPE)
但
新引擎研發需要10~20年過百億美金的投資
.........................................
日本也是遇到跟台灣一樣的問題
F-2戰機產量少
缺乏商業利益基礎
就沒研發新引擎
並透過技術轉移採用美國產品
這次日本新戰機想搞新引擎
但自上一代引擎到現在超過30年
也沒足夠的研發能量
訂一個10~20年計劃
透過現有的科技去改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