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號稱900km的LRASM前,請問電磁炮戰艦的威嚇性

TW Energy wrote:
既然你不是靠這吃飯的 那你在嘴什麼?茶館是不是專業的文章,我的工業背景自己會評判,
01的水準要評判茶館、等下輩子投胎換腦子吧。...(恕刪)

覺得你為了找台階下,只好胡亂攀咬.

1.
我從沒批評過茶館的資料區不專業,而且也說過:
>>最初茶館至少表面上是拿"正確/沒扭曲"的事證與人爭論

問題是站長小滬尾很快就出國留學,之後主持站務的是某陣
營的網宣人員,此後就每況愈下了.

甚至小滬尾怕因此遭到牽連,只好把頭銜改成茶水工,再三聲
明留學在外後,再未介入站務,站上糾紛請別扯上他.

2.
小滬尾離開後,接任者其實也沒什麼心思用於補充專業資料.

畢竟荼館此後的任務是挾持網路為己用,而非對外宣導正確
軍事知識.

01的水準不能批評茶館?

你那來說這種話的勇氣,光憑茶館那些骯髒事,連最初建站者
都避之唯恐不及,荼館那有資格不准旁人批評.

你同樣混在01,批評01水準差,是連你自己及同伴們也黑?
三腳阿喵 wrote:
覺得你為了找台階下...(恕刪)

要批評茶館那些人的"文章"請拿出讓人服氣的"專業"。這個世界誰沒有立場?你是神嗎?你又有什麼立場呢?你講的那些事情又和軍事專業有什麼關係??XDD我今天講的是茶館的人還是講茶館的專業度呢 你在回什麼呢。

在這邊說雄三一路三公尺高度,再來嗆我說他混10幾年的人就很專業XDD?

好啦 你們最專業 行了嗎?XDD
TW Energy wrote:
原來貼海飛行的技術是中國的專利XDDDD

既然你知道我在講什麼?又何必繼續誤帶風向?
掠海飛行(沒甚麼貼海飛行)當然沒甚麼難度
難度在海象天天都不一樣
台灣發展的微型艇5,6級海象就不能出港
所以海面狀況不好就要跟對岸宣告暫時不能打仗?

飛彈本身對於海象的對策是個難題
您說的雷達偵測波浪會自行抬高,對不起只有軟體改良並不會
彈體在惡劣海象下持續偵測海面距離調整並測維持高度
這是中國的自適應海象技術,但中科院沒聽說會這套東西
如果不管海象只設定正常海面高度+3公尺就是自殺行為
對應惡劣海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設定在較高的掠海高度
浪有峰谷,當拉高到10公尺問題是解決了
雄三被雷達搜索到的距離當然也大增

另外談一談雄三的破甲能力
雄三的彈頭(戰鬥部)

尖頭穿甲彈

穿甲彈是5倍音速然後把極硬的鎢鋼彈頭集中在小面積上造成壓力
雄三的彈頭大大圓圓,用3倍音速要在大面積上造成壓力
如果雄三能達到鎢鋼尖頭穿甲彈的水準,那大概是外星科技
更何況台灣的測試只能利用現在材料,那就是台鋼產的均質鋼板
中科院完全沒在實際的航母鋼材上驗證過

TW Energy wrote:
要批評茶館那些人的"文章"請拿出讓人服氣的"專業"。這個世界誰沒有立場?你是神嗎?你又有什麼立場呢?你講的那些事情又和軍事專業有什麼關係??XDD我今天講的是茶館的人還是講茶館的專業度呢 你在回什麼呢...(恕刪)

你的回覆,只是讓你自己更難堪.

我說的很清楚,小滬尾出國後,茶館已把軍事專業拋在腦後,只在乎
怎樣達成"挾持網路為其發聲"的任務.


譬如,茶館鼓勵並輔導成員,湧躍投稿全防/尖端.

當時尖端已被茶館以金援收編,路克在其幫助下刊登了2篇文章,但
內容根本是抄書,然而此後的骯髒活都有了路克的身影在.


還曾哄騙未成年者投書尖端網路版(路克就是哄騙者之一),多次貼
文置頂,舉報全防及某些作者通匪叛國.

最後事情鬧大了,反正當事人未成年,茶館只是讓派駐在尖端網路版
的編輯,在尾牙上對尖端老闆道歉,老闆還得客氣的回句沒關係.



若這就是你所謂的荼館專業度?

那麼茶館從很早,就只剩怎樣招攬炮灰,替其衝鋒陷陣,出事就推這些
人出去擔責任的狗屁專業度.

最外層是未成年蠢小孩,第2層是路克,第三層是建站的小滬尾,層層掩
飾真正的核心主使者.

不知道你是其中那一層,可別被人當傻瓜賣了,十多年後還喜孜孜的覺
得自己聰明.

豪哥大 wrote:
既然你知道我在講什...(恕刪)

>如果不管海象只設定正常海面高度+3公尺就是自殺行為
>對應惡劣海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設定在較高的掠海高度
>但浪有峰谷,當拉高到10公尺問題是解決了
>雄三被雷達搜索到的距離當然也大增
再什麼情況下雄3最低貼海高度要設置超過10m?至少6級海象,惡劣天氣對海上軍艦性能不會有所影響?10級海象軍艦還能運行(移動)
但是雷達系統還有多少性能?防禦體系因艦身本身穩定性問題,我個人懷疑超過6級海象是否還能使用
>穿甲彈是5倍音速然後把極硬的鎢鋼彈頭集中在小面積上造成壓力
>雄三的彈頭大大圓圓,用3倍音速要在大面積上造成壓力
>如果雄三能達到鎢鋼尖頭穿甲彈的水準
質量1公噸與3馬赫的速度不是這種算法,用貧鈾穿甲彈(美式坦克標準)其堅硬與銳利的特性,破甲能力已經在實戰中驗證,但其質量的因素用這種砲彈打航母裝甲,肯定無法穿透數層裝甲,甚至在碰到功夫龍材質時其動能就被功夫龍的韌性給消耗完畢,但雄3的質量與動能組合卻不是如此,相當於在船殼上打一個洞,而後再把洞內的500公斤炸藥引爆,不要說裝甲本身是否還存在,船艦本身結構肯定會變形,
看過類似炸山的影片,炸藥貼在表面炸與打洞再炸效果完全不同
>更何況台灣的測試只能利用現在材料,那就是台鋼產的均質鋼板
>中科院完全沒在實際的航母鋼材上驗證過
假設真的造不出來與買不到(東歐,烏克蘭,美國,印度等有航母建造能力的國家應該可以買到少量鋼材)
假使真的買不到,可用一般鋼材加厚,疊層處理取得近似值,或者以鋼筋水泥鑄造相當核能電廠的圍阻體,放在預定目標處
要得到類似的數值有很多替代方案,沒有一定要用某一規格鋼材的理由

TW Energy wrote:
如果以雷達高度加上飛彈高度(50+8)公尺來計算的話


飛彈高度太低,會搞不清楚目標大小,
遠距攻擊只能亂打一通,先找到甚麼打甚麼。

不然要配合高空雷達指引。這就有可能被電磁干擾。
然後,也要雷達還存在才行。
stever2018 wrote:
>如果不管海象只設定...(恕刪)

1.雄三不管採取高-低彈道還是低-低彈道,因為無法預設巡航階段時海象的影響,所以安全第一會設在比較高的掠海高度,我舉個10公尺的例子已經是世界比較前面的標準,所以3公尺只是指最終攻擊降低高度後的位置,預設飛彈是以這個高度鑽入艦體,可惜這部分中科院並沒有給出實際數據
飛彈巡航時的偵測手段不只有船艦上的雷達航母戰鬥群還有固定翼預警機或預警直升機,10公尺的高度與海面雜波已經能有很有效的區分,這部分美國的E-2k可以找到數字資料,台灣能沒理由中國不能

2.以雄三的結構因為彈頭前還有導引部與鼻罩,彈頭部不可能是脫殼穿甲彈那種集中在一點的突破方式,接觸面積如果遠大於尖頭穿甲彈,那具有質量1.5公噸與3馬赫的速度又如何?

3.如果要模擬,台灣起碼要拿200mm*2厚度的均質鋼版來模擬航母抗炸能力,美國研發電磁砲就拿出擊穿數層鋼板的影片,有這樣的證據當然大家沒話說,但你看過嗎?如果普羅大眾沒人看過,工研院破甲能力良好這句話如何證實?

4.以上還是雄三能鑽進航母防護圈的狀況,別忘記中國的航母戰鬥群已經編定5艘帶刀護衛與起碼200顆遠中近程防空飛彈,那到底是誰群毆誰?

豪哥大 wrote:
A10公尺的高度與海面雜波已經能有很有效的區分,這部分美國的E-2k可以找到數字資料,台灣能沒理由中國不能
能或不能不是光靠想像或用嘴巴說,至少美軍空中預警機有實戰有外銷,中國.....反隱雷達在中東的戰績能夠說明能與不能的差異?
中國的武器只能用說的,就是最大問題
B接觸面積如果遠大於尖頭穿甲彈,那具有質量1.5公噸與3馬赫的速度又如何
貧鈾穿甲彈帶有多少炸藥,有多少動能穿甲多深,在穿甲之後爆炸造成多少傷害?反之雄3有4種假設,1雞蛋碰石頭,雞蛋的動能對石頭沒任何影響只剩下炸藥在船殼外空炸,2打凹船殼,炸藥對區域結構造成損傷,3穿甲進入,在裝甲層之間內爆,因為在密閉空間爆炸,所有能量都會用在船體結構上,製造的傷害不是最嚴重卻是最難以修復,因為結構性損害可能要直接切掉船身更換,4
突破所有裝甲直接到內層隔間造成火災與大量鋼珠造成人員殺傷,我認為3與4有最大可能性,尤其如果打中機庫與艦橋肯定只會發生4,其他部位3的比例最高,如果是裝甲強化部位2的可能性有但還是3的比例高,至於1的可能性除非是故障否則不可能
C.如果要模擬,台灣起碼要拿200mm*2厚度的均質鋼版來模擬航母抗炸能力,美國研發電磁砲就拿出擊穿數層鋼板的影片,有這樣的證據當然大家沒話說,但你看過嗎?如果普羅大眾沒人看過,工研院破甲能力良好這句話如何證實?
我無法證實,但有客觀的變通方式,不是因為不能自制標準的鋼材就不能做出合理的貫穿力實驗,我要強調的是這一點,在還沒對雄3打貨輪這段影片進行細節解密之前,其測試鋼板有多厚,什麼材料都是未知,但是如果說這段影片是用來哄騙上級,欺瞞民眾,詐騙中國,裡面作假那卻是不可能,即使把標準放到最寬要貫穿所謂的萬噸大驅還是辦得到
D.以上還是雄三能鑽進航母防護圈的狀況,別忘記中國的航母戰鬥群已經編定6艘帶刀護衛與起碼200顆遠中近程防空飛彈,那到底是誰群毆誰?
在戰術上使用,準備20-60枚飽和攻擊針對艦隊中的航空母艦(被攔截率)或者80-120枚飽和攻擊針對整個艦隊,我偏向擊沉或癱瘓整個艦隊
前面有補充資料你應該跳過沒看
台灣已經掌握「微型化」與「脫殼」、「摺疊翼」、「垂直髮射」等關鍵技術,空射型與潛射型的技術到位,「雄三家族」可望成形,未來如果研發成功且完成測試,對於中國快速發展中的航母、「055」型導彈驅逐艦等萬噸級重型軍艦,將形成致命的打擊能力。
雄三每枚重量為一五○○公斤,預估經微型化「瘦身」後,將可掛載於IDF機腹下,計算戰機作戰半徑,再加上空中位能轉化動能,空射型雄三打擊涵蓋範圍,將可達一三○○到一五○○公里


stever2018 wrote:
能或不能不是光靠想像或用嘴巴說,至少美軍空中預警機有實戰有外銷,中國.....反隱雷達在中東的戰績能夠說明能與不能的差異

1.首先要幫敘利亞13歲就夭折的中國JY27米波雷達申冤一下,敘利亞內戰多年打下來防空體系早已殘破不堪,但阿賽德犯傻,把偵測距離這麼遠的JY27米波雷達放在離以色列這麼近的大馬士革當點防禦用,然後犯笨把不能連線的中國雷達跟俄羅斯飛彈搭配
不過中國拿這個當轉機直接送個10~15套中國雷達跟中國防空飛彈過去,然後討個海岸港口武裝成中國海外基地跟吉布地呼應就變成了高招

2.中國的空警500,空警2000的實力如何?珍氏還是德蘭公司甚至美國很多軍事評論上都找得到評估資料,美國的資料總有參考價值吧

3.我不看好雄三對航母的破壞力就不贅述了,首先雄三的彈頭到底是500kg還是150kg就不確定,高爆火藥以外的鎢鋼跟銅球占了多少重量也不知道,不過已知戰斧飛彈的彈頭是454kg,美國在敘利亞光攻擊一個目標就要用上20~30顆戰斧飛彈,所以4發雄三花不到4億台幣就擊沉一艘超高價航母這麼划算?中國哭以前美國要先哭了

4.雄三目只證實戰備的只有120顆,增程型60顆還沒交貨,而已有的120顆中起碼有40顆還是備彈,也就是最多一次發射量不會超過80顆,這要打擊一個完整的航母戰鬥群對抗200顆防空飛彈是不夠的,更何況目前中國的航母都還在陸基防空飛彈的保護下,台灣一擊中國航母得手機率不高,同時要有承受被核打擊的準備
浪高6米,想贴5米就很困难,不能一直保持一个高度,需要跟随海浪上下运动


如果想简单点,就飞高点不变高了,想飞低点,那就只能在控制方面多作文章。



关于探测问题,我说了这是因为美国配置时间太早,没有用AESA天线,为了省电省空间在E-2上装的是八木天线的米波雷达,年代久远,只能胜任空中管制,探测低空目标(战斗机大小)和掠海目标(鹰击8系列)都有相当不足(不是看不到,而是看得不远)


S波段是可以火控的,只要拦截弹是主动的HHQ-9,就可以概略引导


按照你们的标准,美国的飞鱼掠海高度也就15米(还没提高海况下的表现),没理由同样是亚音速的LRASM能做得更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