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F-16V最快2020年底交機, 總價格將落在新台幣2,400億至2,500億之間 , 台軍第4代戰機總數將高達約400架


三腳阿喵 wrote:
閒著無聊,插個話....(恕刪)


當然不正常,B/C有很多細節上的不同,飛行電腦都不同,發電機也不同,還有十幾項不同,要用在C上就不必在B上測試。

Charlie2020 wrote:
看你這屁文就知道你...(恕刪)


原來你完全不懂軍工產業
材料台灣自己沒法生產需要的特殊合金
加工台灣就一定可以?別鬧了,材質不同,加工難度和控制就不同
電鍍你說的是一般工業電鍍,發動機電鍍台灣有能耐?
鍍陶瓷台灣哪一家有能力的說來聽聽,記得這是高精密度的喔

某些軍工廠商我還是實際有點接觸過的,不方便說太多,而你根本沒深入瞭解就胡扯

有這麼簡單那IDF已經很多年了,IDF的動力有多大改善嗎?
有技術台灣早進一步推展下一代戰機了

你根本搞不清楚發展到底需要哪些東西,先說人好了,相關的人才呢?台灣好的人才都往電子、醫學、法律、金融走了,工業基礎研究的非常少人學,學了也不會留在台灣,台灣根本沒相關工作可以提供,想留下來還沒工作機會

設備那是買不到,光一個高週波設備台灣就買不到好的,陶瓷製作設備也是,有多次真的燒錢研發的,都沒成

你這種先有意識形態就用感覺的,我懶得浪費時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Charlie2020 wrote:
當然不正常,B/C...(恕刪)


軍工的東西有個特點是不會大步前進,且裝配得看需求,B如果要換裝,不用測喔
C有沒有同時測沒人知道真實內容,也許同時測但還沒成熟而已
中國一些人老以為中國進度很快,其實不可能跳躍變快的,私下研發測試很久,一直沒公布進度,差不多了才公布,造成好像追美國追很快,技術的東西不可能跳躍的,都是得慢慢累積的

台灣以前有陣子基礎和發展不錯,中斷超過20年了,好處是有些進步很快,的確可以用比較新的方式更快研發,但很多基礎東西在沒人直接給技術下得大量實驗來做的,這種是不可以省的,尤其是材料上的發展,軍事材料做就很難,還得經過大量的測試,以軍用鋼材來說,開發一種花個3~5年那是正常的

合金類就更久,台灣連相關設備都幾乎沒有,原材料也受很大限制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Charlie2020 wrote:
當然不正常,B/C有很多細節上的不同,飛行電腦都不同,發電機也不同,還有十幾項不同,要用在C上就不必在B上測試...(恕刪)

B與C基本上是在同個研發方向,為預防計畫失敗,或時程拖太長,
而分成2個方案進行.

B是較為保守的方案,也因此在C研發成功後就停產了,但並不至於
因與C的部份差異,而影響新引擎測試.

況且,你硬要老共把新開發的引擎,直接裝在剛服役的機型上測試,
就算老美也沒這麼瘋.
economic wrote:
.鍍陶瓷台灣哪一家有能力的說來聽聽,記得這是高精密度的喔.(恕刪)


我是有認識做鍍陶瓷的,你要將陶瓷鍍在哪種產品?市面上很多鍍陶瓷的產品,例如陶瓷電棒那些都是。
相信我,有錢自然會有人去做,若想鍍陶瓷又沒錢,那廠商確實會跟你說他不會,全台灣你可能也找不到一個人會,大陸應該也沒人會。
economic wrote:
.合金類就更久,台灣連相關設備都幾乎沒有,原材料也受很大限制..(恕刪)


榮鋼就是專門在做超合金的,許多日本廠商也是跟他們買,波音以及空中巴士飛機起落架的特殊鋼也是跟他們買,但若想買卻沒錢或錢不夠,他也是說不會做。
既然我們的工業水準那麼的好,優於大陸,怎麼到現在發動機難產,1042還是跟別人合作的,然後就三十年過去,沒下文了,難道不能逆向研發幻象跟F16嗎?先求有再求好.
peter670520 wrote:
.既然我們的工業水準那麼的好,優於大陸,怎麼到現在發動機難產,1042還是跟別人合作的,然後就三十年過去,沒下文了,難道不能逆向研發幻象跟F16嗎?先求有再求好..(恕刪)


訂單在哪裡?據我所知民營化後就自負盈虧,這就很難要人把錢花在沒回報的項目上。
倒是中國的太行發動機從1970年開始研發到現在一直是個謎,據我所知,中國的殲10還是在用AL-31FN系列發動機。

陳小春2525 wrote:
我是有認識做鍍陶瓷...(恕刪)


發動機葉片阿,要抗高溫和各種惡劣環境,還得耐用,精度還要沒問題
有廠商?那我立刻找漢翔高層去拜訪談合作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陳小春2525 wrote:
榮鋼就是專門在做超...(恕刪)


台灣沒有適合大動力戰機引擎材質啦,客機的引擎溫度不高,壓縮比也不是那樣大,也不會9G飛行動作、.....等等
開發一顆戰機引擎一般20~25年,就是因為超難,所以能做的國家並不多,美國厲害就是不光會做,還做得特別特別好
法國和美國也是盟國,法國戰機的引擎跟美國就差遠了
俄羅斯那是推力還勉強追在美國落後一點,但那是犧牲耐用度的
中國以前也是,邏輯應該是先求有、再求好,但即使中國從2005開始比較有錢投入各種研發,但這都是要很多很多年才能有點成果的
中國還挖了不少包含烏克蘭在內的人和技術,這才發展快這麼多,不然更慢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