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風0704 wrote:還好意思說你是台灣...(恕刪) 政府不等於政黨...只效忠中華民國政府有甚麼不對???誰上來當總統誰來當三軍統帥有甚麼不對???戒急伯...A錢扁...掰咖馬...法國菜...哪個不是當時的三軍統帥???
浦燒肉丸子 wrote:政府不等於政黨.....(恕刪) 當然錯,所有人都效忠於國家及憲法,政府的組成隨時在輪替,軍人及公務員,都效忠於制度而非個人。這就是法治國。當然,中共聽不懂,他們只有個人崇拜,習皇帝!政府更不等於政黨!
自由風0704 wrote:當然錯,所有人都效...(恕刪) 以中華民國來說,雖然是同一部憲法,馬英九和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定義絕對不同!前幾年日本在釣魚台海域扣押了中國大陸漁船中國大陸立刻限制稀土出口到日本結果日本草草跑個流程,就把漁船船長驅逐出境,才平息事件如果是台灣漁船被扣押,沒付贖金,日本不可能立刻放人請問日本算不算法治國家呢?法治、人治不是二分法,法律是人在執行的!
WS-10到現在還產量不足, 顯示量產能力還有問題, 否則這幾年也部會持續買AL-31(或是自產單晶葉片因為良率成本太高, 比買進口AL-31貴)這個也是一直制約中國三代戰機數量的關鍵我推測是熱段高溫單晶葉片良率問題, 導致無法量產足夠發動機WS-15是否真的量產未知, 這個18噸推力也只是推測而已, 一般也是估計15噸推力而要更大推力和推正比, 需要耐更高溫度的新一代渦扇葉片技術,中國是否掌握或是能否大量生產都有疑問.另外我敢這麼推測, 就是若中國能夠大量生產(有足夠高良率), 估計造就大吹特吹了因為高溫段用單晶葉片量產是軍民通用技術, 軍民用發動機都需要光是民用就有很大的產業價值(目前基本是歐美日在把持, 都有九成以上良率)
ws10產能的多少跟是否進口AL31沒有直接關係,我上面就說了,老式的蘇系戰機需要更換發動機,只能用AL31去替換,如果換太行,要改進氣道跟飛控,太麻煩,也不划算,直接購買AL31最省事,效費比最高,你所說的單晶葉片事實上初期版太行就根本沒用,因為良率不高,用的是鎳合金葉片,直到改進版ws10b之後的型號才用上單晶葉片,至於單晶葉片的產能跟良率目前沒有問題,而且中國的單晶葉片還出口到羅羅,良率跟質量達到歐美標準,制約產能的並不是單晶葉片,而是熟練的工人,太行去年增加了一條生產線,在西安,但是想產能一下就能爆發出來這不太現實,這需要一個過程,熟練的工人跟技師培訓也需要時間,不過目前太行的產能勉強夠用,一年200臺左右,可以造90到100架主力戰機還能有備用發動機,勉強是夠了,等擴產之後,一年300台就完全足夠了,到時候還可以轉產生產ws15發動機,我覺得ws15的推力17噸比較靠譜,太行差不多1600KG重量,推重比8到8.5,ws15的重量比太行重一些,直徑稍微大一些,重量應該在1700KG左右,推重比10,所以17噸的推力較為合理,在涵道比0.25~0.3的前提下,達到推重比10,17噸推力,這個指標已經很不錯了,裝在殲20身上足夠滿足超巡的要求 airbear wrote:WS-10到現在還產...(恕刪)
對台灣一直在威脅武赫的就是敵國,還需要花大筆金額買別人的隔代武器!台灣的假想敵始終就是只有一個紅軍中國!還需要提證據嗎?躲在台灣的流亡政府一直被中共視為內戰延伸!?您提到很現實的問題,台灣需要自己的憲法及政府的組織架構.小地方套用大陸組織架構真的沒效率!阿斯特怒伯爵ρσπ wrote:敵國是哪一國?你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