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下水到服役只要1年」?德國監造南韓都失敗2次


farmer3000 wrote:
同掛的? 我有欠他...(恕刪)


你就沒有能拿啥出來
喝咖啡也得有資格,你還真沒有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韓國人的造船算是很厲...
人家也是在提醒不要對這樣難的工程掉以輕心 反正講真話就會被抹黑 無解(恕刪)

真的,這裡越來越沒有多元理性討論的空間

economic wrote:
喝咖啡也得有資格,你還真沒有

沒有,你想喝嗎?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這類的事應該想辦法默默地去做 不用大張旗鼓 拿了幾個國外的例子都是鐵證..(恕刪)

在台灣要拿預算,要過立委這一關!默默是不可能!!大張旗鼓攻擊適用在反對者。

外購買不到只有自製。時空轉移換台灣走上飛潛快這條路。加油!'

好圖狼 wrote:
這叫失敗主義.你不...(恕刪)

在你心中投降中國最好。是嗎!'
五毛獵人 wrote:
在你心中投降中國最...(恕刪)
兩岸沒有誰投降誰的問題,只有誰統一誰的問題,台灣如果強過大陸去統一對岸,對岸人民也不會說什麼,畢竟是兩岸是內戰,有讀過歷史的都知道,中央政府迫遷來台那段歷史,台灣人只要像科西嘉拿破崙一樣換個想法一樣有機會站在巨人肩膀上,成為中國領導人,為何非要搞台獨不可(科西嘉獨立)
五毛獵人 wrote:
在你心中投降中國最...(恕刪)


我心中只希望台灣網友不要被你們發的錯誤訊息誤導.能夠正確了解我們跟老共實力差距

那樣才能提出正確的因應之道
台灣潛艦訓練本來就分兩階段,全新潛艦的下水與服役就要看看過去成功艦與拉法葉艦是如何服役的步驟,樓主這個大外行,隨便真著媒體起舞,可惜可惜!

每一艘新艦下水前1-2年,海軍就把要上艦服役的第一批人員陸續派到船廠,跟著監造的海軍軍官一起學習保養各式裝備與安裝武器的細節,所以在下水一年後儀裝完成,學會所有設備與武器操作保養以後才算可以進入服役階段,而服役以後到形成戰力又是1-2幾年。

會被派到新船上的艦長絕對會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艦長,歷練過台灣兩型潛艦的上校,等該艘新潛艦形成戰力,第二或三艘潛艦都應該服役了,他都應該升少將了,準備接潛艦艦隊指揮一職了。
Charlie2020 wrote:
台灣潛艦訓練本來就分兩階段,全新潛艦的下水與服役就要看看過去成功艦與拉法葉艦是如何服役的步驟,樓主這個大外行,隨便真著媒體起舞,可惜可惜!
每一艘新艦下水前1-2年,海軍就把要上艦服役的第一批人員陸續派到船廠,跟著監造的海軍軍官一起學習保養各式裝備與安裝武器的細節,所以在下水一年後儀裝完成,學會所有設備與武器操作保養以後才算可以進入服役階段,而服役以後到形成戰力又是1-2幾年。


查理大 您實在不要提出這些論點 因為您大大講的 跟開樓講的是不同的事

這種海軍的監造是"未來使用人員的監造"跟設計建造時的監造根本不是一件事

兩者的程度差異很大 更何況這還是原型艦的階段 艦上的系統很多才剛裝上去

因此有太多未知 一開始的操作測試根本不可能由海軍人員來動手 這時還是船廠的責任

測試時應該會由老經驗的船廠與操作人員來動手(海軍監造在旁邊驗收並學習但不能動手)

等到操作測試完成後也確認相關系統符合按照設計與規範來操作才能漸漸交給海軍來操作

這個程序是最難的 坦白講 黃河大很清楚一艘原型艦要進行多少測試才能交到使用者手上

查理大您對黃河大不是很崇拜嗎? 很清楚黃河大不是出自於自己的私心去講這些事

當初劍龍計畫的測試與交付發生的時間都有資料可查 這兩艘船也只是修改舊的設計非全新設計

從下訂單到交船劍龍一共花了多久的時間 對集各國潛艦技術精華的全新設計 是否要謹慎一點才好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查理大 您實在不要...(恕刪)


說實在一點! 我知道你說的,你說的也不全對!不過那些有特定立場的只會加油添醋!

我分享一些我知道不算機密的部分給你聽,你也許沒聽過!

要裝到潛艦上的很多武器設備要測試是在運來台灣以前就裝在測試機台上測試,台灣中科院要派員在場監督測試與裝箱,那些測試設備不會跟著一起來台灣,所以只有在裝機前作兩次簡單的自我測試,等全部裝到船上才能做整合測試,此時該設備廠商工程師也必須在場,測試前還要校正訊號,設定正確參數與自我測試程序過關以後再連接上第一的設備做初步連線測試,然後有資料交換測試,確認數據都正確,才進入真正資訊交換測試,然後才是第二部設備連線上線,一個裝備一個裝備連線測試,最後在可能做部分設備整合測試,驗證設備正常,資料交換正常,計算結果正常,感測器模擬數據計算結果正常,然後才把台籍工程師(中科院)交接測試程序,感測器等等設備在下海前只能模擬測試,下海後才能正式測試,全程海軍都只能看,學寫筆記,錄影,中科院與落馬把這些測試弄完,洛馬交接給中科院,海軍還是只能看,中科院在特定時間才開始交接給海軍,這些交接不是一次交接,可能分一整年分段 分批交接,交艦都交完了,這些武器設備交接可能都還只是剛開始,部分老外與美軍顧問也會跟著耗著,潛艦新一代聲納的複雜操作比劍龍級那兩艘複雜太多了,形成戰力的操作與操練我不確定要多久,但是極可能這一批聲納會先拿來升級那兩艘劍龍級,哪麼要新潛艦要形成戰力就快多了,因為成員已經在劍龍級上學過了。

潛艦武器系統事實上相對比軍艦武器系統少多了,他唯一麻煩的是那個聲納,可惜都是機密! 潛艦如果把聲納的電腦拿掉,整個船上的電腦比起一般軍艦的電腦要少太多了。 潛艦作戰系統的接戰目標也只是軍艦的幾十分之一。只是比戰鬥機多,遠比軍艦少,所以大家誤認為潛艦戰鬥系統複雜,這是錯誤的,但是潛艦的聲納系統比起神盾艦的雷達,其機密的運作與演算可是很多很多機密在裡面,雖然電腦機櫃數量比不上神盾級戰鬥系統,可是裡面的機密卻是老共抄不到也搞不出來的東西,老共在此就只是個學生,台灣更慘,只是學會操作的工人。但是操作的東西卻比老共手上的先進很多年,未來20-30年可以壓著老共的頭打,前提是要能把老美給的東西整合出來別出問題。

你認為它很複雜,但是事實上沒有柏克級的複雜。但是因為懂得潛艦的武器的廠商太少,能提供先進潛艦各式設備與戰系及聲納系統的更少,使得潛艦一直蒙上一層厚厚的迷霧! 你可能要找個真懂潛艦的聊聊才知道潛艦,軍艦與先進戰機各自複雜在何處? 至少我是找在潛艦上的聊過了,人家是在荷蘭接艦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