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我是正港台灣人吃台灣(恕刪) 粉紅不分國籍啊 連美國都不缺像季辛吉之類的"老粉紅"你的級數當然還差季老遠甚啊....簡單說吧 把你寫的東西拿來換上個id..例如屁無 烏龜 應該不會有人懷疑他們"轉性"了....
YC_Jiang wrote:沒到200公里 ...(恕刪) 實際的構型東要等買入之後才知道目前只能用現有裝備來看裝備性能而且要保守推估這次美國買的魚叉構型不能太樂觀的覺得美國會給你什麼好東西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不管是什麼構型的魚叉都是很好的飛彈
TW Energy wrote:下面紅色字,是我去年(恕刪) 是啊, 以老美 梅森面對胡賽案例, SPD1對於低空50呎的小型反射面積目標,最遠距離30公里。胡賽C80x 0.7 馬所以反應時間2分多。如果以假想的熊三 2.5馬, 約40多秒。媒體描述的熊三增程 3.5碼, 小於30秒。如何壓縮防空反應與增加命中機率?飽和,不同時間批次, 增加速度等,更何況,面對狀況, 對於目標,要射一枚還是兩枚?確實如您所說,雄風數量會一直不夠,不管岸置或是艦載。回過頭來,亞音速陸基飛彈在壓縮反應時間,與飽和,多批次上, 是否帶來想定攻擊上的優勢, 反而有很多充滿疑問空間。
fredcoc wrote:這種版本的彈頭重量只(恕刪) 你被貴國媒體誤導了啦....魚叉飛彈從Block II開始 就已經加入了GPS/INS導引系統可以進行陸攻 任何更新款型號當然更沒問題...彈頭問題 既然可以拿來攻艦 就可以拿來陸攻反正前者是主嘛
ewei0317 wrote:這不是邏輯問題魚叉主(恕刪) 沒說要成為巡弋飛彈啊...巡弋飛彈與反艦飛彈性能取向也是有差異的.而是根本上台海距離就平均150km你不可能用一款射程不到200km飛彈來擔任陸攻任務咩...
YC_Jiang wrote:已經有網友指出 台灣購入的是這款...(恕刪) 我有看到這顆沒錯 當初在美國改版的資料是只有寫到133.9nm。合約248公里。如同上面七逃大寫的。連結:NavyNewsRGM-84資料真的很亂,有些外國網站的確標示RGM到2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