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 2艘輕型巡防艦原型艦後,預計再造10艘後續艦。

SPITFIRE02 wrote:
個人一直在思考像陀江...(恕刪)


陀江有方陣快砲能打出彈幕,76快砲有近炸引信破片殺傷那種不是問題
純陽掌
陀江上的海峰眼是中短程x波雷達,比s波中長程波段更準確,導引天劍二多目標攻擊
SPITFIRE02
個人覺得國軍應該多搞些模擬敵人實施飽合攻擊的方式,來找出我軍的防禦弱點並且訓練兵員泠靜沈著應對的實戰經驗。
YC_Jiang wrote:
現在能快就快 要知道共匪正式動手 會把台灣周邊海域當自家領海逛..
海軍連應付這種威脅與認知戰都做不到 還幻想什麼神盾艦?
對付056擾台需要用神盾艦嗎?


明知在台灣岸基反艦飛彈的射程內對方不會真的動刀動槍,一定要派海軍去擋嗎?海巡艦不能上場嗎?對方使用超限戰,台灣內部卻沒有整合起來,什麼事都丟給軍方是個很大的問題。
SPITFIRE02 wrote:
近迫系統及斜射飛彈箱撞上去爆炸也是很危險的!如果配合反艦飛彈同部攻擊,船艦的存活性如何??別忘了,所有的船艦都是高價值目標!就算無人機消耗你的防空飛彈,可能也是很划算。


現在已經有專門對付無人機的攔截飛彈,積極防禦可用這種飛彈反制。




其實以沱江艦的噸位來說,主砲用76快砲有點誇張,主砲改用千禧砲,原本要架50機槍的位置 (A砲位後方兩側、後方作業平台兩側) 找兩個改用20機砲遙控站,這樣就很夠看了,防禦無人機也不會是大問題,說不定方陣都可以拿掉。



打造驅逐艦之王 055A安裝全球第一門實戰化電磁炮




大陸公布2023年軍費預算為人民幣1兆5537億元(新台幣約6.86兆元),相較去年上漲7.2%。新規模的軍事預算,全球將高度關注中國海軍新一年的造艦速度,除了003航母福建艦可望進行全面試航外,全新升級版的055A艦也將問世,其最大亮點將安裝全球第一門實戰化電磁炮,成為戰力兇猛的驅逐艦之王。

目前首批共計8艘的055型導彈驅逐艦已在咸陽艦入列後,正式宣布全數服役,陸方已馬不停蹄繼續開啟升級版的建造,也就是外傳的055A型萬噸級導彈驅逐艦。據了解,055A艦除了將加大排水量至1.5萬噸外,也將安裝全球第一門實戰化電磁炮,同時優化全艦隱身能力、升級艦載作戰指揮控制與電子系統,以及配備全電子推進系統,上述升級讓大陸軍事專家陳光文撰文直呼,「事實上這將是一艘典型的導彈巡洋艦。」

回顧055艦研發歷程,其研發商中船重工701所早在2020年就已發表文章披露,該型艦已實現境內首次、世界空白的「電推技術」,不僅可提高艦艇的動力效益即大幅降低噪音外,更大的電力供應,更充足的電力也為裝備電磁炮打下基礎。美國財經網站CNBC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中國電磁炮能以最高每秒1.6英里(2.57公里)的速度,擊中124英里(198公里)之外的目標,並在2017年12月正式安裝上艦,並展開海上測試。



除了055A艦備受矚目外,今年中國的水面艦艇也將聚焦已下水的003航母福建艦身上,預計年內可展開全面的試航工作。陳光文指出,未來下艘的004航母會是福建艦的姊妹艦,仍然使用電磁彈射+常規動力,雖然在技術上可能有一些微調,但大體上仍然是福建艦的翻版。中國希望鞏固建造大型全通平直甲板電磁彈射型航母的技術與驗證,以便為接下來建造10萬噸級的核動力超級航母005打好技術基礎。



設定主要作戰為台海方向的3艘075艦交付海軍後,中國也轉入下一代艦5萬噸級的076型兩棲攻擊艦建造。該艦與075艦的最大區別,就是可安裝一台電磁彈射器,主要用於彈射起飛殲-35與武裝無人機,藉以應對美日韓等國的兩棲攻擊艦航母化。
PainterJ
吹牛也要打草稿[笑]
六月牛車
150公里射程,是舊版雄二的射程。雄三基本款射程起碼300公里,精進版的400公里。這樣共軍的055A出現在台海,只會成為魚礁吧!
結果這個爛案子現在簽的是2+2,說啥未來會再造個10艘應該都是唬爛。
就跟IDS一樣,先畫大餅給你,後面再說在研究。

因為地球是圓的,要看得到才打得到。
8米高度甲板上的砲,大概能射到十幾公里遠的目標。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shuling0909
在海峽的中線對岸灘一陣掃射、光是被電磁砲的風壓擦到可能就血肉模糊了。



意淫難免 . 可....過度傷身啊
對岸的052D,一年可以服役四艘,下水四艘,別說055,台灣連能跟052D抗衡的同級別的軍艦完全沒有⋯
miku840048
所以現在反艦飛彈都轉路基了...
也許該爭取國造12-16艘日上級性能相當的5000-6000噸中型艦來加強海軍戰力。
天衣神水 wrote:
已知美商洛馬、雷神、法國Naval Group海軍集團與以色列等公司都已向中科院索取相關採購規格性能資料。

因主戰武器裝備都是中科院研製系統,其他裝備如三D旋轉式相位陣列雷達(BAE雷達,待美方同意輸出許可)、天線、拖曳式聲納都是選擇國際市場成熟裝備,也都是各國海軍軍艦使用裝備,因此在選擇的該艦的作戰管理系統(CMS),就必須能對接構聯中科院迅聯作戰系統運作,因此中科院光華計劃室己分別就作戰管理系統(CMS)、天線與拖曳式聲納邀商並公告在3月底進行投開標作業,以最有利標評選方式,來決定海軍輕型巡防艦外購的武器系統裝備。


【輕型巡防艦建造案】中信造船得標 2026年交付2艘防空及反潛原型艦

以上報導中指出,中信得到輕型巡防艦2艘防空及反潛原型艦的建造合約。

作戰管理系統(CMS)由洛馬提出的CMS-330雀屏中選,CMS-330是加拿大技術,將用在由type 26發展而來的CSC(Canadian Surface Combatants)上,如果要輸出給台灣,勢必需要加拿大政府的許可才行,這點值得觀察。

洛馬的提案中,包括了規劃出多個CMS-330戰鬥管理系統搭配其他系統裝備方案來供海軍選擇,但海軍並未接受洛馬公司的提議;主要是海軍目前已著手規劃成功級(派里級)軍艦的性能提升案,海軍輕型巡防艦的選用的系統裝備需與成功級軍艦性能提升案一併考量。

作戰管理系統(CMS)必須結合其他的次系統 (防空、反潛、反艦、電戰.....) 才能成為一套完整的戰系,防空、反艦這兩部分,中科院應該會用自家產品 (迅聯、雄風) ,理由是,海劍二、雄三是輕型巡防艦標配,沒有道理這兩個部分採用洛馬的提案,至於反潛、電戰這兩部分就怪了,因為非中科院的強項,洛馬的提案應該也不差,海軍卻都不買單,如果海軍要和成功級的性能提升案掛勾,又傾向美製系統,那麼反潛、電戰系統採用哪家的產品就很明顥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