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台灣現在採購1個聯隊 (66架) F16V,您的看法如何?

emmmmmmm wrote:
不和你扯台灣的天氣...(恕刪)


由於你的各種發言已被打臉N次, 還是死皮賴臉放那些低劣的錄音帶, 所以本人決定不回覆你這些沒營養的東西。 如果你再喋喋不休這些廢話而沒新論證, 我就拉黑你!

另外, 再次告訴你: 我不是IDF302, 不要再稱我為教主。 對於這種居心叵測想陷害我墜入冒名深淵的人, 只要再犯, 我一定把你列入黑名單!
emmmmmmm wrote:
我什麼時候說過遠火...(恕刪)

抱歉讓你誤解。我是說那張高角度圖的來源,屁糊兄。
alanchentw wrote:
..從遠火末端能被攝影機捉到,推論其速度可能更低。(恕刪)


攝影機每1/30秒拍一張圖,音速每秒340米,所以340米的移動距離只能拍到11張圖片,合理推斷這應不是音速,依照圖片清晰度約是100km/hr,有連續影片再用慢動作播放會較好推論速度。

giga giga wrote:
由於你的各種發言已被...(恕刪)


笑死了,猪八戒倒打一耙,你爱乍地点咋地,打你脸已经打的手酸,不愿在欺负你老人家了
emmmmmmm wrote:
..笑死了,猪八戒倒打一耙,你爱乍地点咋地,打你脸已经打的手酸,不愿在欺负你老人家了(恕刪)


樹不要臉,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emmmmmmm wrote:
平均風速為5~6 m/s,是全年中月平均風速最小的時期...(恕刪)


再談風速問題。以最小風速看,氣象學上,WMO公布的蒲氏風級表歸類為4級moderate breeze,在火箭彈有燃料有推力的上升段,假設速度最高1倍音速,可造成0.84度的偏差,每100km偏差1617m。當然火箭彈有燃料有導引的狀況下,可以輕易修正彈道。
但是火箭彈跑到最大射程的一半,燃料耗盡,靠著慣性往前跑的時後,速度遽減,假設如網友推測速度為100km/hr,偏差就會達到10度,每跑100km,風力造成的偏差可以達到19800m,約20公里遠。在喪失動力的狀況,火箭要修正彈道,就要明顯損失射程。這號稱300km射程的火箭彈要橫度風場,只怕有效能瞄準的射程要縮小到只剩....150km?我不知道,精確數據只有製造遠火的原廠知道,現在是純粹猜。

巡曳飛彈是貼地平飛,全程都有動力推進,射程內都能做修正。火箭彈做彈道高拋後燃料耗盡慣性前進,想修正彈道做精確打擊,只怕力不從心。要不損失射程,要不損失精度。

PLA炮兵試射遠火地點是在西藏高原,網路搜尋結果,因為高度高,空氣密度小,同樣風速下風壓比平原地區小1/3。春季風速最大,平均為3.66m/s,夏季最小,平均為2.64m/s。以此推知,即便在最大風速的春天時,其風速破壞力只約當於平原地區的2.44m/s,是台海最低風速的一半。炮兵在那邊打靶,可是又遠又準呢。參考中国小时风速数据集研制及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
alanchentw wrote:
.PLA炮兵試射遠火地點是在西藏高原,網路搜尋結果,因為高度高,空氣密度小,同樣風速下風壓比平原地區小1/3。春季風速最大,平均為3.66m/s,夏季最小,平均為2.64m/s。以此推知,即便在最大風速的春天時,其風速破壞力只約當於平原地區的2.44m/s,是台海最低風速的一半。炮兵在那邊打靶,可是又遠又準呢。參考中国小时风速数据集研制及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恕刪)


作弊的啦,火箭飛行中不可能沒產生偏移,不考慮風速也要考慮風阻,遠火只要偏1度,射到台灣誤差就是算公里的。
alanchentw wrote:
再談風速問題。以最...(恕刪)


哇! 這臉打得有憑有據又精準! 您好棒棒! 文組半桶水老頭在此向您致敬! 我年老懶惰加上手機上網兼3c白痴, 雖曉得學理卻難秀憑證; 蒙您全給補足依據了! 讚!

中途慣性飛行本身就有大誤差, 再加上20~30公里的風偏, 你末端要衛星制導根本找不到目標區, 怎導? 用這火箭彈自中國攻台, 還不等於倒一堆垃圾進台灣海峽? 怪不得解放軍不大量裝備, 只買一些安慰安慰少分到天文數字國防預算油水的陸軍。

em, 屁無, 你們臉腫多高了?
1.
老共的遠火有電子陀螺儀,就算衛星被干擾,或受台灣風向風勢等影響
,並不至於使準確度降低太多.

遠火各階段速度沒研究過,但說燃料耗盡就沒法修正偏差,這就太離譜了.

美軍多年前就研發出滑翔制导炸弹,當然遠火沒有滑翔翼,但同理可證,在
燃料耗盡後遠火仍可利用可動彈翼,微幅修正偏差.


2.
用近迫武器攔截導彈/遠火,要看攔截距離及方位,不然破碎殘骸掉下來
一樣造成破壞,尤其是東岸在這方面更麻煩.

對抗近迫武器的方式是飽和攻擊,讓近迫武器來不及反應或彈藥用盡,而
火箭彈的慣常使用方式,怡巧就是齊射.


3.
機場遭破壞後,戰機是可以有替代的起飛方式,但這些方式都有共同缺點
,譬如:短場起飛得消耗大量燃料,而且燃料及掛載的總重量也因此受限.


4.
布署大量防空型沱江艦,攔截對岸導彈/遠火.

沱江原型艦造價約21億3千萬(約美金7千萬),改良後量產艦造價約23億,
這還沒算上彈藥裝備及使用成本的價格..."大量佈署"是能大到多少量?


------
另外特別說一下giga giga,總覺得這位真的是年紀大了,熱心想幫忙,
卻往往成了豬隊友.

>>一般估計: 台海空域一次最高容得下雙方各64架 (即16批) 捉對廝殺...

印象中,過往軍方都是宣稱台海空域只能容納2百架戰機,很多軍事專家還為
此解釋過原因.

真不知他這雙方各64架的說法是從何而來.

之前他在別篇還說過
>>只福清漳州兩個CRC + 汕頭CRP指管能力與空域頂多能指揮13批次戰鬥機
>>(52架) (很可能還沒這能量)...


問他資料來源,只吹噓一些空話,把幾十年前當過戰管的認知,當成現況來說.

>>我是戰管出身的, 對戰管實務操作與瞭解相信本版勝過我的人可能不多...
真的不明你們有甚麼好討論的。

狙擊步槍的射程超遠,中間也會受各種因素,例如風速的影響,那麼狙擊步槍的命中率就很低嗎?

中共設計遠火時,就不會考慮到會用在台海戰爭嗎? 就不會因應台海的風速做出各種改進和修正嗎? 中國地大物博,找類似的地形來做演習,不就可以改善命中率嗎?

而且,遠火+子母彈不也
可以改善這個問題嗎?

雷達站有防空飛彈保護,那便用飽和攻擊吧! 甚至用無人機自殺攻擊也可。

而且,重點是台灣的電子戰能力。如果到時台灣的雷達全部失效,你還大談防空能力又有何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