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tsai74 wrote: 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時候紅軍只有幾萬兵,


膽敢請教,這個資料是引用從何處?
akazawa wrote:
膽敢請教,這個資料是...(恕刪)


1935-36年紅軍第一、二、四軍團及其他獨立的零散部隊先後到達陝北,西路軍則損失殆盡,加上陝北本地紅軍,人數3、4萬人。就算再加上留在南方原根據地的留守部隊(後來的新四軍)、各地零散武裝人員等,在全國的實力不過5、6萬人,還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為壯聲勢誇大的數字。出處到處都能找到,不難印證:
中國工農紅軍
長征

抗戰爆發是1937年7月,半年多時間能增加多少人?請自行考證。

隨後日本大規模入侵,共軍利用抗戰後方的廣大疆域,進入晉、冀、察、魯、豫、苏、皖不斷遊擊作戰,逐步擴大,到抗戰結束時差不多有100萬軍隊。不抗日,日本就會坐視共軍發展嗎。
iantsai74 wrote:
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時候紅軍只有幾萬兵,抗戰開始之後除了皖南事變被國軍消滅的那一部南方新四軍外,其他部隊都在敵後活動,到抗戰結束的時候差不多變成一百萬人。你說共產黨“遊而不擊”、“不抗日”,是在指責日本人不作為,不剿共匪,養虎遺患嗎?

如果共軍這麼積極抗日 怎麼國軍敵後遊擊隊都消耗光了

共軍怎麼反而是仗越打 人越多 兵多將廣
iantsai74 wrote:
不妨想一想,如果不是共產黨積極抗日,為什麼會有“近衛三原則”這樣的東西出來。日本人對“正在抗日”的國民黨發出“善鄰友好,經濟提攜”的呼籲,卻提倡“共同防共”來對付“不抗日”的共產黨,怎麼看都很滑稽吧。

抗戰期間 日本人不只向國民黨伸岀和平小手

向共產黨一樣伸出了和平小手 潘漢年+饒漱石和崗村寧次接觸 又如何解釋?
iantsai74 wrote:
共產黨那幾年在幹什麼,這裡有一個典型的中國軍人的履歷,資料來自日語版維基百科【聶榮臻】詞條:

1943年秋、延安に移り、整風運動に参加。1945年4月、中国共産党第7期中央委員に選出された[3]。同年8月11日、中共中央の全面反攻指示に基づき、晋察冀軍区部隊の対日反攻作戦を部署し、察哈尔(現河北省と内蒙古)、熱河省(現遼寧省、河北省と内蒙古)全域、河北省の大部分、山西、綏遠(現内蒙古)、遼寧省の一部を解放した



這位聶先生的戰功大概看了一下

他在8月11日反攻命令後 解放了三、四個省

只是日本人8月15日就投降了 那些地區是聶先生勇敢作戰打下來的

那些地區是他在15日後 只是走進城 說句「空你其哇」就接收了

還望兄台祥細說說 才能表現這位「典型的中國軍人」的賀賀戰功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iantsai74 wrote:
不妨想一想,如果不是共產黨積極抗日,為什麼會有“近衛三原則”這樣的東西出來。日本人對“正在抗日”的國民黨發出“善鄰友好,經濟提攜”的呼籲,卻提倡“共同防共”來對付“不抗日”的共產黨,怎麼看都很滑稽吧。...(恕刪)


我覺得經常在「正常邏輯」上無法和左派的朋友溝通,而是要用「非典型邏輯」才勉強溝通得了。

甚麼叫做「正常邏輯」?兩個人在打架,有一方提議了:我們別打了,那邊有個傢伙啥也不做,等著看我們好戲。

甚麼叫做「非典型邏輯」?兩個人在打架,有一方提議了:我們別打了,一起去打他,你看怎麼樣?(由此間接證明『他』才是真正打得兇、打得厲害的)

「非典型邏輯」是一種真實世界不太見到的事情,有時得像上面這樣,用括弧才勉強推論得了。

日本提議防共,不是因為中共打得兇、打得厲害,是因為日本本來就被右派軍國主義支配,對蘇聯以及蘇聯為首的共產勢力,有著天生的抗拒。共產黨在中國,還有兩段合法活動的時期(北伐以及抗日),在日本的共產黨,直到日本戰敗,一直都是非法組織。

附帶一提:大家都知道盧溝橋事件,是日軍在北平附近演習造成的偶發事件;但多數人都忘記追究一個事實:日軍當時的演習,假想敵是誰?

就是蘇聯。當年日蘇都還沒打過仗,你能說當年的蘇聯,因為揍日本揍得兇,所以日軍早早就厲兵秣馬,防範蘇聯?

基於這個緣故,日軍自然有太多理由要防共。這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和你共產黨有沒有抗日、抗得厲害與否無關,左派的朋友以此往臉上貼金,竊以為是貼得不太對。

我有個小建議:何妨學學現在的俄羅斯?每年「衛國戰爭」紀念日時,紅場舉行大閱兵,軍隊換上當年蘇聯部隊的軍裝,舉起紅旗,喚起民眾衛國愛國的意識。中國也應該這麼作。抗戰勝利紀念日時,解放軍都穿上國民革命軍的軍裝,舉起青天白日旗,重現八路軍抗戰時期的軍容。

這一點做不到,則左派的朋友對於自己的抗戰史,依舊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堪回首呀。




狗宏 wrote:
你只講了果(皖南事變...(恕刪)

台北会社員 wrote:
我覺得經常在「正常邏...(恕刪)


說穿了,中共在當時根本不是抗日的主力軍,甚至是扯老蔣後腿,
那根本不是抗日,而是三國演義了。

a750828 wrote:
番號不值錢,俺願意出錢每天幫三十八軍軍長換一支不同番號的軍旗


記得找我募捐...
我要改他為5478軍
When the Nazis came for the communists, I remained silent; I was not a communi
台北会社員 wrote:
我覺得經常在「正常邏輯」上無法和左派的朋友溝通,而是要用「非典型邏輯」才勉強溝通得了。

甚麼叫做「正常邏輯」?兩個人在打架,有一方提議了:我們別打了,那邊有個傢伙啥也不做,等著看我們好戲。

甚麼叫做「非典型邏輯」?兩個人在打架,有一方提議了:我們別打了,一起去打他,你看怎麼樣?(由此間接證明『他』才是真正打得兇、打得厲害的)

「非典型邏輯」是一種真實世界不太見到的事情,有時得像上面這樣,用括弧才勉強推論得了。

日本提議防共,不是因為中共打得兇、打得厲害,是因為日本本來就被右派軍國主義支配,對蘇聯以及蘇聯為首的共產勢力,有著天生的抗拒。共產黨在中國,還有兩段合法活動的時期(北伐以及抗日),在日本的共產黨,直到日本戰敗,一直都是非法組織。

附帶一提:大家都知道盧溝橋事件,是日軍在北平附近演習造成的偶發事件;但多數人都忘記追究一個事實:日軍當時的演習,假想敵是誰?

就是蘇聯。當年日蘇都還沒打過仗,你能說當年的蘇聯,因為揍日本揍得兇,所以日軍早早就厲兵秣馬,防範蘇聯?

基於這個緣故,日軍自然有太多理由要防共。這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和你共產黨有沒有抗日、抗得厲害與否無關,左派的朋友以此往臉上貼金,竊以為是貼得不太對。

我有個小建議:何妨學學現在的俄羅斯?每年「衛國戰爭」紀念日時,紅場舉行大閱兵,軍隊換上當年蘇聯部隊的軍裝,舉起紅旗,喚起民眾衛國愛國的意識。中國也應該這麼作。抗戰勝利紀念日時,解放軍都穿上國民革命軍的軍裝,舉起青天白日旗,重現八路軍抗戰時期的軍容。

這一點做不到,則左派的朋友對於自己的抗戰史,依舊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堪回首呀。
...(恕刪)


因為在解放初期,如果承認了這些東西,共產黨政權就失去其統治的正當性了
當然只能打死不認

共產黨有貪官汙吏,自然國民黨也有貪官汙吏,只是清末民初軍閥割據至抗日戰爭結束,國計民生凋敝百廢待舉,自然執政的國民黨就成為眾矢之的了(在野造反的共產黨當然怎麼說都有利),貪官汙吏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iantsai74 wrote:
隨後日本大規模入侵,共軍利用抗戰後方的廣大疆域,進入晉、冀、察、魯、豫、苏、皖不斷遊擊作戰,逐步擴大,到抗戰結束時差不多有100萬軍隊。不抗日,日本就會坐視共軍發展嗎。


抗戰不要說國府中央軍元氣大傷

中國近代史一直令人詬病的軍閥 也是共負國難

戰前和國府抗衡 而且也不聽國府號令的

桂系、川軍(抗戰部隊中 公認戰力最差 但勇往直前+傷亡惨重)

西北軍(投日做了偽軍人數最多 但也有像張自忠+趙登禹)東北軍

晉系(閻錫山 傅作義)粵系

那一個不是把家底都拿出來拚了

當然也導致這些軍閥元氣大傷 戰後實力大不如前了

怎麼就共軍就跟人家不一樣 發展的特好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chickenz wrote:
相持階段,全國約三分...(恕刪)

國軍與中共合作進行游擊最密切的是閻錫山(八路軍的直屬長官)
結果弄出一個晉西事變,打亂了國府冬季攻勢的戰略佈局

游擊也並非什麼新戰術,老蔣為何需要採納或效法中共?????
那純粹是中共官方給自己貼金的說法(共軍主打敵後的論調)
另一方面,國府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剿滅戰才剛結束,雙方合作本來就有信任問題
中國的歷史書籍比電視連續劇還精彩,竟然一轉眼就跳到蜜月期~~~

1940年中共發動黃橋戰役
1941年潘漢年開始與日本情報部門締結合作
共軍與日軍.偽軍都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合作
才會形成三方犬牙交錯但國軍卻難以跨越雷池的情況
1942年整風運動,中共開始忙於思想整肅與自我批判,並打擊了以王明為首的統一戰線的國際派
王實味說過當年共軍酒肉昇平,

中共根據地怎麼來的?
你真的相信中國現有徒手撕鬼子的抗日小說?


iantsai74 wrote:
如果按照一會是日本人極端反共,一會是共產黨和日本人勾結起來的說法,我也不知道根據地怎麼來的。...(恕刪)



這不難理解吧?當年日本反共,但仍與蘇聯訂了互不侵犯協定,這矛盾嗎?我看不矛盾吧。

中共與日本簽訂了「互不侵犯協定」沒有?我不知道。沒見過的,不敢亂說。但簽了也不奇怪。

說共軍裡通日本,這對於一些老八路出身的老兵,恐怕不太公平。人家也是為抗戰出過力的。長官要他們打偽軍,他們打偽軍;長官要他們打頑軍,他們打頑軍,雖然抗戰八年打得內容和國軍不太一樣,這也是打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