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ffe wrote:
andanlandiandm wrote:
你前述(“你是在講...(恕刪)
出去玩回來看您發這文差點沒把吃下去的噴出來.......................
不要鬧了好嗎?那是對機體輪廓作的測試而且人家文章寫得清清楚楚,不知道殲-20的塗料、附掛件、製造精度等等的細節,這些東西的差距根本就是天與地,當年F-177被E-3的雷達從90KM開始就能大約偵測的到而到了8XKM的距離開始盯著不放洛克希德的工程師差點沒哭出來,回頭搞清楚後才知道是空速管與部份天線的問題,最後搞到大約能減少到30-20KM的距離才會被偵測到,而且這是自己國家兩相對照才抓到的BUG,要是今天殲-20服役後老美或是別國的偵測技術能抓到露點的部份不就會寫一份報告寄給解放軍?
而且麻煩一下看一下日期,OK?2011年................這中間殲20都改了幾次你不會不知到吧?這跟看著生辰八字算命有啥不一樣?
另,您的引文
註釋:鴨式佈局,是一種非常適於超音速空戰的氣動佈局,座艙兩側有兩個較小的三角翼(鴨翼),後邊是一個較大的三角翼(主翼)。鴨式佈局的優點是通過較小的鴨翼達到與水平尾翼同樣的操縱效能,增強了低空的機動性。缺點是鴨翼一旦轉動,角度就會變化,從而影響隱身效果。殲20的鴨翼採用隱身塗料和吸波/透波複合材料,估計對RCS的影響不會很大。
你不是一直說主翼那麼大如何、如何?
簡單講要是有向量推力技術幹嘛用啥前翼或是全動尾翼,如果真的材料很好那不作前翼就更好了,何苦弄一個打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