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國攻擊美陸戰司令:須分散太平洋戰力配置

PainterJ wrote:
是的,這就是美帝設立...(恕刪)








哥忍不住笑了

美國國防部負責武器採購及後勤支援的次長拉普蘭特(William LaPlante)強調,

烏克蘭需要備件來確保F-16的維護和持續飛行,美國已經準備好這樣做。

他指出,無論向烏克蘭提供什麼軍備,都必須提供90天的備用零件,「這是基本規則」。

========================================================

在周邊小島機動分散部署飛彈部隊或是戰機,每個小島都變成戰艦或是航空母艦。

那這些導彈或是戰機需不需要補給?按照美軍給烏克蘭的標準

無論向烏克蘭提供什麼軍備,都必須提供90天的備用零件

那美軍向周邊小島的基地提供90天的備用零件要花多少時間?
Escentric Molecules05
第一島鏈都是美制裝備,美個國家都能為美軍補給
bulldog2005
然後你覺得從新加坡到日本,用哪條航綫不會被打?難道用潛艇拖著走?
吵了半天還是美國爸爸好棒棒或是美國爸爸賣了台灣跑掉了.

台灣這種殖民地, 就是只能看殖民主做什麼來決定.

從以前的日本到老蔣到現在的賴神, 都是坐在總督府裏統治然後聽取母國的指令.

中美大戰沒台灣什麼事, 反正誰勝了台灣跟著誰走的差別而已.

不論誰勝, 接下來就是清洗思想洗滌人心了.
terrylaw
全家?
terrylaw
弄個鬼王棺的頭像, 估計也是當了1450沒臉見祖先.
慢火奶茶 wrote:
柏格說,為了因應威脅,美國必須分配部隊、分散潛在目標,讓中國更難鎖定。他表示,美軍在太平洋的部署模式,要讓美國能跟夥伴、盟友合作,同時嚇阻中共解放軍等部隊試圖改寫全球過去70年來確立的常規,「所以我們的態勢必須改變」。


美國現在官方的說法,是中美那怕直接衝突,也只會像是扮家酒一樣的只用傳統武器玩玩,但那怕美國對中國用了核武器,中國也不會用核武器反擊美國本土。

這有可能嗎? 最近看到美軍的最新台海軍演,其中至少有五次推演結果是中美互相發射核彈,這還是紅方由美軍自己人扮演的情況下。George Kennan和Kissinger也曾多次表示,因為人性,核武大國一旦直接軍事衝突,將很難避免核武的使用。

不要說完全不符合美國自己從五十年代開始發展的核威懾理論的基本邏輯,連一般路人都很難說服。美國自己的核子威懾論和nuclear posture,都包含了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也就是「我如果被核彈打,那大家一起死」。

請注意,是“大家一起死”,不是“拖著打我的人一起上路”。 這裡的核心考量是不止要報仇,還要確保核戰後沒有任何第三方能夠快速崛起得利。這樣講,邏輯是不是比較容易懂?

正所謂虛而實之、實而虛之,我覺得美國現在的官方說法,更有可能代表美國實際的nuclear posture,是絕對不和中國正面軍事衝突。
bulldog2005
賭一賭?你看看如果大陸ICBM朝著美國飛去,美國沒有得到大陸通知是普通彈頭,還沒等著陸美國就一定核導彈招呼了,還賭個屁?
Kanyil
他應該不是這個意思,我覺得他說的賭應該是說會不會中美直接衝突。正常人不會笨到認為ICBM可以賭一賭的,也不會有國家跟你賭,只要敢發射就大家一起死才是常態。


哥笑了

美國人自己承認:

我們幾乎每周都需要補給彈藥庫存 才可以繼續與伊斯蘭國作戰

航母補給彈藥要花多少時間?在補給的這段時間會不會遭受攻擊?




PainterJ
五毛世界是平行時空,和世界上的科學知識都不相容。[笑]
bulldog2005
補給綫長短你是看不出來?新加坡?用什麽安全航綫?日本韓國?他們的美國基地同時被打,誰救?關島受到的導彈壓力較小,但也不是沒有。但是大陸呢?同時可以從北,東,南三個方向馳援。你是從來不看地圖的嗎?
軍盲畢竟是軍盲。
實戰前線還是照常補給。
補給過程照常戰鬥。
補給被敵軍火力阻斷摧毀,或是投送錯誤,甚至被敵軍截胡是日常。


在瓜達康納爾島戰役期間,日本海軍常在夜間以高速驅逐艦突破美軍的封鎖,向瓜島輸送兵力及物資。美國海軍對此補給作業稱之為「東京快車」。而日軍則稱之為「老鼠運輸」。

PainterJ wrote:
軍盲畢竟是軍盲。實戰...(恕刪)






哥又笑了

台灣人自己承認:

在亞太方面,2020年中共按計畫期程基本上完成國防現代化之後,向東進

出西太平洋乃勢之所必然。若以中西太平洋海域與美分庭抗禮為想定,

在此區域,雙方各自擁有自主的武器系統、資訊化指管通情(C4ISR)體系,

以及克制敵方主戰系統之戰術戰法(如導彈打航母)。而且,中共有地緣上之利,

可附美軍在東北亞的駐軍之背,擊其惰歸,使其無用武之地。

同時,中共於南海諸島上造陸成功與兵力駐防,已使該海域成為航空母艦戰鬥

群之「死地」,難以迴旋,只能在菲律賓海以東活動。一旦欲有事於東亞時,

目前美軍縱然已將海、空軍之主力往中太平洋方面轉移,但是補給線過長的限

制,為其致命之弱點,戰力有被中共各個擊破之可能。
miaomiaoZeta
島鏈幾乎都是老美在掌握,老共的作戰範圍也很長。
bulldog2005
大陸的問題就是大,太大了。而且固定基地不多,大部分導彈都是跑來跑去,你打誰?軍用機場難道沒有防禦措施?還是你想打上海殺傷無辜群衆,那麽台灣能承受後果嗎?先想想再回答。
PainterJ wrote:
軍盲畢竟是軍盲。實戰...(恕刪)









哥笑了

美國人自己承認:

隨著美中競爭態勢越來越明確,美軍若在西太平洋地區與中國爆發戰爭,該如何解決龐大且軍種間重疊的後勤運輸挑戰,軍事智庫蘭德公司提出數項建議。
自從美國 2011 年將戰略轉為大國競爭後,美軍將首要假想敵從恐怖主義組織轉向中國和俄羅斯兩大競爭對手,俄烏戰爭爆發也讓歐美各國見識到現代大規模戰爭的彈藥、裝備、兵員補給問題等大挑戰。

若美國和中國在西太平洋爆發戰爭,從美國西岸到西太平洋戰區距離將近一萬公里,且中繼點無法與歐洲大陸相比,因此即使有南韓、日本、澳洲、紐西蘭和菲律賓等傳統盟邦協助,美軍在戰爭期間仍需要大量來自本土的後勤補給。

此外從二次大戰發展迄今,美軍陸、海、空三軍皆有屬於自己軍種的後勤補給計畫,加上西太平洋戰區全部屬於印太司令部管轄,但美軍補給任務卻也有專屬的運輸司令部(USTRANSCOM)負責,因此未來若與中國爆發大規模戰爭,美軍必須避免戰區內後勤運輸管理各自為政的問題。

因此智庫蘭德公司建議美國聯邦國會和五角大廈之間,應該立即針對後勤法令問題進行改善,參眾議院的軍事委員會,應該盡快召開聽證會讓五角大廈相關專家,針對戰區內(Intra-Theater)運輸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國防授權法案也應針對戰區內運輸編列預算,讓五角大廈有實際測試、運作戰區內運輸解決方案費用。

國會也該持續向五角大廈及戰區指揮官施壓,提高西太平洋戰區內運輸問題能見度,促使軍方用最快速度研究出解決方案,畢竟這是半世紀以來美軍首度要在補給線遭威脅情況下,一萬公里外與敵軍進行大規模戰爭,後勤挑戰並非過去 20 年來反恐戰爭可比。

從二戰太平洋戰爭、韓戰與越戰經驗看來,美軍並不乏大規模補給運輸能力,主要挑戰來自不同軍種和戰區指揮單位的矛盾,若要打贏下一場太平洋戰爭,美軍各軍種法令、實作和自我本位心態方面都必須大幅改革。
PainterJ wrote:
軍盲畢竟是軍盲。實戰...(恕刪)



















哥又笑了

美國航母部屬期間一週需要75萬加侖的航空燃料

那問題來了 美軍敢在戰區幫航母加油嗎?如果要幫航母加油 勢必要有掩護

那美軍的海空軍兵力勢必得抽調為正在補給的航母護航

那不就是解放軍的靶?














軍盲畢竟是軍盲,中國是攻方,戰機船艦要在海上裸奔。
自由世界第一島鏈是防守方,在掩體內守株待兔。
台海戰爭不會有航母戰鬥群。
中國遠火導彈打光,無人機全部上場,也無法造成重大影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