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海軍只接受4500噸級的巡防艦? 海軍到底要哪種軍艦才好?

當初台灣驅逐艦隊的建立,原始目的是為了反潛,護航,打破當時老共以潛艦為主的封鎖台灣海域的可能作戰方式,但是現在整個態勢都全面改觀,台灣還是可能被封鎖,但是突破封鎖用海軍軍艦是不可能達成的,另一個新的威脅是對岸對台的登陸佔領企圖,因此台灣海軍的新課題會環繞此兩點,全面翻新作戰目標與建軍方式。
這件事恐怕又是官大學問大,所形成的問題,當初海軍大官為了操作成本問題,把上限訂在4500噸,結果就是後面的官都TMD不敢按照真正科學的思路去看這件事,因循保守。

台灣現在面對的挑戰也與過去不同,整體國防經費調整以後,也養得起較重的巡防艦,所以國防部啊! 請動動腦,把整個海軍的數量調整一下,我們已經不可能需要養這樣大的一支艦隊,但是有效用的艦艇卻是必須的!


看看別人如何批評我們的海軍投資!
cougar2015
這说真话的徐某人,我不看。中共大外宣。過去就跟他槓過。
天衣神水
他講的都是廢話,根本原因是有沒有錢持續造艦
Charlie2020 wrote:
我是很確定一件事,海軍一定會把這艘船給塞得滿滿的,所有空間都塞上各種武裝,武裝到喉嚨,完全沒有留下任何空間供未來的升級,就算將來有錢升級AESA雷達與戰系,可能也沒有空間放,這是一種很外行,殺雞取卵的短期操作。我對台灣現在的


講到這個武器系統的規劃能力,也許還是要看這個政府的能力,如果這個4500噸是因為國防部要求海軍節省運作經費,造成這個結果,哪模這個問題當然可能就是政府所造成的。

我們期望台灣軍方能盡快更新我們的國防白皮書,清楚闡述台灣的整個作戰思想的轉變!
Charlie2020 wrote:
講到這個武器系統的規劃能力

獵風者預定第三季上去,實測相關性能數據後比較好規劃。
farmer3000 wrote:
獵風者預定第三季上去,實測相關性能數據後比較好規劃。


獵風者只是代表偵查手段的新來源,軍方購買商用衛星數據已經多年,這種衛星對整體國防影響要在多年以後才能建立,偵查或是通訊手段的更新對現在整體國防規劃,不能說沒關係,但是不影響短期國防政策與作戰思維的改變。

當然,對於在兩年以內可以確定執行的計畫,可以納入國防建設的準備中,比方說低軌衛星計畫
Charlie2020 wrote:
軍方購買商用衛星數據已經多年

想定上,萬箭齊發一路清除台灣海上作業船隻(耳目),奪港口進行行政卸載。
這是目前的主要破口,已知中國也徵召了大量後備役,上武裝漁船準備侵台。

購買的商用衛星數據,無力即時偵、搜、觀、瞄到大量分散的小船。
意即再多的精準彈藥也派不上,這場戰爭是有可能被突襲成功的。
飛鼠5號後來有打算要發射嗎?

移師澳洲後徹底沒消息了

台灣目前有發射能力的應該也只有tispace吧
farmer3000 wrote:
想定上,萬箭齊發一路清除台灣海上作業船隻(耳目),奪港口進行行政卸載。

台灣,盟軍才有資格講 萬箭齊發,
中共在福建浙江加上廣東才幾個發射火箭砲的發射架,
才一百多架,一輪打出才一百多顆火箭砲,
萬箭齊發,,去。
有防空飛彈防台灣,盟軍的火箭砲,飛彈嗎?
沒有。
台灣,盟軍一輪打完解放軍就沒了。
火箭軍,基地,機場,,,全毀。
Charlie2020 wrote:
兩年以內可以確定執行的計畫

獵風者預定第三季成功上去後,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加入作戰序列。
各種武器載台能 Link到,取得不明、敵方大量的小船座標、軌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