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自製的艦用天劍二與天弓飛彈射控雷達系統


Charlie2020 wrote:
我看它的加力器火箭...(恕刪)


50km這是已經有加入加力器,中途導引,優化彈道才能將射程延長到50km。

自由工作者 wrote:
還可以彈幕哦~...(恕刪)

link16傳輸速率跟彈幕有啥毛關係?
Charlie2020 wrote:

我們是在PC DOS下執行這套系統,TURBO C 與LATICE C,工程師來自輔大淡江台大,8031/8051/Z80韌體與硬體是兩位台北工專的玩家設計的! 我個人覺得那兩位台北工專的是這個案子的最偉大的工程師! 會規劃系統與寫高階c語言更本不算甚麼本事! 那時候連電腦網路Ethernet都沒有的時代能搞出這套系統我很佩服哪兩位台北工專的同袍!.(恕刪)


我是1992進淡江電子的韌體工程師,淡江當時號稱很重電腦教育連文學院都要上電腦文書系統...

高階語言基本上要透過函式工作,組語等於是機械碼透過暫存器工作

而你那時代的8031 韌體開發,以我在1995年接觸的8051韌體無模擬器的開發經驗的猜測如下

1.在PE2編輯8051的組合語言檔
2.在DOS底下編譯成bin檔
3.透過燒錄器燒到EPROM,而有跑起來有問題的話還要用紫外線清除後再燒一次

台北工專那兩位在那年代一定懂電子,而且是現代已經少見的類比電子控制(1980年代最複雜的非電腦消費電子應該是電視和錄放影機)都會才對

當然如果那年代那兩位韌體開發如果有8051模擬器效率會快很多,畢竟用紫外線清ROM還蠻費時的

RS422基本上是用8051內建的RS232透過IC(如果那年代沒IC的話就是要用元件兜的)轉成差分訊號變的
基本上就可達到遠距有線傳輸了,至於傳的內容和意義就跟據各人的協定,我2011年做華為電子門禁鎖案子時.它只有9600 bps速度
但可做到熱插拔,因為它有類似USB列舉的機制

Charlie2020 wrote:
各位看官! 敝人在民國75年在馬祖服役時,就加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丁之發下令成立的臨時任務編組,陽明館研發小組,研發戰場監視與火炮管理系統,這套系統從兩個預官與兩個大專兵開始最後變成16個人的研發小組,我退伍前全套系統已經裝置到所有觀測所與雷觀機,商用雷達連線,所有或42迫砲以上火炮都有專屬的終端機以顯示來自火炮控制中心的射擊命令,戰情時還裝置一套80吋的EGA投影機顯示所有南竿周遭的敵情,多次演習都有總部長官指導,退伍後新的馬防部司令換人,立即下令實彈射擊驗證,試射當天,第一發參考射擊,第二發效力射擊,直接命中! 多年的苦幹實幹,總算沒有白幹!...(恕刪)

丁之發將軍是我的直屬長官.73年7月到任后里軍少將軍長
比哪前任戴鄂軍長好太多

幹完軍長表現最好.才能勝任馬防部司令
如果馬防部任期滿..軍團司令職位是囊中物
明日之星呀....誰知官運不佳
丁之發司令提前下台..到陸總部幹作戰署署長

提前下台原因:迫砲驅離大陸漁船.直接命中..對岸漁夫GG

命運作弄人












hx135cb750 wrote:
我是1992進淡江...(恕刪)

很懷念那個年代,我當時也是開始用8748(8048)寫組合語言,模擬器當時很普遍了,但是很貴,但沒有模擬器除錯是很難的

lkk77 wrote:
很懷念那個年代,我...(恕刪)


是的,那兩位真是可憐加厲害!!當初我們除了吃飯以外24小時都待在坑道中的房間裏,醒了就寫程式,累了就睡,餓了就吃,完全不知日夜之分,每星期放假一次才刮鬍子上街看電影吃一頓不一樣的,洗個熱水澡! 就這樣操出了國軍第一套電腦自動化作戰指揮系統! 後面接班的徒弟聽說比我們更厲害!!

vinhlong1961 wrote:
丁之發將軍是我的直...(恕刪)


我覺得丁將軍接陸總作戰署長,對他本人可能有一些錯愕,對國家來講應該是一大福氣! 他的觀念很新,又敢起用新人,我們一票大專兵,甚麼經驗都沒有,他就叫我們開發一套作戰指揮系統,你覺得哪個將軍敢這樣做! 他一定會把許多好想法在作戰署裡建立起來,後來他好像昇到聯勤總司令是嗎?

Charlie2020 wrote:
是的,那兩位真是可...(恕刪)

這就是興趣,我以前寫程式也不覺得累,經常寫到半夜,完成作品時更是興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