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hpls wrote:如果你的目標是有朝一...(恕刪) 除非韓國人的未來規劃里有真正的“國防自主”。否則做這種增加後勤和子系統兼容難度的事情吃力不討好。你所說的那個有朝一日,首先背後要跨過美國軍工複合體的阻力。對於總統稍微違逆一下老美就落得個悲慘下場的韓國,呵呵~對了別人認真跟你說垂發的時候就不要顧左右而言他哦
joshpls wrote:噸位控制差,可不是...(恕刪) 據說055如果按照大陸過去的造艦理念要實現軍方的性能指標和要求噸位是會超過兩萬噸的,現在減肥到1萬2是已經進行過大幅的總體優化設計後的結果了。關於此大陸軍迷中很知名的鼎盛海軍論壇版主,已退役的前海軍造艦部門高級軍官 POP3在去年還是前年有詳細介紹過:055型萬噸級驅逐艦,其作戰範圍為涵蓋第二島鏈以外的遠海乃至全球除極區以外的區域,同時,也可為我國航母戰鬥群配套。既可成為水面艦艇編隊或海上綜合機動編隊的核心,也可成為航母編隊的重要組成。055型驅逐艦的作戰使命任務,可協同編隊其它兵力執行反潛任務;單獨或協同編隊內其它兵力攻擊敵各類大、中型水面艦艇;為海上作戰編隊提供中、遠程防空;協同編隊為登陸作戰提供火力支援;執行中、遠程對陸上目標進行精確打擊;遂行海上巡邏警戒和護航等任務。 055型驅逐艦作戰系統配置上均為目前中國海軍現役最新型號的裝備。055型驅逐艦硬武器方面主要配置了PJ38型單管130毫米艦炮,該型艦炮射程較遠,具有較高的射速,可使用不同種類的彈種,並具有發射制導炮彈的能力;近程防禦武器方面,配備HQ-10型艦空導彈武器系統和PJ-11型11管30毫米近程反導艦炮武器系統;配備反潛武器系統和魚雷防禦武器系統;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HHQ-9B遠程艦空導彈、YJ-18A艦艦導彈和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及新型中程艦空導彈。 346型相控陣、海軍遠程目標指示系統、海上作戰集團指揮部信息系統等等這些成熟的設備和系統為其標準的配置,這得益於中國電子工業的高速發展,中國的軍事電子工業的水平早已不是人們印象中的落後原始狀態,是較早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的領域之壹。 055型驅逐艦壹體化桅桿和通用集成天線的研制成功使得艦面較之以往的淩亂狀態有了很大的改觀;配置了多種數據鏈系統如JIDS系統、綜合數據鏈系統和寬帶高速數據傳輸系統等等,能提供抗幹擾、高速率、大容量、保密的數字、語音、數據通信和定位功能,而功能齊備的各類常規通信方式和衛星通信、水中通信系統使得該艦具備了強大的通信信息能力。 055型驅逐艦的電子戰系統能夠偵查監視艦船周邊的電磁、光學和聲波信號,對各種信號進行威脅等級判斷,對出現的威脅信號進行分析測量和預先告警。並以多種手段如有源幹擾和無源幹擾等方式,對敵方艦載、機載雷達和導彈末制導設備實施壓制幹擾,從而削弱敵方作戰能力,保護本艦及編隊的安全。 055型驅逐艦采用頂層設計,層層分解的方式,優化架構的合理性和集成度,指揮與控制壹體化。實現標準信息、通用基準完全共享,設備小型化、通用化、集成化、標準化。在雷達、電子對抗及通信等各類系統的天線高度集成化的條件下,艙面電子設備布局非常簡練,而開放式通用接口顯控機櫃給後續升級工作帶來便捷。在作戰流程上,簡化指揮層級,減少戰位,減輕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相較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055驅逐艦項目來說,新的055項目是幸運的,這是國力強盛的體現,也是廣大軍工人員多年不懈努力的結果。但是,這裏不得不說的是,新055驅逐艦項目的發展也並非壹帆風順,其中經歷了很多的波折和困難。 2009年12月20日,《055型驅逐艦綜合立項報告》通過了專家委員會的審查,這就意味著進入了實質化技術設計階段。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發現了壹個較為頭疼的問題,要完成《055型驅逐艦研制總要求》所規定的各項指標和功能,該艦的排水量勢必遠遠超出,初步估算排水量要達到2萬噸以上。 導致這壹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軍船的建造中所涉及的行業極多,幾乎覆蓋了國內大部分研究領域,參與其中的有船舶、航天、航空、電子、兵器、材料等各行各業,而這些科研院所和設備研制單位基本都是自成體系,有著不同的條塊分割和研究方向及拳頭產品。雖然彼此都按同樣的國軍標進行產品的研制,在接口標準化上沒有問題並能進行各種設備的系統連接,但是,因為各方在研制上的相對隔絕,各自都有很強悍的設計能力,在研制的設備和系統內,大而全、面面俱到,幾乎所有方面都考慮到了,這在原有的設計體系和設計思想下有其正面的意義。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這有些類似於以前的大型國企,從醫院、小學、中學、職工大學到殯儀館都齊備了,雖然內部的生活工作上具有較高的便利性,但利用率並不高,還會產生資源的浪費。 上述的問題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有這樣壹些方面:1.設備功能上的重復,導致設備過多,而這首先就要占用更多的艙容,艙容的增加必然導致艦艇排水量的增大;2.設備的數量多少也直接影響艦上的電力負荷,電力負荷的增大使得對電站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不降低自持力和續航力指標的話,那就必須增大燃油艙的容積,這也導致排水量的增大;3.設備的增多也同樣會增加操作艦員的數量,相應的生活設施也勢必增多並導致排水量的增大;4.設備的增多,熱源輻射和噪聲等相關指標也會增大,不利於艦的隱身性;5.設備的增多和重復功能的增多,對作戰能力如系統反應時間也有著直接的影響,不利於作戰能力的提高;6.導致艦艇的建造成本直接上升和後期維持費用居高不下。 這裏不妨舉例子來直觀說明,比如,很多設備都自帶專用電源和冷卻設備,這是大而全的具體表現,而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通過頂層設計進行統壹規劃集中處理;再比如通信天線,各設備都自帶天線,導致艦上天線林立,不但不美觀,也給電磁兼容設計帶來很多的問題,這壹問題的解決,就是采用天線集成化設計,將天線進行充分的融合;再再比如通用垂直發射系統,目前該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4個型號不同功能的導彈,而這些導彈分屬不同的集團公司,每個集團公司自有壹套控制系統的話,那麽將有可能壹套垂發有4個控制系統,不但要占據很大的艙容和配置較多的操作人員,在作戰時,進行彈種轉換的復雜性和系統的反應時間都要增加,這極不利於作戰能力的提高。 針對上述的問題,總部及海軍於2011年上半年召開了專題會議,要求各相關單位打破既有框架,打破行業分割和條塊分割,按照頂層設計、層層分解、統籌規劃、優化集成的思路進行改進,並限時完成,後墻不倒。在艦的性能指標不降低甚至有所提升的前提下,達到減少設備數量、降低艦員人數、優化指揮流程、控制艦的噸位及降低造價的目的,而這壹統壹部署和規劃產生了巨大的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如055型驅逐艦的造價才60億左右,遠遠低於國外同類簡單造價,具有很大的可持續性。 這壹事件可謂是具有極大意義的事件,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中國海軍艦艇設計的壹個裏程碑事件,這意味著中國海軍的艦艇從粗放型設計進入精細型設計,同時,這些部署、規劃和要求所產生的成果也被海軍其它艦艇如航母、新護衛艦和潛艇等所采用。隨著055型驅逐艦的開工建造並初露端倪,壹型作戰能力強悍價廉而物美的戰艦在不久的將來即將成為中國海軍艦艇的中堅力量。
mangchaocs wrote:除非韓國人的未來規劃里有真正的“國防自主”。否則做這種增加後勤和子系統兼容難度的事情吃力不討好。你所說的那個有朝一日,首先背後要跨過美國軍工複合體的阻力。.(恕刪) 韓國一路以來的發展軌跡都是這樣,前幾年現代汽車在北美推出高級品牌汽車,引擎與傳動系統仍是三菱汽車「Diamande」。韓國高鐵也是如此,先跟歐洲技術提攜,再來造自己的高鐵。大方承認技轉,這可比某國堅稱「自主」來得光明多了。韓國有沒有國防自主決心?能做到的自己先做,不能做的事就先技轉,最糟也不過就是買現成的。幾十年來韓國人很清楚,很多事情不是一蹴可及,不會去強調彎道超車。不像某國常常拿了別人前加盟共和國的技術,硬要說自己發展............
joshpls wrote:韓國一路以來的發展...(恕刪) 閣下真是三句話不離酸大陸啊不知道跟Yakovlev買VTOL技術的洛馬看到你說的話會不會臉紅可惜不論怎麼變著花樣酸,做出來的東西是不會被酸口水噴消失的哦多做一個,只是讓你多了一個可以酸的對象畢竟嘴長人身上天下何物不可酸至於心比天高的韓國人,祝他們能在乾爹的壓力下早點實現國防工業的徹底自主化哦~我可是很期待長得像極了J20的KFX C200早日上天呢
joshpls wrote:韓國一路以來的發展軌...(恕刪) 上次说本国汽车全套抄袭三菱,这次又说韩国全套抄袭三菱,我就想问问你是替三菱代言还是成龙电影看多了。在日本三菱汽车也只是三流车厂,一流丰田本田,二流日产马自达,三流斯巴鲁三菱。我要告诉你日本汽车工业起步全套抄袭美国,你会不会奔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