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枚陸射增程雄三同時分從不同方位攻擊進入台海週邊400公里內的敵艦隊那種場景是十分悽慘的!

屁無哥, 你要不要去看愛三及弓三飛彈系統所涵蓋的範圍有多大? 簡單的說雷達可以與發射車可以分得很遠的, 戰時, 你應該先確保老共的武器品質比較實在

0818mikeyou wrote:
你要不要去看愛三及弓三飛彈系統所涵蓋的範圍有多大? 簡單的說雷達可以與發...(恕刪)



這些蘭德報告中都有分析計算喔 ! 除了癱瘓機場之外 , 解放軍還需要最少124枚導彈 ,
才能完全摧毀獵殺台灣的導彈防禦系統哩 ~~


當然 由於中國舊型300公里等級導彈已逐漸退役 , 精確度更高的AR-3遠火才是未來國
軍該多加注意的 ~~


piwu0536 wrote:
Depending on how many interceptors the Patriot is able to launch at each incoming
ballistic missile and on the probability that an interceptor will kill the
missile, it is plausible to assume that between five and 15 ballistic
missiles simultaneously arriving at the Patriot radar will overwhelm its self-defense
capability and kill it
. Table 1.5 shows the total missiles required with
different assumptions of the number of simultaneously arriving missiles needed
to overwhelm Taiwan’s nine Patriot and 12 TK III batteries.




...(恕刪)
发射车需要指挥车,中继数据引导车,必要时要需要雷达车。一个普通的营级岸防部队展开都对场地和周围环境要求很大。真当单一发射车打出去就可以不管可以100%命中目标?navie。导弹和火箭炮不同,火箭炮类似炮弹规划好目标坐标打出去就行,导弹需要中继引导和体系支持。就是这样火箭炮依然有通信,指挥,抢修,油料,补给和炮兵雷达车做辅助车辆。更何况导弹发射车。
jfkcity wrote:
漁船的速度真的太慢,現代貨櫃船可不像是2戰時,
6節航速的烏龜,這20年來下水的貨船的巡
航速度,已經提升到20節,跟軍艦的巡航速度沒差了。

我25年前跑過15萬噸的大油輪,長300m寬50m,空載順風下就已經可以上23節,滿載順風也能17節。
曾經在印度洋順風時以23節航行被目測應是8000TEU的貨櫃輪巴過去,經計算,對方約30節。
比你想像中還快不少

dfxldm wrote:
发射车需要指挥车,...(恕刪)


別傻了 台灣發射防空飛彈 需要全程靠本身雷達導引?
不用! 重點就在"資料鏈導引" 任何一個雷達 只要能有效提供目標
飛彈自然可以依其導引 對目標進行攻擊
原發射系統不必要進行導引

假設台灣有十五座機動天弓系統 10座發射飛彈出去
趕緊就機動閃避反砲擊 但剩下5座只偵測不發射 同樣可以對這些發射飛彈進行導引
進行"資料鏈連結中段導引" 直到最後階段飛彈尋標器打開 主動攻擊對手
等貴國火力想來消滅這些機具時 早就跑了 先制開火權在台灣手上
台灣沒有開火前 中國是不可能知道這些雷達或發射器何在 不是嗎?

台灣有數十具各式機動雷達車及發射系統
戰時的位置連現在台灣都還不確定在哪 貴國會知道?
先用火力全部掃蕩一次? 那我敢保證 90%以上會是空包彈或沖天砲
而且 能打到台灣的遠火 價格都是十幾萬美金起跳的 很貴的!
理论上是这样,但是没有这么快。车队要到阵地展开,供电车要开始发电,各种缆线要链接好,有电之后检查系统开机预热。只要雷达一开,天上的飞机就侦测到了,反辐射导弹就可以进去发射程序了。导弹打不了发射架但是可以打击雷达。导弹开机后要开始搜索目标,敌我识别,锁定目标,导弹通电预热(陀螺仪转起来),然后才能发射。萨姆6好像是目前防空导弹里时间最短的,资料只是说几十秒钟。导弹从升空到击中目标还需要一分钟。大概车队的撤离也是要时间的,这里算上五分钟。在一百公里距离的情况下已经够导弹飞过来了。至于你说的一座雷达给另一套导弹发射的导弹制导应该属于cec,目前只有标准6有。要让战斗机不知道防空导弹的位置就只有平时不开机,机动中突然开机,但是这时候又不能掌握空情,有时候开机战斗机离自己一百多公里,可能打不中,有时候可能就20公里就在天边。
YC_Jiang wrote:
別傻了 台灣發射...(恕刪)
YC_Jiang wrote:
別傻了 台灣發射防空飛彈 需要全程靠本身雷達導引?
不用! 重點就在"資料鏈導引" 任何一個雷達 只要能有效提供目標
飛彈自然可以依其導引 對目標進行攻擊
原發射系統不必要進行導引

假設台灣有十五座機動天弓系統 10座發射飛彈出去
趕緊就機動閃避反砲擊 但剩下5座只偵測不發射 同樣可以對這些發射飛彈進行導引
進行"資料鏈連結中段導引" 直到最後階段飛彈尋標器打開 主動攻擊對手
等貴國火力想來消滅這些機具時 早就跑了 先制開火權在台灣手上
台灣沒有開火前 中國是不可能知道這些雷達或發射器何在 不是嗎?

台灣有數十具各式機動雷達車及發射系統
戰時的位置連現在台灣都還不確定在哪 貴國會知道?
先用火力全部掃蕩一次? 那我敢保證 90%以上會是空包彈或沖天砲
而且 能打到台灣的遠火 價格都是十幾萬美金起跳的 很貴的!

資料鏈導引目的是對中遠程飛彈不斷修正目標方位
台灣的預警機是購買美國的E-2T/K艦載預警機
這種預警機指揮方面沒問題,但射控能力有很大的存疑
兩岸間最短距離不過160公里,簡單一點效果也不會差
有個大致方位然後採慣性導航+GPS修正就可以了
豪哥大 wrote:
資料鏈導引目的是對...(恕刪)


台灣沒有預警機?

那E2不就是打火機




lordkon wrote:
台灣沒有預警機?
那E2不就是打火機

喔,的確台灣有6架E-2T/K我錯了
不過雄風三是國產,E-2T/K是美產
艦載型的E-2T/K指揮沒問題,當射控系統就....???
起碼維基百科上是這樣說的
還是應該說台灣還沒做過兩者的整合試射?
起碼大家都沒有看過影片

豪哥大 wrote:
喔,的確台灣有6架E-2T/K我錯了
不過雄風三是國產,E-2T/K是美產
艦載型的E-2T/K指揮沒問題,當射控系統就....???


豪小大你講錯一點都不意外阿

連核試爆都可以像爆米花一樣多顆同時引爆這種搞笑謬論
還可以說的臉不紅氣不喘真是....

話說回來
台灣的E-2T哪需要艦載???
難道遼寧號已經投奔自由台灣了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