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ss_sato wrote:昏倒.我完全反對 ...(恕刪) 這個案子很怪,一般小艇不具有良好的雷達,桅桿不高,探測不了多少距離。又飛彈盲射,牽涉到導航問題,用慣導誤差太大,台灣只能用GPS,而老共又有能力干擾GPS,那戰時,盲射飛彈會飛到哪去,這變成未知數?這種小艇,以前共軍不行時,高喊潛、飛、快,可是共軍每次出動這種小船,都是靠沿岸魚船掩護,才有機會靠近國軍,現在國軍戰時又找不到漁船掩護,要靠逆蹤,只要小快艇一加速,尾流的浪跡又會破壞逆蹤,所以不解,很怪!
macross_sato wrote:昏倒.我完全反對 ...(恕刪) 我早就聲明是文組的,"不知道合字艇是什麼" 沒什麼好奇怪的!怎麼我屢次列在需要飛彈艇原因第一條的 "陸基機動發射預備場地需求爆棚" 您都沒考慮? 只好再就這點重覆說一次。機動陣地不是公路邊隨便找塊空地就能開工的,文組的我自己腦補也想到至少必需符合下列條件:1) 避開人煙稠密處。 減少敵人反擊對一般民眾的殺傷。2) 離欲保護目標 (特別是防空飛彈) 及其敵人空中可能攻擊路徑不能太遠,且要能偵測發射視野良好。3)預備陣地間彼此距離要夠 (防反擊),又不能太遠 (移動時間短),又不能太翻山越嶺 (利於運動)。-----------。 基於保防,雖是我自己腦補的,但也不宜講太多。一個欲機動的標的 (飛彈發射車+電源車,搜索火控雷達,通信中繼車-----等等) 估計至少需事先規劃最少三四個以上的機動預備場址; 台灣有雄二,雄三,雄二增程,雄三增程,弓二,弓三,愛二,愛三,戰管機動雷達及其各種裝備,多基雷達,--------等等都需安排機動場,兩千個需求恐怕都還不夠,而且需求只會增加 (飛彈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地方有那麼多嗎? 不足,或為了預留以後的需求要怎麼辦? 發射條件需求最簡單的雄二當然要當 "外推沿岸" 的先行者。
jfkcity wrote:海岸線80-50公...(恕刪) 我真的越來越懷疑厲害國基礎教育有教地理嗎?"台灣沿岸80~50公里" 會 "離福建沿岸不足20公里"?有個好物叫Google,若懶得翻牆,相信百度也應該有。
嗨,兄弟,文理組不影響決策能力,只是看東西評估流程不同。而你說的 一堆會爆棚的東西都上不了小船。 所以上小船並無法解決爆棚之說。現在構想能做到微型艇,另一方面就代表 微型艇 只是一種 『飛彈發射架載具』 (以雄二來說,噸位太少)。只要能上飛彈發射架的載具, 就代表不是 非必要的構型。現在長官的決策中很矛盾就是, 放棄多年海使用經驗得到的光六,而選擇一個非必要構型載具。除了補足光六進出淤積港道, 實在找不出原因(當然 陸軍很了解原因)。其餘 船廠的非決策因素,就不談了。此外, 在發展光六之前, 中科有以 兩艘海鷗 做匿蹤 塗料材料 構型 測試。所得到以 一級艦 探測掃描 及結果, 海軍是認同的。微型化除了光學探測外,在雷達掃描上確實有 延遲 與 縮短反應時間距離 優勢。但是微型艇搭載遠距離攻擊武器,所以為的是 隱蔽 空中攻擊。但是,這時 尾跡 卻又現蹤了。
當年對岸沒大艦時022被吹上天....沒有隱形戰機時J8都能打F22用了大艦後...就造更大的艦...同理...沒航母時...航母殺手被吹上了天...有了航母後...還要更大的航母....小時候看到的天空和長大看天空...天空還是一樣...但感受完全不同...
macross_sato wrote:嗨,兄弟,文理組不...(恕刪) 同道版友! "文理組不影響決策力" 完全正確! 我那句話是在說明 "我不知道合字艇是什麼,很合理"。沒錯! 我列的那一大串目前都上不了小艇,不過既然擁擠不堪甚至爆棚,目前技術上可以挪挪窩的雄二是否該 "儘量" (不是 "全部" ) 讓出空間給其他 "需要,卻目前不能上海面的"?我自己腦補: 60艘雄二可能是初期的嚐試 (報導說: 已經過可行性驗證),日後搞不好雄三也部份依樣畫葫蘆呢。
lutin111 wrote:當年對岸沒大艦時022...(恕刪) 說得好! 該拍拍手!台灣現在就是缺大艦! 馬英九執政荒廢8年加在野率領佔立法院絕對多數的KMT立委力阻國防採購8年,這空白的16年對台灣海空軍是很致命的傷害,尤其是同期間厲害國又在下餃子,更是命懸一線。空言 (指責馬)無益,務實緊急補救才是要務,所以雄二,雄三,弓二,弓三的擴編及機動部署才是迅速補破網的不二法門! 此艇就是滿足 "擴編","機動" 的努力之一。造大艦要鈔票,時間,及技術。前兩者現在站在對方那邊,而技術雖然他們不見得高於我們能表現出來的,但畢竟我們的技術自己還不滿意, 海軍要求更縮小,更輕量才願造。所以台灣大艦如果要完全獨力滿足防衛需求恐仍需10~15年,甚至更久。難道這段空窗期就放著讓她爛? 不對稱作戰就是 "以小,以創意造出好武器嚇阻敵軍",不是 "跑到大海與敵英雄決戰"。
giga giga wrote:"陸基機動發射預備場地需求爆棚" ...(恕刪) 別人回你微型飛彈艇不可行,至少把漁港的種類/數目之類的資料都貼出來作依據.總不能你連個陸基發射組的大略數量都沒有,就下結論"預備場地需求爆棚"?--->避開人煙稠密處。 減少敵人反擊對一般民眾的殺傷。>離欲保護目標 (特別是防空飛彈) 及其敵人空中可能攻擊路徑不能太遠,且要能偵測發射視野良好。>預備陣地間彼此距離要夠 (防反擊),又不能太遠 (移動時間短),又不能太翻山越嶺 (利於運動)。雄二射程250公里雄三射程300公里雄二E號稱射程更遠臺灣東西最大寬度:144公里依雄二的射程,就算把陣地擺在中央山脤,也足夠打到海峽中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