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shiyoyo wrote:
其實喔(學那個很討人...(恕刪)
華將軍 當年建議用AT3就提出很多高教機的需求點,可以去看看。
基本上 漢翔是很不正常的企業。 我還是要在說一次, 公部門任意撤換 經理人 叫哪門子 上市上櫃公司?
漢翔不爭氣當年若是跟SAAB一起玩, 現在可以在輕型戰績市場找到一個門路, 好延續生產線與戰機設計能力。 說不一定還可以學到J37反向推力裝置。
後來也不跟義大利佬一起玩, 高教機與輕型攻擊機市場,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義大利人都認為你確實會做戰機教練機要跟你共創市場了, 你也不要, 就要自己改。 市場通路沒人幫你開頭, 你再參展十年也是賣不出去。
整個漢翔領導團隊就是二兵文化, 聽主子做東西, 完全沒有為公司未來著想。
因為是政府的,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不要的時候這些建立的能量又要再散掉。
今天66架之後呢?
是不是又像當年一樣, 想了很多市場, 做了很多規劃, 參加很多展覽,然後呢?
做東西到賣東西是不同的道理,但是高層的利益到手, 公司未來營運就拍拍屁股說 民營企業自己要努力。
一年多生出來, 要給設計製造的參與單位鼓掌叫好,
但是對於延宕決策與罔顧公司未來發展利益, 多年後再來看是誰真的愛護這一家公司。




或者到建國市場 買雞 再轟前風擋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