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敢開戰嗎?中國糧價大漲.上海出現排隊購買潮?人民.軍隊吃不飽怎樣打仗?

lordkon wrote:



看起來川建國要贏了

共產黨員又要準備移民了




就差台湾人的2300万票了
gzedifier wrote:
造谣水平太低了把,坐(恕刪)


廣州務工人員流失,房東慌了|11月臨時工大神找不到工作,滿街都是求職者




五毛沒工作沒關係
可以加入解放軍.快來解放台灣
lordkon wrote:
廣州務工人員流失,房東慌了|11月臨時工大神找不到工作,滿街都是求職者


这跟粮食都没有了,要闹饥荒了还是有区别吧?

现在大城市不好找工作,老家或者内地新开工厂,回老家找工作,这不是正常的人员流动吗

广州本来就在没落,城市有上涨有没落。

二三线城市也在发展,如果永远都是一线城市牛逼,小城市不发展才让人担心
lordkon wrote:
廣州務工人員流失,房(恕刪)


轉香港論壇

西方徹底看清!印度越南都不如中國,曾經消失的製造訂單又回來了

2020-11-7 08:22
剛剛,看到則振奮人心的新聞,臨近年底,沿海很多外貿工廠開啟“爆單”模式。佛山一家小家電企業,工人們忙著來回裝載貨物。由於今年出口的訂單與國內訂單同步增長,目前他們的產品車間已經堆不下,只能臨時放到院子中轉。



同樣在廣東,一家以生產吸塵器等小家電產品為主的企業,今年相關產品的海外出口也迎來成倍的增長。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出口增長超過600%,加濕器等環境健康類別的產品,以及吸塵類的產品都屬於增長范圍內。
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炒鍋、麵包機、榨汁機等出口分別增長62.9%、34.7%、12.1%。用網友們的話說,現在西方因為困難二次沖擊,大部分工廠停擺,只能依靠中國製造維持生活。

以至於在沿海很多工廠都出現了“用工荒”,佛山一家工廠,9月前生產線工人大概有300多人,如今工人增加到了450人。即使這樣,他們每天還要通過加班加點才能完成排單計劃。



甚至,深圳有家小家電企業負責人透露,10月份以來,海外客戶每週都會給他們新增訂單,但因為生產線的工人不夠,現在面臨招工難,有大量新的訂單都不敢接。
這一幕,讓人思緒萬千。曾經,還是這些中小製造工廠到處求人,主動要活來幹,不代工就沒法生存;但現在,情況已經在變化了,是外國人求著中國工廠代工,主動權掌握在中國製造手裡。
有人分析稱,這是因為印度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產能沒起來,品牌方發現將產品給他們代工,無論是質量還是效率,都遠不如中國工廠高。畢竟,改革開放40多年的沉澱,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

另一方面,很多中小製造工廠,已經無比清楚給人做代工的悲哀。比如蘋果,在iPhone背面有句話:“蘋果在加利福尼亞設計,在中國組裝”。也就是說,蘋果把設計、開發高含量技術和高成本的採購都放在美國,把低含量的組裝放在中國。

要知道,一台蘋果組裝成本才佔蘋果成機的2%,iPhone 12成本2700元左右,給國內代工以及其他國內採購,加起來也不超過500塊。這就是代工的悲哀,自己幹最辛苦的活,到頭來給外國人做嫁衣。
幸好,今天的中國製造已經看清一切,代工反而不是那麼必要,這麼多年苦練內功,要撕下洋牌賣國產,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打造自主品牌。
就拿拼多多數據來說,從2018年至今,1500多家中小製造工廠陸續揭竿而起,加入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通過互聯網與消費者直連,提高品牌影響力。一年多來,已累計推出定製化產品4000多款,訂單量突破4.6億單。
前不久,拼多多還推出了“新品牌計劃2.0”,宣布要全面升級“新品牌計劃”。未來5年,扶持100個產業帶,聯手5000家中小製造工廠,訂製10萬款新品牌產品,帶動銷售額破萬億大關。
這意味著,接下來將有更多有實力、沒名氣的中小製造廠商聯手拼多多,藉助互聯網大數據,真正實現“按需定製”,生產出更多符合消費者喜好的國貨。同時加速建設自主品牌,實現轉型升級。
今天,國貨正在加速崛起,中國人去日本搶馬桶蓋的日子,終究成為歷史了。被帶回來的,不僅是消費,還有曾經消失的民族自信!
lordkon wrote:
長江多少省市流域
淹大水達2~3個月
哪來的糧食產出

要不要回顧一下當年
當年大飢荒發生
還風調雨順
竟然餓死幾千萬中國韭菜

是不是沒騙人


我是不知道大陸今年缺不缺糧。

但是,就在七月,武漢淹大水的時候,我在閒魚上看到一台台灣沒有的改裝相機(就說了台灣沒有,所以別問我為什麼不在台灣買。),拍下付款以後才發現對方在武漢,當天就從那裏發貨。

我想.......完了,武漢淹大水,運氣好晚個十天半個月到,運氣不好包裝進水,衰神附身就整個淹了..........每天追蹤運送進度,居然和平常差不多!不是淹大水嗎?怎麼看起來沒有繞路或阻礙!一定是騙人的紀錄!.....快遞顯示簽收的那一天,深圳的集貨點也通知我收到了..............騙人,看起來跟平常的速度都沒差別!相機寄回台灣收到以後拆開包裹,嗯,沒淹水也沒進水,功能完全正常.............

明明就是武漢,明明新聞報淹水,我還看到了從四川一路淹大水下來的畫面。但從整個運輸看起來一路順遂沒有問題。我只能想到大陸很大,一地淹不代表整個地區都淹了吧..........


糧食是種在低地上的
你以為糧食長在馬路上嗎


中国的良田都是现在的城市,都是地产卖的最贵的地方。

中国自古农耕民族,城市都是依据农耕地而建立的。
现在为了地产,早就把农耕地都盖楼了。
另外的农耕地大量使用化肥,早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了。


毛詩選
土改分田,又皆公有,誰敢不服。
公社大躍進,畝產萬斤,高爐煉鋼,衛星高放。
搜刮瞞產,以糧還債,吃草啃皮觀音土。
廬山聚,七千人大會,功過三七。
文革運動批鬥,打牛鬼蛇神盡折腰。
四人幫,奪杈大審判,知青返鄉。
改革開放風吹,引退崗下海群起撈。
唯紅色江山,先富起來,韭菜屁民,低端辛勞。
紅官二代,五百家族,海外洗錢世界繞。
俱腐敗,數貪婪人物,還看今朝!
可憐的對岸
疫情一直被台灣攻擊,迅速恢復生產幫台灣賺錢,幫台灣成為小英說的四小龍經濟成長之首
還要被井蛙嘲笑
lordkon wrote:
糧食是種在低地上的你(恕刪)


你說的這個中國是不是只存在你的腦子裡和現實無關
我在東莞沒有感受到糧價大漲 一些蔬菜 水果 蛋 肉也沒有太大的波動

不去爭論那些有的沒有的 只是覺得事實不會因為抹黑或是吹捧有所改變
中國經濟肯定是有受到疫情影響 但真的沒有慘到那麼誇張
很多人喜歡拿個別城市好或是不好的的情況
就想像整個中國也是如此
其實不同地方情況都不一樣..
就算相同省份 城鄉差距也是很大
程伯老師 wrote:
我在東莞沒有感受到糧(恕刪)


靠外購糧食來補充龐大的天然災害損失
是基本常識

中國還是以傳統農耕為主
比不上產糧大國的機器化耕種

平承時期當然可以外購
但戰爭一爆發
各種禁運就會出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