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vvccjojotv wrote:
美國當時是認為金門絕對撐不住的,所以823砲戰,美國是完全以觀戰方式來應對,沒想的居然挺了過去。
八二三炮戰,中共的目的是甚麼 ? 中共並沒有發動登陸戰,也就是沒有強攻佔領金門。
而且炮戰前兩三個月,中共就密集調動,台灣及美國皆認知會有戰事發生,故加強戰備。
先總統蔣公及經國先生都有到金門視察,看戰備狀況。
所以,金門是在有準備的狀況下,等待戰事的發生。
八月中下旬,先總統蔣公離開金門後,共軍發動砲擊,
第一波砲擊,對準太武山金防部,造成三名副司令官陣亡。
可見共軍的情報,蒐集非常深入,時機也有所選擇,並非要消滅最高領導人,
則其發動砲戰之目的 ?
小時候念課本,政府說金門落彈幾十萬發,平均每平方公尺落彈好幾發,
整個金門可說是被打翻過來,寸無完土,政府重新建設成三民主義的模範縣。
後來,
我到金門當兵,金門到處是老舊的房舍,有許多去南洋發展的僑胞,
回到金門蓋的洋樓,有上百年,許多也存在,不是應該都被砲戰毀壞嗎 ?
詢問在地的歐吉桑,歐巴桑,
他們說,共匪的炮兵可厲害,
都打港口、機場、海邊或山上的軍事要塞,
很少打到村莊,偶而才有少數落彈,故許多民宅都保存下來。
那共軍砲兵的交戰準則是甚麼?
八二三炮戰時,中共發表告台灣軍民書,
規勸台灣不要倚靠國外分裂勢力,自外於中國,
並稱中共將致力於發展國際關係,追求中國的國際地位。
後來中共經過努力,加入聯合國,與歐洲、日本、美國建交,
獲得巨大的外交成就。
從八二三炮戰,到李登輝總統的飛彈軍事危機,
中間將近四十年,台海是和平沒有武力攻台,
這中間有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等,
台灣面臨風雨飄搖,但
並沒有發生武力攻台的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