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阿喵 wrote:
這問題前幾天就吵過...(恕刪)
實在不想理你, 不過看到從頭到尾胡扯, 卻自認為理字當頭, 實在令人看不下去, 恐混淆版友正確認知, 只好勉強回應。
1) 你根本把 '微機械陀螺儀' 跟 舊式的 '機械陀螺儀' 搞 混在一起。
目前微機械陀螺儀精度最高, 漂移率最小, 但也最貴, 巡弋飛彈都裝不起。
光纖陀螺儀第二名, 價錢也第二, 只有極精密儀器安裝。
雷射陀螺儀排第三, 價錢也第三, 是巡弋飛彈在用的。
機械陀螺儀漂移度0.1~1°/hr, 價低, 是火箭彈裝備。
中共與台灣目前能力差不多, 都是能做到雷射陀螺儀而已, 中共可能比我們領先一點點。
2) 你說0.1°漂移說的輕巧, 可知那已是便宜的機械陀螺儀極限? 就以0.1°/hr最精密值來算好了。 射程300km2.5馬赫均速, 共要6min = 360sec. 要知道: 上述機械陀螺儀0.1~1°是無外力施加時的漂移度, 而風偏是秒秒, 毫秒都在施加的偏移外力, 當然必需以最小時間單位 (最好用毫秒微秒) 計算才精準, 我現在用最粗略的秒來算, 數值必然偏低。
以下照說要用積分計算, 可惜我微積分已還給老師, 現在用數值必偏小的等比級數來算:
0.1°/hr = 0.1°/3600sec = 1°/36000sec
火箭彈最後1秒漂移度為1°/36000 sec x 360sec = 0.01°
所以整個6分鐘射程的風偏漂移度大約是0.02°
火箭彈終端的偏移距離大約是:
300km x 2 x 3.14 x 0.02/360 + 50m= 154m
也就是說: 如果使用0.1°/hr漂移度陀螺儀之射程300公里火箭彈, 其由福建打台海且受最小風偏切力的CEP最少154米。 這精準度差宣傳距離很多。 要是用上1°/hr的陀螺儀, 其最終CEP為1.090米以上, 則根本垃圾。
而且必須知道: 要成立上述這麼小 (其實已很大) 的CEP有個先決條件 '這火箭彈的衛星制導沒被干擾失效'。 這在台海這種高強度的電磁戰爭裏, 幾乎不可能。如果衛星制導被干擾失效, 則其CEP應該是600米以上。
3) 曉得CEP是 '圓形散佈的概念', 不是 '直線兩點距離' 的概念嗎? 兩個50%湊整個? 怎麼想的?
4) 既然曉得中共是特別成立火箭軍提升到與三軍同階, 那麼她當然是PLA遠程彈道攻擊這專業方面的專精部隊! 有沒有想想: 為何專業部隊完全不用火箭彈? 連對台火箭軍部隊都不買一點火箭彈降低成本? 認為專業部隊那麼無能或愛亂花錢嗎?
內行人不用, 當然它必有嚴重的缺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