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翔儲能系統5年內即可回本,對科技與工業大廠,極具吸引力。(圖片來源/漢翔提供)
儲能系統是漢翔結合台達電、偉昌電氣、東宏公司與慶華電機等廠商所共同推動,吳柏昌表示,在沙鹿廠的兩座儲能系統,預計在今年7、8月開始施工,於明年第一季上線。
====
信傳媒
7.6k 人追蹤追蹤
不止造飛機!漢翔跨足當「電力公司」 攜手奇異搶進1500億綠能市場
2
蕭介雲
2022年6月27日 週一 上午11:37
台電通霄電廠燃氣渦輪發電機組由奇異(GE)得標,再統包給漢翔,圖為通霄電廠全黑啟動情形。(圖片來源/漢翔提供)
台灣美國商會於6月22日發布「2022台灣白皮書」示警:台灣供電不穩需馬上處理,讓外界再度關注國內電力穩定問題,電價更成各方高度熱議話題。在缺電危機下,國內製造飛機龍頭漢翔公司,配合政府政策跨足切入能源市場,攜手美商奇異(GE)以及國內配合廠商,要聯手搶進規模高達1500億元的綠色能源市場。漢翔公司除了造飛機,現在更跨足變身當起「電力公司」,攜手美商奇異(GE)切入燃氣渦輪發電機組,搶攻國內未來上看1500億元的綠色能源市場。此外,漢翔已經完成規畫第2座及第3座的5MW(500萬瓦)儲能系統,未來長期發展規畫,是將發電與儲能系統結合,成為一套自給自足的能源系統。
漢翔董事長胡開宏在5月27日股東會中強調,為響應政府「展綠、增氣、減煤、非核」能源政策,漢翔除已啟用水湳廠的5MW儲能系統,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輔助服務(AFC),位於沙鹿的第2、第3案場正在規劃建置中;此外,台電通霄電廠與中油的燃氣渦輪發電機組案亦已得標。
通霄電廠燃氣渦輪發電,軍民兩用成功級艦亦採用
有關通霄電廠部分,奇異在2月得標後稱,將提供台電專案的6組裝置設備採單循環配置,並在今年3月將安裝統包工作發包給漢翔漢翔初估,以國內有機會達成100台來計算,未來市場商機高達1500億元。業界以此推算,通霄電廠的6組裝置總標案額度,約大致落在70億元到75億元之間。非常奇妙的是,GE所採LM2500XPRESS燃氣渦輪發電機,是採飛機引擎相同技術之航改型(Aeroderivative)燃氣輪機(Gas Turbine),為軍民兩用,甚至是用在成功級軍艦的發動機系統。LM2500XPRESS燃氣渦輪發電機,可快速啟動,提供快速電力。(圖片來源/擷自GE)此一燃氣渦輪發電機的前段,其實與飛機引擎一樣,高壓氣體進入燃燒室後,變成高溫高壓氣體,再衝擊動力渦輪而帶動發電機發電。
有助拉平「鴨子曲線」,趕年底發電「超壓縮」
漢翔科服處長夏如偉、專案經理吳柏昌在接受《信傳媒》採訪時表示,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都有自然條件的限制,尤其是在日落後,其他發電的供電量會快速上升,有如鴨子曲線(duck curve)。夏如偉解釋稱,採用燃氣渦輪發電機,可於5分鐘或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快速啟動,提供快速電力(Fast Power),來拉平這個鴨子曲線,減輕其他發電面臨突增的供電壓力。風力與太陽能發電有自然條件限制,圖為麥寮風力發電廠。(圖片來源/漢翔提供)而漢翔在得標後,現在開始要「超壓縮」,趕在今年底就要開始運轉發電,最大的困難就是施工場地空間限制,以及期程非常趕,得與時間賽跑。
「LM2500XPRESS單台運轉1小時,即可發出3萬度電,約可支撐100個家庭1個月的用電量。」夏如偉解釋稱,擴大發展後,更可以分擔相當大的電力需求。
科學園區大廠主動洽詢,助攻用電大戶綠電需求
此一商機已經快速萌芽。除了台電外,漢翔也已經拿下中油的標案,目前更有科學園區科技公司、工業界、電源與變壓系統龍頭大廠,為求穩定供電,主動向漢翔洽詢。此外,漢翔結合業界共同推出的儲能系統,採用的是日本三菱技轉軍民兩用級鋰電池,亦可用於無人機、緊急電源,乃至水下載具。
漢翔儲能系統5年內即可回本,對科技與工業大廠,極具吸引力。(圖片來源/漢翔提供)
儲能系統是漢翔結合台達電、偉昌電氣、東宏公司與慶華電機等廠商所共同推動,吳柏昌表示,在沙鹿廠的兩座儲能系統,預計在今年7、8月開始施工,於明年第一季上線。吳柏昌稱,在沙鹿廠順利啟動後,岡山廠也初步要規畫2座儲能系統,期盼能在年底就能敲定。業界初估,該儲能系統一套逾1億餘元,5年內即可回本,對科技與工業大廠,極具吸引力。
燃氣渦輪發電機主是燒天然氣,但根據漢翔發展路線圖(Roadmap),甚至還可以更潔淨的氫氣或氨氣來發電,如與儲能系統相結合的話,讓用電大戶在建置後,綠電需求盡量朝「自給自足」方向發展,以強化永續企業(SDGs)經營效益。
小檔案:LM2500XPRESS
LM2500XPRESS燃氣渦輪發電機發電與效能佳。(圖片來源/擷自GE)
根據奇異資料,LM2500XPRESS燃氣渦輪發電機,沿自GE的CF6噴氣發動機,該發動機為波音747大型客機提供動力,包括美國總統的「空軍一號」及其他飛機。這套系統包括氣體壓縮機、排放控制系統,和在全部停電全黑狀態下,可自動啟動電力系統的黑啟動柴油發電機,可在停電時啟動,無需照明或電網供電。LM2500已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售出超過 2500台,運轉逾1億小時,LM2500系統亦已運用在西班牙航空母艦、美國兩棲攻擊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等軍事裝備上。

潛艦魚雷管「國外技轉丶台灣生產」有成 2-8艘量產潛艦將使用
國造潛艦原型艦進度順利,6段船段壓力殼的建造已近完工。魚雷管在獲得國外技術轉移之後,已在台船潛艦裝備園區內設廠生產,預計在進入國造潛艦的第2-8艘後續量產艦計畫時,在台生產的潛艦魚雷管將可裝配使用。(資料照)
2022/06/28 13:10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資深軍方官員今天透露,配合「國艦國造」政策,除必要裝備採國外採購之外,有多項潛艦國造裝備依國內自行研製丶「國外技轉丶台灣生產」方式進行,其中,魚雷管部分在獲得國外技術轉移之後,已在台船潛艦裝備園區內設廠生產,經過相關測試獲致階段性成果,預計在進入國造潛艦的第2-8艘後續量產艦計畫時,在台生產的潛艦魚雷管將可裝配使用。
官員表示,潛艦原型艦配備6管533口徑魚雷管,依海軍規劃的作戰需求,可發射美製MK-48魚雷及潛射魚叉飛彈,並可擔任特戰人員在潛艦外執行特戰任務的管道,原型艦所使用的魚雷管為向某國採購,但後續第2-8艘潛艦則將使用「國外技轉丶台灣生產」的台製魚雷管。

負責建造潛艦原型艦的台船公司先前曾表示,我國潛艦原型艦的排水量為2000噸級,與南韓排水量3000噸級潛艦之間,各項裝備、舵翼型式配置均不同,也未採用任何一個國家的藍圖,都是由台船自行設計,經過技協GL公司協助完成。
此外,國造潛艦原型艦進度順利,6段船段壓力殼的建造已近完工,各船段將進行裝備組裝及測試,外傳因為航運塞港導致我國採購的多項潛艦裝備難以如期運抵台灣,潛艦原型艦的下水典禮恐難以在蔡英文總統卸任前舉行,軍方官員說,過程中雖面臨多項困難,但均已解決處理,目前原型艦的各項建造工程均依照計畫中的各項節點進行。
台版「國外技轉丶台灣生產」的魚雷管,目前已在產製當中,後續第2-8艘量產型潛艦就會使用台製魚雷管。圖為MK48 MOD6 AT重型魚雷射擊模擬示意圖。(圖:擷取自美國雷神公司網站)
國造潛艦主要裝備分佈圖。(資料照)
cougar2015 wrote:dailoan wrote:
潛艦國造真空馬桶需特殊訂做,1個新台幣8萬元的馬桶,
M廠商竟報價8萬美元,台船僅花15萬元即自行研發完成。
這什麼新聞。
乾脆點說,這廠商不想接這單,直接開天價拒絕。
潛艦因靜音要求,,,不會大在便壺哩。做間隔音廁所不行嗎?
潛艦航行時需要排放的污物不算少,除了糞便尿液,至少還包括廚房廢棄物及污水.
排放糞便尿液,或許只是整個專為潛航時,為防止因海水壓力,致使海水倒灌而沉船
的排放系統,其中的某個子系統.
潛艦馬桶,更只是子系統中的一個組件.
國外廠商報價8萬美金(約240萬台幣),若包括相關的子系統,並不算貴.
新聞中,台船僅花15萬元即自行研發完成,顯然是把馬桶/子系統,切割成2個標案.

詹威克觀點:台灣自造潛艦的五十年顛簸路
德國之聲 詹威克 + 追蹤 2022-06-21 07:00 10258 人氣
20220122-相較於潛艦國造等風波不斷,現處於艤裝階段的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見圖)相對低調,近期僅立法院要求國防部評估該艦搭載三軍直升機的可能性,短暫在檯面上出現。(取自軍聞社)
一則與台灣製造潛艦計劃相關的報道讓「潛艦國造」項目再次受到關注。從蔣介石到蔡英文,五十年風風雨雨之下,台灣潛艦夢想幾經曲折,但依然執著。
日前韓國《朝鮮日報》的一篇報導說,某韓國廠商加入台灣建造本土設計潛艦的行列,並涉嫌將重要設計圖交給了台灣,而韓國檢察單位已經開始大舉調查,還牽動了德國當局。
這個報導之所以敏感,主要是因為韓國建造潛艦的技術是來自德國,德國並沒有同意韓國可以將此技術提供給第三國,如果報導內容為真,對正在積極打造潛艦的台灣絕對是非同小可。
所以負責主要承包的台船公司很快地出面否認,指出德國技術是用在3000噸潛艦、但是台灣正在發展的潛艦是2000噸,而且完全是自力設計,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風頭是否已經過去,但冷汗肯定是出了不少。
一路荊棘
台灣總統蔡英文從2016年上任以來,對建造潛艦可謂是傾全力支持,就算面對例如用人不當、台灣缺乏必要的技術、有可能貪污舞弊等等指控和質疑,蔡英文在台灣潛艦國造這個項目上立場仍然堅定不移。
台灣的潛艦老舊,也不是什麼秘密,不過可以説從1960年代,潛艦就是台灣最想取得的武器裝備,這個可以追溯到台灣海軍的建軍歷史。
本來二戰結束之後,英國有意將數艘潛艦移交給中華民國海軍,但是船還沒到手,國民黨政府就已經敗北撤退到台灣,移交也就自然作罷。到了台灣之後,蔣介石政府大規模整肅海軍,政府預算也有限,再加上美國不願意、外交上又與英法交惡,潛艦就停留在思思念念的階段。
看起來很順利,沒有傳統潛艦大國幫忙,真是騙人!
文章來自自由時報
2022/07/12 08:00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潛艦原型艦建造有重大進展,根據權威人士透露,潛艦原型艦6大壓力殼船段已建造完成,各式裝備的獲得丶運交台灣期程,排除困難並進入獲得穩定期,排定在明年9月舉行命名下水典禮,屆時邀請蔡英文總統親臨主持;原型艦下水後將展開一系列的測試,負責督導潛艦國造政策的國安會諮詢委員丶前參謀總長黃曙光屆時將會登上原型艦,督導岸測丶海測任務,做好原型艦交艦的準備。
我國潛艦原型艦構型歷經多次修改,最終採用第3.05版進行建造,光是設計藍圖就有7百多份,依據台船先前說明,原型艦長度約在70公尺內,寬約8公尺左右,高約18公尺,採用X型尾舵設計,平衡翼配置在帆罩段的兩側,排水噸位約2500到3000噸。
權威人士今天透露,一般潛艦的艦殼分別有單殼丶雙殼(內殼丶外殼)型式,我國潛艦原型艦則採混合艦殼型,也就是部分船段為雙殼丶部分為單殼設計,除了艦身分成6大壓力殼船段,再加上帆罩段,合計7處船段,目前均已建造完成,經過測試其強度丶耐壓能力均符合需求。
他指出,包括魚雷丶先進聲納等紅區裝備在內,原型艦各式裝備已進入裝備獲得的穩定期,例如外購的魚雷管已裝入船段內進行測試,由於各項裝備交來台的期程都在可控範圍內,依據相關期程及流路規劃,原型艦可在明年9月前進行封殼丶全艦塗裝作業,隨後排定在明年9月間擇吉日舉行原型艦命名暨下水典禮,屆時將邀請蔡英文總統以三軍統帥身份親臨主持。
潛艦原型艦的總預算共台幣493億元,這個數字是包括原型艦的設計丶各式廠房建造丶岸上測試設施設立,以及船段建造丶各式裝備獲得等等。權威人士透露,各國在設計潛艦原型艦時,光是設計費就約在120億元台幣左右,若由國外設計時,設計顧問費還要再加1億美金左右,我國的原型艦則是由國人自行設計,設計費僅約25億台幣左右,未來在進入後續量產型第2至8艦建造時,扣除前期的廠房丶設計等投資後,量產型潛艦的成本將會大為降低。
海軍現役4艘潛艦的名稱,包括2艘茄比級潛艦的791海獅號丶792海豹號,2艘荷蘭製的劍龍級潛艦為793海龍號丶794海虎號,均為海字頭加上動物名稱,據了解,原型艦的命名作業將在明年初就會啟動,至於潛艦舷號是否維持現行的3位數,或者以新興兵力船艦的獲得另行調整,還有待軍政高層決定。

自製率約4成 國造潛艦 最快明年6月下水
2022-07-13 01:21 聯合報/ 記者
程嘉文
、
洪哲政
/台北報導
國造潛艦原型艦預計明年下水,技術預估領先現役劍龍級潛艦(圖)約十年。本報資料照片
國造潛艦計畫(IDS)原型艦於二○一九年五月開工,消息人士透露,裝備籌獲階段已進入穩定期,船段組合作業將於今年九月開始,預計明年九月下水,最快甚至可望提前到六月,自製率約四成。研發團隊預估,原型艦的技術領先現役荷蘭製劍龍級潛艦約十年。由於採取穩紮穩打的發展策略,諸如鋰電池、外殼消音瓦等新裝備,將在未來量產時再引進。
IDS原型艦總共七個船段,其中船身的六段都包括壓力殼,運用中鋼自製的高強度鋼材。為確保材料與焊接工藝品質,台船前年先製造了一段船體,在水下引爆模擬中共魚雷威力的炸藥。證實船殼與內部機器運作都無恙,才正式展開壓力殼打造。
目前六段壓力殼都已經完成,正進行內部裝備艤裝。難度最高的船艏第六段,形狀是一個半圓球體,還要鑿開六個大孔焊入魚雷管,如果施工不慎導致型變,整段就將報銷。為求保險,台船造了兩個壓力殼,所幸順利焊接完成,另一具可用於未來二號艦。
IDS尾舵採用斜向X型設計,不少人以此宣稱與日本蒼龍級相關。研發人士表示,現代潛艦尾舵不是X字就是十字,彼此各有優點,船體外型更是大同小異,不可能光看船殼,就斷言與誰類似。IDS排水量比劍龍級(二六六○噸)略小,和蒼龍級(四千二百噸)有相當差距。
新一代柴電潛艦多半裝有絕氣推進系統(AIP),可靠液態氧為助燃劑運轉。國造潛艦並未引進,持續潛航能力比劍龍級並無突破性進步。研發人員解釋,除了商源取得問題,隨著鋰電池技術實用化,比傳統鉛酸電池儲能量大增,可達到等同AIP的續航力,不必多增一套動力系統,更避免攜帶液態氧與液態氫的危險。蒼龍級從前年服役的凰龍號開始,已改用鋰電池取代AIP。未來國造潛艦量產時,將直接使用鋰電池。此外,IDS原型艦沒有消音瓦,但已設計未來加裝的餘裕,以減少噪音外洩與聲納回波。
相關人士也透露,中共海軍近年頻頻遠海長航,對美方造成震懾,使華府最後同意,輸出潛艦的戰鬥系統與武器,並用於一併改良現役劍龍級。潛艦以伏擊為主的特性,美方認為符合不對稱建軍精神,態度上雖不算積極支持,至少願意配合我方需求。
海軍二五六(潛艦)戰隊編制,除了四艘現役艦,還另編有一組「支援艦」,從正副艦長以下,每個職務都有後援人力。配合IDS建造,海軍比照當年派員前往荷蘭前例,將支援艦部分人員送到台船見學,讓他們瞭解本艦構造,未來也將成為新艦第一代組員。
針對潛艦國造原型艦相關議題,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昨天表示,潛艦國造是我國重大國防自主計畫之一,確保全案順利遂行,為國防部重點工作,目前由台船依合約範疇辦理,全案皆依計畫節點管制台船實施建造。

1.5萬小時潛航紀錄保持人 胡明賢看好潛艦國造
胡明賢(右)應邀參加由蔡英文總統主持的潛艦國造開工典禮。(胡明賢提供)
從軍40年 士官督導長退伍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海軍二五六潛艦戰隊士官督導長胡明賢今年三月退伍,從軍四十年的他創下潛航一.五萬小時紀錄。他說,紀錄很快就會被很多人打破,因為他對潛艦國造非常有信心,相信未來出航次數會更多、更長。一九七九年台美斷交,讀國中的胡明賢在愛國氛圍下進入海軍輪機學校就讀,畢業後分發到二五六戰隊茄比級海豹潛艦,一九八六年被派到荷蘭接劍龍級海龍潛艦,今年三月間以四艘潛艦「大總管」(士官督導長)屆齡退伍。
潛艦官士兵潛航八百小時可以獲一枚獎章,胡明賢擁有十九枚;更吸睛的是,軍裝胸口上的四枚勳章,分別由四位民選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頒授。他笑說,其實他的勳獎章共有卅七座,可以在胸口掛十二排(三座一排,但實際最多掛六排)。
胡明賢(後排右)擔任海豹潛艦電機組領班時,與同袍合影。(胡明賢提供)

海面下排除災害 成反射動作
歐美潛艦電影緊張刺激,胡明賢認為是戲劇效果,但海面下生活確實讓人神經上緊發條。他舉例,一個小小的法蘭板接頭破裂漏水,考慮海面下壓力,內心承受的壓力跟家裡水龍頭漏水無法相比,因此潛艦靠港天天有夜訓,失火及進水是必有項目,就是要訓練到排除災害成為「反射動作」,但大家不以為苦,因在潛艦內更能體會「同舟一命」。
總統蔡英文積極推動潛艇國造,他深信一定會成功,原因在於信任共事約四十年的長官,也就是督導潛艦建造政策的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胡明賢說,黃比他早一年進入二五六戰隊當上尉隊長,非常肯學,相關技能比技術性士官還要精通、扎實,且治軍非常嚴格,「就像有人投資股票會選擇相信的經營者」。
胡明賢是輪機學校七○級班最後一名退伍老兵,他坦承終身未娶與軍旅生活有關,早期是沒假放,卅歲當了海豹潛艦士官督導長則是不敢放假,因為得緊盯出航每個環節,婚姻大事他早已不以為意,因為潛艦是「比家更像家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