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網易:http://war.163.com/14/1127/09/AC20SVUF00014OVF.html
挺有意思的….中共所誇耀的志願軍輝煌戰績有多少是真的呢
1953年誌願軍空司上報戰果指出我們的米格-15打美國的F-86是壹比壹平,這是很不科學的。根據段蘇權在大東溝現場的第壹手資料和後來的復查,我們兩架拼掉人家壹架已是很不錯的了,但誌願軍空司和軍委空軍壓制了段蘇權的意見,謊報軍功。
朝鮮戰爭誌願軍空軍謊報軍功 兩架對壹架
資料圖:朝鮮戰爭中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
1955年南京軍事學院授銜儀式前半小時,被授予少將軍銜的段蘇權扯下將官服肩章上的那顆星:不去開會了,這個玩意我也不戴了!將軍為何如此憤怒呢?這壹切都是有原因的。
段蘇權14歲就已入黨,紅軍時任黔東獨立師政委兼黔東特委書記。解放戰爭時任冀熱察軍區司令員,四野12縱司令員。段蘇權還是新中國空軍中最早壹批親自駕機飛上藍天的將領。
朝鮮戰爭開始後,段蘇權作為空軍入朝作戰。段蘇權是真正的軍人,他對戰果非常認真嚴謹。1953年誌願軍空司上報戰果指出我們的米格-15打美國的F-86是壹比壹平,這是很不科學的。根據段蘇權在大東溝現場的第壹手資料和後來的復查,我們兩架拼掉人家壹架已是很不錯的了,但誌願軍空司和軍委空軍壓制了段蘇權的意見,謊報軍功。
事關重大,段蘇權再次上報誌願軍司令員、國防部部長彭德懷,並附上24名飛行員40天戰績和損失的原始資料。隨後司令員劉亞樓、政委蕭華為此作書面檢討,誌願軍空司主要負責人黨內處分和行政降職。遺憾的是,段蘇權為正直付出了代價:1953年底段蘇權成為審幹重點,重點調查他1935年在黔東獨立師作戰負傷後脫隊的歷史,調查他是否有投敵的嫌疑。這壹調查就是三年。1955年9月全軍授銜,段蘇權因“有歷史遺留問題”被“暫授少將”。
1993年9月28日,飛將軍段蘇權去世了,在所有的人民解放軍開國將帥中,他是唯壹壹個穿中山裝入殮的,他的骨灰盒上並沒有覆蓋軍旗。
cche1079 wrote:
幾年前(本版好像是幾...(恕刪)
击落王牌代维斯一战,我军被击落5架,牺牲2名飞行员。但当时报给毛的报功电报就隐瞒两架,变成损失三架击落美军王牌,而给民间的报告文学,压根就不提损失,就只说击落了美国王牌,说美国飞行员贪生怕死。戴维斯曾率队给志愿军米格15造成最大一次损失是,一次偷袭击落我军9架米格15 ,击伤2两架,美军无一伤亡,这个损失是我方已经公开的。还有大和岛空战,击落我军4架轰炸机,三架拉11和一架米格15,我军阵亡19名飞行员,美军仅轻伤几架,无一被击落,也是戴维斯参加的。而我军却宣称创造了用螺旋桨飞机击落F86得奇迹。抗美援朝,米格15对战F86,苏对美损失比是3:1,志愿军对美是5:1。如果有2:1,志愿军早拿下北韩的天空了。实际上整整三年韩战,志愿军连北韩的一个机场也保护不了,所有北韩机场始终被炸成马蜂窝。因为拿不到哪怕局部制空权,所以志愿军始终无法保护机场,更无法进驻北韩机场,始终只能驻扎在国内。因为美军不允许攻击中国境内地面目标,所以驻扎在国内至少在地面不被攻击。起初美军连中国境内空中目标都不许跨过鸭绿江攻击,但因此米格15一旦态势不利就飞回去。后来美国觉得太吃亏,遂允许在追击态势下可以跨鸭绿江,攻击空中的米格15,导致后来很多美国飞行员过江来捡便宜,专打起飞的米格15。但即便是在志愿军机场上空耀武扬威飞来飞去,也不许攻击停在机场上的米格15。这就是韩战的空战。
赤砂之蠍腳 wrote:
原文出自網易:htt...(恕刪)
其實, 空戰是美/蘇對決.
蘇聯方面也一直保持沈默,除了承認供應米格-15給中/北韓兩國外,並不承認有蘇聯飛行員參戰。
為了掩飾蘇俄飛行員參戰, 許多戰功自然由中國/北韓飛行員頂替
為避免形成世界大戰, 當時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Hoyt S. Vandenberg)將軍從遠東視察回國後在記者會上公開宣稱:「共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空軍力量之一」,故意捧高中國的空軍實力,以免暴露蘇聯飛行員大批參戰的真相。
前中共空軍司令員王海在《我的战斗生涯》中承認:"战斗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相当年轻、弱小,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后来的大机群作战,特别是与F-86E大机群作战,仍由苏联空军唱主角,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协同其完成作战任务---。」
至於 MIG15 對決 F86
這兩架戰鬥機,其實是系出同門, 都是衍生自於納粹德國未完成的的噴射戰鬥機, Ta183 及Me-P1101。
1945年, 俄軍搶先攻入柏林, 在德國空軍總部搜得另一家德國飛機公司Focke-Wulf 所製造的的新型戰機... FW Ta-183 的藍圖, 及全套零件, 據信 Ta183 是被運回俄國,重新組裝,仿製出的後掠式噴射戰機,也就是MIG15。
經由改良, 英國製的勞斯萊斯(Rolls Royce)噴射引擎也解禁賣入蘇俄,改良了MIG15的高空性能, 而且搶先一步,比F86更早成軍。 因此在1950年韓戰爆發時, MIG-15大量進駐時,美軍主力大多是舊式的P51,P80和F84, 只有少數的F86。
米格機佔有數量上的優勢, 而軍刀機推出的時間過晚 。造成F86經常以少數幾架面對大編隊的MIG15, 根本不是 MIG-15的對手。
其實, 美軍也得到一架納粹德國未完成的的噴射戰鬥機Me-P1101。
當1945年,美軍地面部隊抵達德南Oberammergau 時 ,發現山洞中藏有一架 Me P1101的原型機,已經完成約80%, Messerschmitt的工程師見到美軍到達,於是把戰機的藍圖藏了起來,埋在農田中. 幾天後,德國無條件投降,更多美國空軍人員前來探查這個工廠.
沒想到,埋起來的藍圖,卻被法軍捷足先登, 並拒絕交給美軍, Me P.1101的原型機也就一直沒完成,並且被美軍拖出山洞,放在空地上風吹日曬三年,直到 1948年,美國將這架 Me P1101 運回美國水牛城的Bell飛機公司,想要組裝完成,但因為擺在戶外風吹日曬三年, 損壞嚴重,已經無法飛行, Bell 只好照原樣仿製出 一架Bell-X5測試機
曾經製造P51的北美飛機製造公司的設計小組,觀察了實際的飛機和設計之後,他們完全放棄了自己原本的XP86直翼的設計,重新設計成經典的35度後掠式機翼的飛機。機頭,發泡式座艙,尾翼,方向舵...通通都是Me P.1101 的影子,這就是F86軍刀機。
F86軍刀戰鬥機問世,美國人自以為造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殊不知,蘇聯人也找到了相同的德國設計的Ta 183,仿製出後掠式噴射戰機MIG15。
1950年12月,兩種飛機在韓國戰場初次交手。當第一架前蘇聯的MIG15出現在北韓上空時,美國飛行員震驚不已,以為受到了本國飛機的攻擊。交戰初期,這種情況一直困擾著美軍。飛行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MIG 15 和F86軍刀幾乎一模一樣。
如果 Me P-1101沒被丟在戶外3年, F86 或許就可以早些成軍.
兩種源自德國不同飛機工廠的設計,所衍生出來的戰機,居然兄弟鬩牆, 在異國戰場上相互廝殺.
不過,美俄雙方都否認抄襲, 都自認是本國工程師的獨立創作.
Me P-1101 的另一個重要性,是它擁有可變翼, 它為了測試, 機翼可以調整為後掠 35度,40度,及45度三種變化,Me-P1101被運回美國, 仿製成 Bell-X5 , 成為後來研製可變翼戰機 F14 , F111 ,B1等的範本。 這對後來的可變翼戰機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因此, Me P1101 不但衍生出 F86軍刀機 , 還啟發出 F111 和海軍的 F14雄貓, B1 轟炸機等等可變翼戰機 , 在航空史上應該有重要的地位 , 但是, 它卻默默無聞 . 仿佛從來不曾存在。
狗宏 wrote:
中國在朝鮮戰場的戰績如何,看看中國參戰前戰線在哪裡,停戰之時戰線在哪裡就能知道了。再怎麼詆毀,也改變不了中國志願軍把戰線從鴨綠江邊平推回三八線附近的史實。
赤砂之蠍腳 wrote:
抗美援朝,米格15对战F86,苏对美损失比是3:1,志愿军对美是5:1。如果有2:1,志愿军早拿下北韩的天空了。...(恕刪)
1、中國空軍戰績不如美國空軍很正常。當時的中國空軍組建不過2、3年,飛行員的噴氣機飛行時數沒幾個小時;美軍已經玩了40年飛機,剛打完二戰,使用噴氣機已有5年以上。
2、當時美軍在朝鮮戰場的機隊規模比志願軍空軍大了5倍以上,就算中國空軍能打出2:1的交換比,總體上還是劣勢,無法“拿下北韓的天空”,最多是降低美空軍對地攻擊作戰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