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歼10服役后发现淋雨内部进水 厂商追加淋雨实验】歼10飞机装备部队后,部队在使用中反映淋雨后飞机内部进水的现象。组织人员着手进行现象分析,规划了淋雨试验总体要求,协调成飞公司完成淋雨试验,最终形成防水设计总体方案,提高了歼10飞机在外场的使用性能。

當初IDF有沒這麼誇張?

文章關鍵字
這是真的嗎?老共倣造了那麼多飛機,怎麼可能沒有規劃淋雨試驗。這應該是故意讓我們以為殲十很爛的假新聞
不是很懂飛機
但是飛機在高空都是要加壓的
否則人會受不了
淋個雨就漏水了,空中就可能解體了
還是戰鬥機?
這?????????????
誰還敢飛
成軍前難道沒經過各種測試認證嗎?
顯然
假新聞成份大

之前中共的J10/J11還驚爆空中爆座艙蓋的驚悚事件咧, J10飛到一半座艙蓋突然整個爆開(飛官還因此受傷),
駕駛就裸露在狂風中/低溫中試圖操縱,

只能說中共在戰機品質上還有很長路要走~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當初IDF有沒這麼誇張?...(恕刪)


IDF剛交付427聯隊的時候出現過蒙皮脫落或油箱漏油之類的問題,

通常這種低級問題在新機型服役初期不算罕見,

通常跟產線與零件供應商不夠成熟有關,

例如F-22在2003年開始服役,

結果2006年就出現座艙蓋卡出飛行員出不來,

最後查明是需要更換螺絲,

這算是個很經典的案例.
之前看過國內關於先導量產型的IDF報導, 因為95年台灣面臨F-104嚴重老化 ,能執勤機隊過少, 才剛研發告一個段落的IDF產線 開工沒多久就被迫以戰備速度生產,

就像SP大說的, IDF產線是台灣第一條戰機產線,但是運作初期還在摸索/調整時,卻同時遇上中共大軍在福建集結/演習(95年八月),必須有最高速生產, 據說當時為了提高IDF生產速度 漢翔甚至在中部工業區緊急募集有金屬表面加工的技工 到產線幫忙 來面對當時戰爭迫在眉睫,必須高速生產的窘況, 導致前面幾批IDF生產都是趕鴨子上架/急就章的慘況,進而導致所謂結構瑕疵/漏油的情況(在後續返廠大修的改良都有修正)

如果沒有當年空防青黃不接/中共發起軍演壓迫的危機,而能讓漢翔 比照達梭/瑞典JAS-39那樣充足時間慢慢生產/一邊改良結構,相信IDF的服役情況會好很多.

F-22那個機艙打不開, 聽說是為了F-22機體逆蹤設計 ,連機外緊急開啟的按鈕都取消掉(For Rescue) 搞出的後遺症(不然一般戰機座艙罩都可以由外部緊急開啟.)

但降落後無法開啟座艙蓋, 跟飛到一半空中突然爆座艙蓋的驚悚, 我相信大家都會選前者~

sp0609 wrote:
IDF剛交付427聯...(恕刪)

cche1079 wrote:
但降落後無法開啟座艙蓋, 跟飛到一半空中突然爆座艙蓋的驚悚, 我相信大家都會選前者~


飛行員:他媽的就不能選平安無事嗎?

美F-15戰機緊急迫降沖繩基地 駕駛座外罩脫落
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chinanews/20140303/22385513810.html
飛官表示: 比較想載貴婦團同乘戰機(限單座機).....

sp0609 wrote:
飛行員:他媽的就不能...(恕刪)

lab2010 wrote:
戰機這東西多複雜知...(恕刪)

說些無知的話會讓你比較好受嗎?
高空供氧系統有問題,全面停飛檢修那是人家態度嚴謹。
到你們這些人嘴裏就變成缺氧死人了.......
你怎麼不乾脆說都窩趴廢了......鐵血網真的都這樣說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