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究院自主研發台灣首座3D金屬列印機台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台灣首座3D金屬列印機台,可應用在航太和國防產業上。例如不再生產的武器系統零附件,就可透過3D列印技術解決,未來還可以用在維修老潛艦上。

中科院今天舉行發表會,展示國內首座自主開發的3D列印機台,材料暨光電研究所開發出商用500瓦級單模光纖雷射雛型機,並與飛彈火箭研究所自製3D列印驗證平台整合測試,開發出搭載自製高功率光纖雷射源的金屬3D列印系統。

中科院指出,透過這台3D金屬列印機台製作的產品與全球光纖雷射製造龍頭IPG公司產品相較,性能已在伯仲之間,初步符合航太級材料使用標準(AMS-6514)。

計畫主持人、飛彈火箭研究所副所長任國光說,過去雷射源、機台和製程都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現在都已經自主研發,就可以自行調整加工參數。目前沒有掌握的是粉末技術,仍需向國外購買,不過預計半年內台灣就可以自主開發粉末,根據不同航太原件開發不同粉末,整體技術希望1年後可以和國際大廠並駕齊驅。

任國光說,目前3D列印台灣多應用在文創上,中科院研發的3D金屬列印機台則可應用在航太和國防產業上。國防產業工件設計複雜,量產需求不像一般3C產業那麼多,適合應用3D列印技術,優點包括成本下降、結構輕量化、多重組件一體化等。

任國光舉例,部隊只要帶著3D列印機台,把圖傳過去,就能印出後勤補給料件,降低後勤壓力。

由於武器系統使用年限長達數10年,在武器系統服役期中經常會遭遇到消失性商源問題,也就是有些零附件不再生產,另外開模會非常昂貴,透過3D列印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任國光說,漢翔公司已經委託中科院製作消失性商源如散熱模組和雲台等。

而國內目前茄比級潛艦海獅和海豹已經服役60多年,劍龍級潛艦海龍和海虎服役20多年,都面臨消失性商源問題,是否可以利用3D金屬列印技術維修老潛艦?任國光說,技術上沒問題。

他說,要先分析材料,有同樣的金屬粉末,再依照設計圖和尺寸,嘗試用3D金屬列印堆疊出來,但目前困難點在於粉末來源,等台灣真正完成自主研發粉末技術,製作出來的產品再經過硬度、強度、抗壓度測試,就可以拿來使用。


在未來甚至可以加速飛彈的研發,有助我整體國防產業提升,及開創我國航太及積層製造新紀元。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story/1/1231851-%E5%8F%B0%E9%A6%96%E5%BA%A73D%E9%87%91%E5%B1%AC%E5%88%97%E5%8D%B0%E6%A9%9F-%E6%9C%AA%E4%BE%86%E5%8F%AF%E5%8A%A9%E7%B6%AD%E4%BF%AE%E6%BD%9B%E8%89%A6
強度不知道夠不夠

Echodream wrote: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自...(恕刪)

Echodream wrote: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恕刪)


3D列印
我們已經落後太多
連對岸都早就用來生產戰鬥機零件了

林史達 wrote:
強度不知道夠不夠...(恕刪)



能夠跨出第一步也期許能夠針對無法生產的零件去做列印,我相信這也是對台灣一個很好的研發
除強度外,耐熱度、抗磨損度等是否可達航太級? 再者,生產速度如何? 該不會1個零件用3D列印完需耗時1周、1個月吧?如果效率不佳是否變成多台同時運作才能達成量產的目標? 當然如果只是用於部分失去商源的替代零件替換,那列印效率就沒那麼絕對必要了。
Echodream wrote: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恕刪)
好的相機並不會讓初學者變成一位攝影家, 但好的相機卻可以將其心所願者化為實現! ~~~ 因為我是永遠的菜鳥 !
oliver wrote:
除強度外,耐熱度、...(恕刪)


具了解是由飛彈火箭研究所自製3D列印驗證平台整合測試,開發出搭載自製高功率光纖雷射源的金屬3D列印系統,跟全球製造龍頭IPG公司產品相較,性能已在伯仲之間,初步符合航太級材料使用標準。
相對來說對飛彈的一些零件也可以複製的出來,對飛彈的研發速度也是有幫助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