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軍協議
邊界線100公里內不能超過13萬兵力
不能針對對方演習
且要交換邊界軍事部屬資料
有效期限到2020年底
且可延長
http://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7_04_25_405295.shtml
中俄哈吉塔邊境裁軍協議簽訂20週年互相再無威懾
2017-04-25 13:34:46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自古以來,中亞地區就長期處於綿延的戰火中。西方的地緣政治學界長期將中亞腹心稱為“世界島”,鼓吹“誰控制了中亞,就控制了世界島,也就控制了世界”。然而,90年代以來,隨著中俄哈吉塔五國裁軍協議的簽訂和上合組合的成立,曾經烽煙遍地的中亞腹地成為了各國人民安居樂業的家園。
今年4月24日是中俄哈吉塔五國簽訂《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協定》20週年紀念日。20年來,各國邊境附近的重兵集團早已絕跡,有的只是各族人民越來越深入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各國聯合的反恐力量。過去處處吹角連營的中亞細亞,如今一片祥和之聲。
按照《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協定》規定,在協定有效期內,各國在邊界線各自一側100公里範圍內保留的陸軍、空軍、防空軍航空兵人員總計不超過13.04萬人,彼此部署在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互不進攻,不進行針對對方的軍事演習,並交換邊境地區軍事力量的有關資料。協定的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經雙方同意可以延長。
該協定在過去20年間執行情況良好,目前五國邊境地區已完全沒有過去幾十年間緊張的“戰備狀態”,各國在邊境地區均已不再增加軍事力量,且凡有重大軍事活動情況和遇有緊急情況的部隊調動都互相通報。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中蘇兩國曾在新疆軍區和中亞軍區重兵集結,遙向對峙,直到蘇聯解體。
由於近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和中亞諸國關係顯著改善,以及國家間互信持續提升。此外,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邊界也陸續劃定,無論未來各國政府怎樣更迭,有關問題均可依照邊界條約通過法律方式解決,不再需要在邊境地區大量“陳兵”。“各國軍隊間的互信達到過去難以想像的高度,坦克等攻擊性的武器裝備已完全看不到,相互威懾求安全的態勢不復存在”,該協議的中方監督代表這樣說道。
這五國簽約國,同時也是上海五國,即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上合組織沒有防務費用,沒有軍事行動預算,更不存在以某一國家為目標的軍事演習,與軍事同盟沒有任何關聯。近年來,歐美媒體不斷渲染中俄兩國在中亞存在地緣政治衝突,這只是一種宣傳攻勢。然而,中國一直承認中亞是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並不想與俄在該地區進行所謂的競爭和對抗。中國和中亞國家間的經濟往來,是五國間的一種有益補充。
“從中國的角度而言,儘管中國清楚中亞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但軍事影響並不是我們的選項。軍事手段意味著政治和外交途徑已經窮盡,中國並不希望通過軍事選項在中亞擴大其影響力”,一位中方監督代表告訴記者,在看到俄羅斯因在烏克蘭的強硬政策遭受西方制裁所面臨的經濟與社會困難後,中國更加把能在和平的周邊環境中潛心發展經濟視作核心利益。
近來中國西部邊境地區和中亞各國都受到恐怖主義威脅。裁撤軍力也不會影響到打擊恐怖主義被裁減的只是原本用於國家間威懾與對峙的軍事力量,再加上我國邊境地區也有公安等其他執法安全力量,所以邊境反恐工作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關於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新歷史背景下《裁減協定》的作用,該協定對於中國沿邊的開發與開放、邊境地區的互聯互通與人員往來便利化都具有重要意義,其所創造的全新安全合作模式更是對地區和世界和平的一大貢獻。
sogo5370 wrote:
中國正在自己周邊締...(恕刪)
因為與美國不同啊,這些都是陸上接鄰的國家
上世紀中共當政時日尚淺之時曾深受其害
蘇聯在新疆邊境搞了不少事,如1962年的伊犛事件3天三夜間騙了五萬多中國公民外逃到蘇聯境內
還有同年的塔城事件也外逃了四萬多人
1969/6/10 塔城附近也有過軍事衝突,一名中國女性牧民被蘇聯邊防軍開槍射殺,後續交火中蘇聯軍人六人死亡
7/8的的八岔島事件,蘇聯一艘巡邏艇被擊沉,蘇聯軍人一人死亡多人受傷
之後出於報復,8/13日蘇聯出動一支帶武裝直升機掩護的坦克裝甲部隊伏擊鐵列克提地區執勤的中國邊防軍部隊
其中一支中國邊防軍巡邏分隊28名軍人全部陣亡(含隨軍記者三人),大炮打小鳥的碾壓程度啊....
後續蘇聯的國防部長一度提案對中國進行戰術核打擊
不過之後雙方都意識到彼此都玩過火了,所以暫時都退了火,不過後續蘇聯還是向邊境地區增兵
中國則進入了深挖洞廣積糧的時期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7月21日1時,距離富貴角北方命中區481公里的鉛山基地以東某地點,先後發射兩枚東風15導彈;7月22日零時跟二時,先後試射兩枚東風15導彈;7月24日二時跟四時,先後發射兩枚東風15導彈。
2.1995年8月15日至8月25日,解放軍南京軍區出動艦艇59艘、飛機192架次,在東引北方約28海浬處,進行海上攻防演練。
3.1995年9月15日至10月20日,解放軍陸海空部隊在閩南沿海地區展示艦艇有81艘、飛機610架次。
4.1995年10月31日到11月23日,解放軍在福建省東山島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操演,出動兵力包括步兵第91師、艦船63艘、飛機50架。
第二階段[编辑]
1996年3月8日至3月25日期間,第二次飛彈發射及軍事演習。時台灣即將在3月23日舉行第一次總統直接選舉。飛彈落點在基隆及高雄外海。當時,有消息稱將攻佔馬祖的東莒島。中華民國國軍以及飛彈部隊進入最高警戒。3月8日當天美國立刻宣佈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部署到台灣東北海域。1996年3月11日,美國海軍自波斯灣加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台灣東部海域,預定與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5]另一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潛艇部隊也緊急全部出海抗衡,雙方劍拔弩張。另外,面對一觸即發的臨戰狀態,美國、日本、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國皆已準備自臺灣撤僑。
sogo5370 wrote:
而中國則是遞出橄欖枝與周邊國家和解共利
台灣人確實對中國的導彈式和平外交,心有餘而戚戚焉~
這還是台灣透過對中國投資/救援中國天災 對中釋出大量善意的年代,
而中共果斷直射台灣外海的"善意"回應 也讓台灣人自此夢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