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的觀點有幾種:
其一、印度建造軍艦的速度一直不快,即使是驅逐艦,從開工建造到服役一般需要10來年。相對來說,中國建造一艘驅逐艦的時間只要3到5年。
其二、印度建造的驅逐艦、航母,除了船體是他們自己建造,艦載裝置發動機、雷達以及武器系統很多都是從國外採購,這需要談判、評估、採購的過程,在安裝的過程中或許還要涉及很多更改,這要浪費掉很多的時間。中國航母和驅逐艦幾乎只使用自己設計製造的國產裝置,這確保了專案的推進速度。這就是產業鏈的優勢,西方人士稱,中國大部分軍事武器裝備的生產同家用電器的生產沒有什麼兩樣,完整的產業鏈確保了工期和質量。其三、印度人做事總是那麼的優柔寡斷,有時候一個設計要經過多次決定,甚至海軍方面換了一次長官,就會推翻之前的決定,這會導致重複工作或是無效工作特別多,工期毫無疑問的會被推遲。相對來說,中國管理能力高了很多,從另外角度想想就知道,中國船廠有那麼多國際訂單,如果效率低下如何完成訂單?
最後,預算和資金也會成為進度的推手或是阻力,航母是非常昂貴的軍事資產,維特蘭特號航母已經耗資40億美元,這僅是排水量不到4萬噸的大船,對印度來說,這比購買航母還要貴的多,資金壓力如影隨形。中國建造航母一是不需要這麼多的錢,二是資金對中國不太可能成為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