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空軍高層的決定?
我看,
投降算了吧?好不好?
國家被你們這些 儒將 這樣捍衛?



與民航機接近就要辦戰管?

軍方近年幾乎一律退讓以對,不僅導致訓練嚴重受限,甚至於跑道頭待命的警戒機,一旦緊急起飛,都不得全速爬升爭取有利位置。

官員透露,「只要機上TCAS(空中接近警告系統)一響,就要辦戰管」的問題,約從5年前開始。原因是連續發生數起與民航機空中接近,當時空軍高層因此下令,嚴格要求訓練與偵巡任務必須避開民航機航路。如果再發生接近事件,就要議處管制人員如果是飛行員自行犯規,就要被停飛1~2個月

為避免空中接近發生,連擔任空防第一線,各機場跑道頭待命的警戒機,也都受到影響。依據戰備規定,警戒機必須在5分鐘內升空,過去飛機一離地,戰管就直接告知航向與高度,飛官立刻以最大馬力爬升,趕到有利攔截位置占位。如今在西部幾個基地,起飛後往往須限制在3000呎以內,脫離民航機航路範圍之後才可爬升。如此一來造成時間耽擱,也可能無法在理想的高度、航向、速度之下,對目標進行攔截。

至於一般空中訓練,由於高層要求儘量與民航機保持距離,執行單位往往加碼「以策安全」。即使雙方高度相差甚遠,但因雷達幕上光點重疊,照樣被要求暫停科目改採平飛,等到民航機遠離再繼續。在空軍現役主力戰機中,經國號續航力較低,受此影響最大,經常飛不完預定科目,就因油量問題返航。

官員透露,台灣西部與海峽東側上空,是連接東北亞與東南亞的A1與M750國際航路,民航機往來密度極高。但軍民航管制單位之間共享雷達畫面,也有直通熱線電話。當空軍作戰指揮部下達某機場緊急起飛命令時,也會同步告知航管。而且軍民航常用高度不同:國際航線通常飛在30000呎以上,甚至經常突破40000呎;而中共近來繞台騷擾的轟六、運八等機種,通常低於25000呎。只要雙方協調好,比次並非不能錯開,空軍緊急起飛,不需要「低繞」貽誤戎機。
文章關鍵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