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軍方拆曾登「LIFE」封面的三獅山砲堡 前副司令怒

2018-08-02 00:11聯合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前陸軍副司令黃奕炳今貼文披露,指軍方近日快速拆除了民國43年構建的山前復國庫。圖擷取自黃奕炳臉書網頁
軍方近期拆除了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反砲戰發射砲彈最多、曾經登上時代雜誌「LIFE」封面的三獅山砲堡。前陸軍副司令備役中將黃奕炳今天撰文指他「至為憤慨、痛心和遺憾」,疾呼軍方立即停止拆除金門所有的軍事設施,以待完成文史價值的評估。

曾任陸官教育長、陸軍高中校長的備役中將黃奕炳,平時以「黃埔」為筆名的在臉書發文。他今天以「誰來救救金門的戰地史蹟!」為題在臉書發文說,上星期五(7月28日)上午才專程返回金門參加「金門營區活化再利用」的學術研討會,這兩天卻不斷傳來軍方不顧文化局和地方文資保存團體的協調與懇求,加速拆除他們認為不重要的軍事工事、陣地、據點和砲堡,俾能還地予民,減輕巡管的壓力。

黃奕炳指稱,據知:近日「他們」快速拆除了民國43年構建的山前復國庫,以及民國45年構建、「八二三砲戰」反砲戰發射砲彈最多、曾經登上時代雜誌「LIFE」封面的三獅山砲堡。眼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被棄如敝屣,夷為平地,地方有知之士莫不痛心疾首,甚至有人為之痛哭流涕。

黃奕炳表示,他個人身為一個金門子弟和退伍軍人,也忝為「金門申請世界遺產登錄委員會」的委員,對於此一狀況,至為憤慨、痛心和遺憾。

黃奕炳說,金門戰地史蹟的珍貴,眾所週知,遭此厄運,全因從中央以迄地方各機關的「本位主義」作祟,缺乏全般的計畫與執行作為,都想到解決自己的問題,把戰地史蹟當燙手山芋。如按此一狀況發展下去,金門未來賴以永續經營的文化資產,將在兩三年內摧毀、破壞殆盡,一個世界級的歷史文化遺產,被譽為「活的軍事博物館」,將永遠在島鄉的大地上消失。

黃奕炳説,他個人自知人微言輕,退伍五年多以來的奔走呼籲,直如狗吠火車。但基於對家鄉、國軍和國家文化資產的關心和熱愛,依然相信人心不死、事有可為。謹此懇請有決策權力的機關和個人,以更宏觀的視野、前瞻的眼光,站在國家長遠整體利益,能儘速整合各相關單位,主動採取立即、積極有效的措施,救救汲汲可危的金門戰地史蹟。

黃奕炳建議:

一、立即停止拆除金門所有的軍事設施,以待完成文史價值的評估。

二、組成跨部會、地方跨單位的專案小組,全面盤㸃金門所有的軍事設施(包括仍在正常使用者),拍照、錄影、列管,具國防機敏性質者,由軍方按國家機密保護法處理。

三、組成審查小組,全面審查金門地區所有軍事設施的文史價值,區分後續處理的方式。

四、審查必須保留之戰地史蹟且佔用民地者,由相關單位出面承諾保證:以等值或較高價值之公有(國有、縣有)土地交換,爭取鄉親之支持。

五、文資保護法規應該迅速補漏,增訂「擅自拆除戰地史蹟」之罰則,使文資保存主管機關有所依循。


金門軍方近期拆除了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反砲戰發射砲彈最多、曾經登上時代雜誌「LIFE」封面的三獅山砲堡。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將湯喝太多嗎?


金防部沒拆823砲戰遺跡 三獅山砲堡「底家啦」

金門防衛指揮部近期為「還地於民」,拆除部分舊軍事工事,被退將指稱拆了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反砲戰發射砲彈最多、曾經登上時代雜誌「LIFE」封面的三獅山砲堡。但金防部今天攜同學者,找出深埋在荒煙漫草中的「正牌」三獅山砲堡,前參謀總長郝柏村所題「一呼百應快動猛打」字樣躍然眼前,證明軍方日前說明無誤,拆除的建物和砲戰無關。

曾任陸官教育長、陸軍高中校長的備役中將黃奕炳,平時以「黃埔」為筆名的在臉書以「誰來救救金門的戰地史蹟!」發文,嚴批軍方近日快速拆除了民國43年構建的山前復國庫,以及民國45年構建、「八二三砲戰」反砲戰發射砲彈最多、曾經登上時代雜誌「LIFE」封面的三獅山砲堡。他説,眼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被棄如敝屣,夷為平地,地方有知之士莫不痛心疾首,甚至有人為之痛哭流涕。

金門防衛指揮部出面解釋,有關報載三獅山砲堡是民國60年興建,與八二三戰史無關,亦不符文資法第15條所規定興建逾50年的建物。

但地方民間軍史研究單位堅稱被金防部拆除的就是「LIFE」上的三獅山砲堡,並表示當地民間在7月26日得知具有文資審議資格的「反攻庫」、「復國庫」以及「三獅山榴砲陣地」即將遭拆除,強調三處營區內的建物均符合文資審議資格,主張開罰軍方。

金防部為昭公信,今天派人攜同學者,在荒煙漫草中開路,尋獲正牌的「三獅山榴砲陣地」,陣地還有參謀總長郝柏村所題「一呼百應快動猛打」字樣;同時也向黃奕炳說明上情。

黃奕炳(黃埔)今也在臉書發文表示,金防部指揮官姜中將今天在金門籍退將鄭有諒將軍(曾任該砲兵營的營長)、金門大學袁興言教授陪同下,攜帶民國五十年代的陣地配置圖,披荊斬棘進入三獅山營區現勘,經比對,該營區的三座砲堡,雖然拆毀了一座,但尚有兩座砲堡保持原貌,其中包括民國45年郝柏村指揮官題字堡(也就是《LIFE雜誌》封面所刊的那座堡)。

黃今天以「化危機為轉機:金門戰地史蹟保存的漫漫長路」在臉書進一步發文稱,他前天深夜因憂心金門戰地史蹟被拆毀,PO文呼籲大家珍惜並重視,獲得廣大迴響,也產生非常大正面的效應。特別要感謝各媒體的報導、網友的轉發,致驚動國防部、文化部、金門縣政府、金防部在地立委楊鎮浯先生,和一些退伍的老長官,他們都以各種不同方式,關切全案的狀況,並商議如何解決未來金門戰地史蹟保存的實際問題。

他說,此案已經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其最新的狀況報告如下:

一、好消息:今天中午,金防部指揮官姜中將在金門籍退將鄭有諒將軍(曾任該砲兵營的營長)、金門大學袁興言教授陪同下,攜帶民國五十年代的陣地配置圖,披荊斬棘進入三獅山營區現勘,經比對,該營區的三座砲堡,雖然拆毀了一座,但尚有兩座砲堡保持原貌,其中包括民國45年郝柏村指揮官題字堡(也就是《LIFE雜誌》封面所刋的那座堡)。犧牲了一座砲堡,卻保全了那個最具歷史文化價值和故事性的砲堡,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也是集眾人之力所獲得的好消息,使它不致成為下一個被拆毀的對象。

二、國防部嚴部長親電指示金防部姜指揮官:要重視戰地史蹟的保存,尊重地方政府和文史工作團體的意見,並處理好後續的事宜。

三、金防部姜指揮官於下午16:30時在鑑潭山莊邀請縣府、國家公園管理處、文史工作團體負責人陳理事長,鄭有諒將軍,以及中央駐金機關和地方有關單位,協商營區史蹟後續之交接、管理、民地處理等問題。

四、縣長陳福海先生責成文化局呂局長、財政處許處長,規劃並掌握全般事宜,與金防部密切協商可長可久、務實可行之處理方案與程序。

五、縣籍立法委員楊鎮浯先生也於昨日傍晚趕回金門,今天下午邀請中央相關部會、國防部軍備局、金門地區的軍、政機關,民間文史工作團體,以及鄭有諒將軍,商討戰地史蹟後續處理事宜。

六、老長官退伍軍人協會理事長吳中將,代表退伍袍澤,親訪國防部嚴部長,關切金門戰地史蹟的保存問題。

七、文化部將於8月15日邀集中央相關部會、金門有關單位及專家學者,地區文史工作團體,研商如何保存、維護金門戰地史蹟,由文資局長親自主持。

此案朝著正向發展,引發廣大的注意,對史蹟保存本身是化危機為轉機,是幸運的,對於金門,乃至全國的歷史文化資產保存,更屬大幸!但史蹟後續的交接、清理、保管和活化再利用,是一條漫漫長路,仍然須要所有國人的關心和支持。







來源: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3289047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