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不受煙塵、霧霾影響:國內首款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研製成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military/523oqy6.html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胡喆)記者17日從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獲悉,由該所研製的我國第一部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進行了飛行試驗,並成功獲取國內首組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影像成果。太赫茲雷達成像系統能彌補光學、紅外、傳統雷達等對慢速動目標探測的不足,能大大提高合成孔徑雷達圖像可判讀性,為複雜環境下運動目標探測應用奠定技術基礎。



合成孔徑雷達(SAR)是一種主動式的對地觀測系統,可安裝在飛機、衛星、宇宙飛船等飛行平台上,全天時、全天候對地實施觀測。因此,SAR系統在災害監測、環境監測、海洋監測、資源勘查、農作物估產、測繪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發揮其他遙感手段難以發揮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項目牽頭人、23所機載雷達副總設計師李軍介紹,太赫茲波長介於毫米波和紅外之間,相對傳統低波段的成像雷達,太赫茲雷達成像系統的解析度更高,成像時間更短,可實現類似光學攝像的視頻成像效果,尤其對地面慢速移動類目標的探測識別能力具有極大的提升。

「相對光學紅外成像系統,太赫茲雷達成像系統具備更強的穿透能力,在煙塵、霧霾等環境下能夠正常對地面目標成像,且不受日照條件的影響,可真正做到滿足任何時間的應用需求,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新體制雷達技術。」李軍說。

23所將高頻段視頻合成孔徑雷達作為機載雷達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經過多年技術攻關,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從Ka波段到太赫茲波段的視頻合成孔徑雷達研製工作,標誌著太赫茲視頻合成孔徑雷達向應用又近了一步。
https://kknews.cc/military/523oqy6.html
太棒了,可以製造更多的霧霾,防止美軍的雷射武器。

MaxTsai0712 wrote:
太棒了,可以製造更...(恕刪)


美國:抗議阿,我們沒有那麼多煙塵、霧霾
lutin111 wrote:
23所將高頻段視頻合成孔徑雷達作為機載雷達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經過多年技術攻關,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從Ka波段到太赫茲波段的視頻合成孔徑雷達研製工作,..(恕刪)


Ka波段不在通用軍事波段中! 又是用在太空中了?

lutin111 wrote:
新華社北京12月17...(恕刪)

看這安檢的效果
軍艦,機場或坦克噴的煙霛
或者偽裝網或帆布遮蓋應該都沒用吧.
lutin111 wrote:
太赫茲雷達成像系統


這名詞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但是轉化成白話一點說,這叫遠紅外線雷達時,不知道樓主還會不會覺得神奇呀。

雷達一般都是用雷達電磁輻射的波長來表示,但是大陸一些軍事高研為了乎弄百姓,很喜歡用專業名詞來耍花樣,一堆軍盲一看到不懂的專業名詞馬上就覺得高大上。

在電磁物理學上有一恆久不變的定理:頻率越高,波長越短;使用高頻電磁波,或簡單點說,短波長電磁波;好處是電磁輻射能量強,穿透力高;壞處則是電磁輻射繞射效果差,電磁輻射作用空間小而產生電磁輻射所需能量大

請問樓主一個簡單問題,當雷達波波長可以像X-ray穿透人體的,你覺得這雷達的可偵測空間有多大?要用多少電?
這名詞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但是轉化成白話一點說,這叫遠紅外線雷達時,不知道樓主還會不會覺得神奇呀。
雷達一般都是用雷達電磁輻射的波長來表示,但是大陸一些軍事高研為了乎弄百姓,很喜歡用專業名詞來耍花樣,一堆軍盲一看到不懂的專業名詞馬上就覺得高大上。

在中國推出比asml還強大的光雕機,那一篇文章裡也是這種做法,用一堆非常用的名詞,顯示其技術高大尚,當看到大量非常用的名詞的時候
小心共產黨又在詐騙,除非真的很懂並且查過資料驗證,否則當作放屁是最好的決定
台灣向後退 wrote:
這名詞聽起來好像很...(恕刪)

你都叫遠紅外線了...波長怎可能比可見光短
其波長在紅外線和毫米波間....
也就是其作用距離會比現有的紅外成像遠...
分辨率又比毫米波高....
這個高大上的名詞又不是中國發明的只是西方轉譯的
看這邊在吹吧
https://blog.xuite.net/b0922673481/twblog/188236560-%E5%A4%AA%E8%B5%AB%E7%8E%86%E6%B3%A2%28TeraHz%29%E5%84%AA%E6%96%BC%E9%81%A0%E7%B4%85%E5%A4%96%E7%B7%9A
http://www.teraher.com/%E5%A4%AA%E8%B5%AB%E8%8C%B2%E5%85%89%E6%B3%A2/
太赫光波T.H.Z

從宇宙的天體,到天體上的生物、植物、礦物,無一不在發出太赫茲 波。可以說,這世界沒有不發出太赫茲波的物體,或者說所謂一個物體的存在,根本來說就是在發出太赫茲波的實現。
不发射任何电波却可随时看见F22:国产太赫兹雷达将装备六代机
小鹰说科技 5小时前

请注意我国量子雷达后面是新型太赫兹雷达模型。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部机载太赫兹雷达样机(Terahertz radar)正式开展飞行试验并成功获得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这也标志着我国在太赫兹雷达成像方面已追上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步伐,历经十多年的预研终于结出了硕果,成为未来六代机的 标准火控雷达的一个坚实步骤。本文根据国内外公开资料对太赫兹技术做一简介。由于其电磁波频谱位于微波波段和红外线波段之间,太赫兹波具有十分奇妙的特性,兼具雷达成像和红外成像两者优点于一体,使得现有 F-22、F-35 和 B-2 这类隐身飞机已经失去低可探测能力。


太赫兹雷达下的自行车成像。

美国将其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并在太赫兹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科研资金,几乎所有美国国家科研部门和著名院校都参与其中。欧洲的顶级科研机构和公司都针对太赫兹波开展了前沿性的研究工作,并启动了跨国大型合作太赫兹研究项目。日本更将太赫兹技术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俄罗斯虽然经济并不景气,但也在 2008 年初步实现了太赫兹成像,但性能稳定性较差,成像效果一般。


太赫兹雷达对坦克和自行火炮目标的识别图像。

太赫兹波是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最后一段电磁频谱,宇宙中太阳,月亮,行星等都在无时无刻的散发着太赫兹波辐射。相比于红外线和可见光,太赫兹波的穿透性更强,太赫兹波虽然不能穿透金属,但可以穿透一定厚度的土壤,更可以"透视"碳纤维、玻璃钢等非金属、非极性材料 ,可以实现对航天航空飞行器复合材料部件内部的无损检测 。太赫兹波在烟雾、沙尘环境中的传播距离要远大于红外和可见光,因此更能满足恶劣战场环境下全天候观察目标需要。目前广泛应用的夜视红外成像技术与光学成像相比,虽然可以做到不需要外界光线就能对目标成像,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判断目标精确距离,必须依靠激光测距仪发射激光波束进行辅助定位,而这很可能会触发激光报警仪报警,反而更早引起敌人警觉。而太赫兹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目标成像,而且可以实现目标精确定位。


与雷达微波频段相比, 太赫兹波频率更高,波长更短,这也意味着太赫兹成像雷达在达到同样成像性能的前提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更加适合搭载于航空航天等对重量要求严格的机动平台。由于弹道导弹,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尾焰会辐射出大量特定波长的特赫兹波,并且每种型号的特赫兹波都不一样,因此特赫兹雷达或探测仪不仅具有良好的反隐身能力,甚至还能分辨出具体型号。


我国的太赫兹科学研究起步较晚,直到 2000 年国内在太赫兹研究领域几乎还是处于一片空白。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对太赫兹研究如火如荼,才逐渐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2005 年,首都师范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连续太赫兹波成像工作,实现了 0.2THz 频率下成像。2010 年,十多位院士联名上书,提出对我国太赫兹技术发展的若干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国内各雷达研究院所,红外成像研制厂商均纷纷开展了太赫兹基础研究及应用工作。2014 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 38 研究所发布了被动式太赫兹安检仪,填补了我国安检产业的空白。


据公开资料披露,我国除了在研究机载太赫兹精确测地雷达外,还在积极进行太赫兹遥感和预警成像卫星的研制工作。其相关技术指标要求做到对 25 至 32 倍音速的超高音速隐身飞行器和导弹进行全程跟踪与实时成像,实现我国与超级大国之间战略上攻防的制衡。目前,该技术最关键的核心:高灵敏度太赫兹焦平面芯片已获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了太赫兹芯片生产设计制造的国家,并且其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太赫兹卫星上同时采用 1 万个焦平面阵列进行远距成像探测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