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這是出口版,即通常是性能被降級了的版本。
"A300型號總設計師吳學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世界範圍內看,中國在遠程火箭炮領域的確可以說得上是“獨步天下”,不但射程遠超其他國家的型號,而且還有很多獨門絕技。他介紹說,遠程多管火箭炮的發展經歷了四代,其中第一代是無控火箭,最著名的就是二戰中的“喀秋莎”火箭炮;第二代以俄羅斯的“旋風”和中國的A100火箭炮為代表,它們採用簡單的慣性控制系統,在中遠距離的命中精度得到很大改善;第三代火箭炮則廣泛採用GPS等衛星系統對飛行全程進行控制,精度進一步提升,但仍採用慣性彈道,無法對著速著角進行控制,不利於充分發揮戰鬥部的效能。如今中國的A200和A300等新型火箭炮不僅實現了全程控制,而且可以在飛行中重新規劃彈道,它們屬於第四代,在全球同類產品中也是最強最先進和使用性能最優良的。
更絕的是,A200、A300火箭彈的彈頭髮射後會與彈體主動分離。利用這樣的技術,不但火箭彈的最大射程能大幅提升,而且彈頭還可以重新規劃飛行彈道,具備極強的突防能力。在展台上播放的宣傳視頻中,A300火箭彈在飛行過程中甚至能做出大幅轉彎,令反導系統防不勝防。目前即便在戰術導彈中,也只有號稱“反導剋星”的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導彈才具備這樣的能力。此外,它在接近目標時,會選擇最優速度,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紮下去,因此具備相當強的鑽地能力,足以穿透數米厚的混凝土層。
傳統火箭炮偏重覆蓋式打擊,但隨著技術發展和進步,如今更強調定點打擊,在精度上甚至可以實現戰術導彈的效果。例如A200單車齊射時,可以精確命中10×10公里範圍內的8個不同目標,而A300則可以打擊20×20公里範圍裡的8個目標。這讓我們能根據戰場的需求,用最佳組合方式,配合不同彈頭,達到對特定目標的最佳毀傷效果。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看上去高大威武的遠程對地武器,是歷屆珠海航展上耀眼的明星,而這次展出的“陸軍通用偵察打擊系統(GATSS)”,則顯示出中國在陸軍遠程打擊領域作戰思路上的轉變。
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戰術武器事業部副主任趙長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GATSS系統是以A100、A200、A300、M20、CX-1等遠程火箭炮和戰術導彈為基礎,集合指揮控制系統、無人機和偵察載荷,可以打擊軍事設施、陣地、通信樞紐等地面固定目標,也具備攻擊中小型水面艦船、快艇等海面移動目標和裝甲車輛等地面移動目標的能力。
換句話說,中國推出的這種遠程打擊系統,比之前單純的出售某種導彈已向前跨出一大步,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並融入了現代戰爭的特點。用戶不僅獲得了一種打擊手段,而且從早期的態勢感知、情報獲取、指揮控制,到火力打擊和最後的效果評估等一攬子配套設備,中國都可以量身打造。
趙長見介紹說,GATSS系統在火力打擊上也有三大改進。首先是打擊射程的遠近銜接。在遠程火箭炮中,A100的射程為40-120公里,而A200和A300的最大射程分別為200和290公里,再結合M20和CX-1導彈280公里的有效打擊半徑,實現了火力的有效銜接。其次是打擊目標的點面結合。火箭彈主要是打擊集群目標和火力壓制,而導彈的命中精度可以達到米級,主要針對高價值小幅員目標。第三是打擊任務的高低搭配。M20配備多種戰鬥部,作戰時可以對地下工事、地面指揮中心、雷達陣地等重要節點實行有效打擊,達到致盲、致聾、致癱的作戰效果,為後續打擊掃除偵測攔截障礙,而火箭彈受戰鬥部限制,對這類特殊目標的殺傷能力有限。此外CX-1導彈能選擇特殊的彈道模式,可充分發揮低空突防和空中滯留優勢。"
(https://m.huanqiu.com/r/MV8wXzk2MTU2MDVfMjFfMTQ3Nzk3NzMwMA==?pc_url=http%3A%2F%2Fmil.huanqiu.com%2Fchina%2F2016-11%2F9615605.html)



























































































